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3-25 21:36
艺术家潘公凯
潘公凯教授的作品、影像和贝聿铭的设计、展厅天光完美结合
2017年3月25日,“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开幕,展览展出艺术家潘公凯先生的水墨创作、装置艺术、跨界设计等作品,辅以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创作心声等穿插并置的方式,呈现潘公凯的学术研究成果。通过“跨界”、“会通”启发我们对古今中西、自然造化做出新的审视与认知。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谢晓婷致辞
学术主持寒碧致辞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新闻总监宋炯明致辞
著名作家罗峪平女士致辞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致辞
艺术家潘公凯致谢
开幕式现场
研讨会现场
展览的学术主持寒碧认为,潘公凯教授的艺术实践,是受他学术思想、生活格调的滋养,他通过养心化性,对内在超越的浑然不分、日常生活的现象深察、精神世界的升华,去框架、求开放、找问题,寻自由,而不废历史承担,以振救当下社会风气。他的笔墨是纵向的探索,探求传统笔墨在当代的转型,而他的装置作品则属于与世界文明进行横向比较,探微不同文化的视域。
潘公凯教授在现场导览
展览现场 潘公凯教授的水墨作品与建筑相呼应
本次展览一项重要精神是表达潘公凯对中国文脉“传承”和“改变”二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潘公凯以水墨作品阐释了“笔墨”在当代的重要性。他告诉雅昌艺术网:“笔墨是中国画传统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形式语言体系,这套形式语言体系是中国文化大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视觉表达方式。之所以讲独一无二,是因为凡是绘画都离不开形体、色彩,也离不开基本的构图。形体、色彩、构图是全世界绘画共同的要素,中国绘画也离不开。但是笔墨却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全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绘画中都没有的要素、笔触、肌理等词汇虽然和‘笔墨’的意思很接近,但终究并非一个概念。所以,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的视觉方面的精神表达方式。笔墨训练出了中国精英极为精细敏锐的视觉审美鉴赏力,这种独特的审美鉴赏力的精微程度是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
展览现场充分体现苏州园林的特点
影像与作品中“残荷”,通过苏式园林互相映衬
展厅内,苏式园林的移步换景被巧妙运用,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和现实场景中的“残荷”
透过六边形的园林式镂空,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2014《高秋图》98cm×180cm
2015《荷趣图》69cm×138cm
2015《夏仲》68cm×68cm
2016《碧波》35cm×41cm
2016《碧波》136cm×68cm
2016《晨》35cm×41cm
2016《晨》45.5cm×34cm
2016《凉》45.5cm×34cm
2016《露》45.5cm×34cm
2016《梦》35cm×41cm
他进一步阐释道:“因为有了笔墨,所以在中国绘画的主脉(文人士夫画)当中,客体的对象就变得次要了,至此,中国画不再着重于写对象之神,而是着重抒发作者主体之气。魏晋时代的顾恺之是要把对象的神韵画出来,到了明清晚期文人画则是要求把画家本人的神和气画出来。因此,此时的中国画进一步程式化、笔墨化,并且带有一定的抽象意味。”
潘公凯在现场导览
在展示潘公凯水墨作品的主展厅内,雅昌艺术网还看到艺术家与时尚生活品牌“上下”合作的设计品。艺术家的水墨画以刺绣的形式被呈现在女士皮包上,此外还有白瓷花瓶和胡桃木花架,以《清夏墨荷图》卷轴局部为元素设计的屏风。充满了生活美学。潘公凯与“上下”合作,基于双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的理解和思考。“上下”的名字简单却意义深远,包含着对时间的概念、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承上启下”传承中国文化及美学的精髓,并通过创新,将之引向今天及未来的生活,这与潘公凯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以及未来价值的自信判断与主张一致。
跨界设计品区域
《荷·包》 羊皮 手工刺绣 36cm×56cm×12cm 2017
屏风和皮包作品都取材于潘公凯教授作品的局部
在另一个展厅内,我们看到潘公凯的一件大型水墨与影像结合的装置艺术《融》。《融》在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赢得了众多赞誉,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下半部分是潘公凯的一幅墨荷的喷绘,上半部分是他的论文《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英文版的投影。上半部分的文字像雪一样融化,落入下面的墨荷之中。在这里,虚与实、显与隐、在场与缺席的关系,显得复杂而耐人寻味。潘公凯解释说:“这是一件观念作品。表面上看来,枯荷象征中国文化,雪华象征西方文化。雪融残荷的意象表明,中国文化的衰败,源于西方文化的渗透。但是,如果进一步体会,就会发现表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其实是匆匆过客,落在枯荷上的雪花在短暂停留后随即融化而消逝,而枯荷依然傲雪而立,最终被概念的不是枯荷而是雪花。”潘公凯表示,他想表达的还不是东西方文化孰强孰弱的问题,而是它们各自的特征,以及共存样态。西方文化尚动,中国文化主静,这是很多比较文化学者的共识。这件作品,最终是想表达两者其实可以和谐共处,相安无事。
《融》
《融》局部
潘公凯在现场导览
《融》这件作品占据了一整个展厅,在其对面的展厅则展示影像作品《寻找真实》。我们首先看到其中陈列着潘公凯的一张水墨小品,这是当年艺术家赠送给美国友人克里夫·罗斯。而西方人则用高清扫描仪对这张小画进行了处理,放大到极致、投射到荧幕上,进行全新的呈现,使潘公凯的水墨痕迹、宣纸的肌理感纤毫毕现。在荧幕的两边,是罗斯用影像作品再转印成的木板丝网版画,呈现潘公凯精妙入微且元气丰沛的笔墨世界。在潘公凯看来,水墨画是东方的视角,而罗斯的处理则体现了西方人的观看方式,观众可以真正“进入”到潘公凯笔墨“世界”的内部,开启一段对笔墨风景的三维探索之旅。
《寻找真实》 单屏影像
木板丝网版画
木板丝网版画局部
本次展览由《诗书画》杂志社和潘公凯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以“会通之界”为主题,由寒碧任学术主持,杨杰进行展览策划。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融合了苏州的城市历史文脉,更尊重贝聿铭先生所设计苏州博物馆的空间原貌与特色,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的经典方法对展厅进行分隔,抽离苏博建筑风格中的部分典型元素融入展陈设计之中,尝试突破常规展览中作品与场域情境之间缺乏融合互动的模式。潘公凯表示:“我们在展厅中以黑白元素做了矮墙、镂空的六角形花窗,一方面让展品融入到环境当中去,同时也是我对贝聿铭先生的致敬。”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房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