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4-03 16:29
项目征集到的泥土标本
2016年4月3日下午3点,“稻粱谋:公共关系、身份介质与生产——杨方伟实验艺术项目展”在成都当代美术馆“艺术科研室”(C厅)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成都当代美术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共同策划主办,黄宗贤担任学术主持,吴永强担任特邀批评,蓝庆伟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是成都当代美术馆“艺术科研室”计划在2016年的首个实验项目。“艺术科研室”是成都当代美术馆自2015年发起的青年艺术家扶植项目,通过搭建一个实验项目展示平台,为青年艺术家免费提供场地支持。
展览现场
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杨方伟近期持续进行的实验艺术项目“稻粱谋:公共关系、身份介质与生产”,参展的作品包括纸本绘画作品、装置作品、影像作品以及根据展览现场而创作的装置作品。作品虽然形式和媒介都不同于杨方伟之前的油画作品,但在审美上却奇迹般的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同时更增加了幽默与调侃的意味。
杨方伟的日记和手稿
在这次项目中,艺术家杨方伟的此次的创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漫长叙事,作品揉合关系美学研究、后工业批判、行为艺术实践、动植物学探究、小麦种植实践等。作品高度依赖互联网众筹,高频率使用万能的微信朋友圈以及什么都有的淘宝。作品成功呈现了当艺术家的视觉经验与偶发现实相遇的神奇碰撞,将艺术家逐步推向了不合格的农夫、奇葩的电工、还不错的铁艺人、标本爱好者、收集癖、整理狂等更有意思的新角色。
杨方伟的日记和手稿
艺术家杨方伟在现场导览时谈到,自己一开始由此想法是因为“好玩”。去年7月份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条微信征集泥土,此后陆续共收到230多位参与者寄来的泥土。选择在川大艺术学院的楼顶来实施,也是想有“公共性”的介入。在教学之地做这样一种耕种,也别有一番寓意——做学问和种田的本质其实是接近的,不一样的行为,一样的价值诉求。小麦种在种植箱中,也保持了作品的纯粹性。
杨方伟装置作品
杨方伟 《自然笔记NO.3》 62x42cm 装置 2016
种地的过程中,杨方伟也记录了一些具有个人体验的日记和手稿。“小麦得在立冬前后一周播种,我是从去年11月3号开始,一周后小麦准时发芽。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有着深切的体会和感触。种地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然生态的重新再体验。把‘自然’作为生命系统来看,又有着另外一番的意义。从生命角度来看待没有生命的科技、工具,是两种共生在同一时空,相互间既有对立也有对话,我只是借用艺术的想象,让这种对话关系显得更为自然和亲近。就像那件有着金属心脏的作品,用一个符号性的暗示,让观者觉得是有生命体的存在。展厅中,以心脏作为起点,穿过柱子蔓延开来。‘种植’这个行为,我更多的是架构在关系美学上。人与人之间虚拟的关系,以某种形式汇聚。重要的是关系汇聚本身,种植是关系所承载的行为。”杨方伟如是说道。
杨方伟装置作品
杨方伟装置作品
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蓝庆伟接受采访时谈到,这次杨方伟的展览可以说是一次大的行为活动。公共关系、身份介质与生产作为项目的三个关键词,首先“公共关系”指的是整个实施过程,对泥土的征集和对麦子的交换,其次川大艺术学院的楼顶作为被忽略的公共之地,以一个新的视角被提出来;“身份介质”指的是杨方伟从“艺术家”到“农民”的身份转变。杨方伟其实是把自己置于公共关系之外的,像一个守护麦田的稻草人,并连接着生产与交换。公共关系对他本人来说,更多的是过程中的感受,并转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作品,我称之为“自然的生命”。就像装置作品中的杂草,其实它是和小麦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这些体验,都被转换出来了;“生产”当中,在美术馆系统下属于“知识生产”,通过展览改变对“物”的崇拜,带出知识性的传播。此外,生产具有多重关系,不仅生产了麦子,产生交换过程,也生产出来了自己的作品。装置作品看似没有针对性,实则针对性是非常强的。像材料当中的铁丝,代表了杂草与荆棘的生命力。包括对于后工业时代原件的使用,都产生了强烈的矛盾感。通过这次展览,我们看到了艺术家作品中对于感受的转换。相信也会给杨方伟的架上作品带来影响。
杨方伟 《标准孵化NO.2》 80x60cm 装置 2016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2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