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7 09:51
梵高作品《云空下的小麦堆》(左)及显微镜下的颜料分析(右)
近日,一则发布于美国《每日科学》上的文章吸引到了全球万千艺术爱好者及艺术专家们的强烈关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化学系教授汉森斯(Koen Janssens)利用显微镜发现艺术大师文森特·梵高(Van Gogh)杰作《云空下的小麦堆》(1889)【荷兰克勒勒·米勒博物馆馆藏】所用的深红色颜料内含有罕见的矿物水白铅矿,而它与空气接触后会与二氧化碳产生化学作用,从而分解成内红外白的晶体。
据观察,此次发现已是梵高系列佳作近段时间第三次被查出“褪色”迹象(详见:让人痛心不已文森特·梵高画作被查出“高危病情”)。然而幸运的便是,此次涉及多方团队参与的研究项目恐最终找到了梵高画作褪色的“病根”,为治疗其“褪色”之症开出了一道“良方”!当然,博物馆尽心尽责地保护以及民众爱屋及乌地珍惜也异常重要! 其实,不止是梵高佳作才面临着诸如褪色、变质乃至消融等诸多困扰。英媒《卫报》艺评家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近日便刊文为大家悉数列举了当今世界5件身处“昔盛今衰”窘境的国际知名艺术佳作。
文森特·梵高(Van Gogh)佳作《向日葵》(Sunflowers)(1888)
《向日葵》表面的红色颜料常被看作是其变色/褪色的罪魁祸首,然而真正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今却依旧是各方众说纷纭、难以得出一个最终结果。我认为,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长年累月的相关研究或最具说服力。梵高画作“褪色”是基于其颜料特殊的分子机构,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就如同一个人知道自己先天就得了某种病一样!
达明·赫斯特《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1991):
上文提及梵高杰作《向日葵》有明显褪色迹象,这是在显微镜下得出的结果;然而就目视而言,艺术家达明·赫斯特1991年的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一件用鲨鱼尸体创作的标本】的“变质迹象”则更为明显了!我认为,赫斯特或许太过于相信甲醛的“保鲜效果”了。25年前,当该件作品在萨奇画廊展出时,其活生生的鲨鱼标本曾引发了强烈关注。可现实的情况便是,这条历经岁月洗涤后大白鲨如今也不再那么活灵活现,破旧不堪!
马歇尔·杜尚玻璃装置作品《被她的汉子剥得精光的新娘》(The Bride Stripped Bare By Her Bachelors, Even)(1915-1923):
当大尺寸装置作品(一件寓意为女性的玻璃装置)于1926年被意外砸坏时,马歇尔·杜尚并没有企图隐藏其“瑕疵”,进而选择仔仔细细地将该物件重新组装好,这也正是作品表面遍布裂痕的缘由。我想,或许杜尚深知有瑕疵的艺术作品反而更为真切吧!历经岁月的洗涤,杜尚“新娘”脸上遍布的岁月痕迹如今不也正是一种自豪?
达·芬奇杰作《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1494-1498)
其实,在达·芬奇完成画作《最后的晚餐》创作之际,该件画作便已开始了其“褪色”的幸路历程。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其被画在修道院的一堵墙壁之上;二是达·芬奇采用了一种由油彩与蛋彩相混合的颜料来创作,而并非中世纪时期普遍采用的湿壁画颜料。幸运的是,在历经几次抢救性修复之后,《最后的晚餐》自1490s至今依旧以其耀眼的光辉存活于世,被世人所瞻仰!
伊娃·海瑟(Eva Hesse)装置作品《19个重复III》(Repetition Nineteen III)(1968)
德裔美国雕塑家伊娃·海瑟以树脂、乳胶以及粗细棉布等工业加工聚合物为原料创作艺术作品而见长,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创作的大部分乳胶制作品如今也是面目全非。纵使得到了万千细微不至的保护,其作品的色泽看起来依旧好似在尿液中浸泡了长达半个世纪一般,着实让人心痛不已!
来源:凤凰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