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来越多人收藏家具、设计品;我也是其中之一。设计与艺术最大的分别或许在于,艺术的想像无边无界,而设计则必需服用于功能。也有人说,艺术的使命在于提出问题,而设计则是这些问题的解答。不管如何,肯定的是设计的魅力正被越来越多人认识、认同。
有趣的是,近年最火的设计品往往都是都是世人眼中的“二手货”——还没有老得成为古董,岁月徘徊在数十年光境。试想像你家中那些姥姥年代的古旧家具,如今全都变成热门货,被设计师、商人争相淘宝然后冠上“手工”、“中古”,等对讲求生活态度的年轻人来说分外吸引的名号,再以高价转售......
而这也代表着一种品味和价值观的改变--以往人们,特别是中国人,大多向往簇新、完好无缺的全新品,购买新鲜出炉的物品、家具,让自己成为第一手拥有者,这才是财富的展现;而很明显,这种想法正受到冲击和挑战--人们开始对岁月对物件所产生的变化而着迷,很多物料,如殷厚的木材,若保养使用得宜,就像红酒一样会随年月而变得醇厚。一些使用上的花痕、刮损,在寻宝人的眼中也不再是缺点,而是物件与人一起成长的使用印记。过往年月令商品“折旧”,如今反而是“增值”的源头;将新品“仿旧”更成为一门新手艺和生意。
我说不出有多少设计师正努力付出时间心力拯救旧物,把值得保留的“二手货”从民居的垃圾仓、即将拆卸的旧房及历史建筑中找出来,将之翻新赋予二次生命。这做法既唤起我们对过去的珍念,也提醒人物件本来便是”made to last”--既有设计制作得宜的好设计,又何需买新欢?这也是扺抗“物欲”这不环保源头的好方法。
这习性在西方落地生根的或许时间比较久,西方家庭向来有把家具一代留一代的习惯--不像中国,他们没有旧物不洁,可能被邪灵附体等想法;喜新厌旧,才是我们的常态。设计史中一位最重要推手,伟大的英国设计师William Morris于十九世纪末以Arts and Crafts Movement(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向工业化笼罩的世界重新宣扬传统工艺的美好,而他所设计的自然花卉图案墙纸,至今仍在不少寻常英国家庭中可见。陪伴过一代代的家庭成员,墙纸的颜色可能没有过去鲜艳,却依然无损它的美丽。而这些世纪前设计的花式纸样,甚至今日仍不断重新生产,而应付“喜旧厌新”的顾客需求。
当然,单纯的旧,或许能够成为爱好者的心头好,但要具备“收藏”的价值,还要具备许多条件。而量少、来头大,几乎是必要的原则(物品的保存状态,则是随之而附加的条件)。号称史上最昂贵的椅子,法国女设计师Eileen Gray的“龙椅”(Dragon Chair)便完全符合这标淮。活跃于巴黎的Belle Epoque美好年代,她身边的朋友尽是Jacques Doucet、Suzanne Talbot、Le Corbusier等于巴黎文化圈大有来头的人物,而这些人中不少也成为她事业的客户或推手。 她在1913至1922年代著名的漆制家具,全部皆由她自己亲手制造,Dragon Chair便花了她整整两年(1917-1919),反复在自家浴室内一层层风干油润,这时期的出品量少且具备极高的工艺价值,加上后来落到了时装设计师兼著名收藏家:Yves Saint Laurent及其爱侣Pierre Bergé的手中,更加为其添上了传奇色彩。在一段时间这种造型较装饰性且有年代痕迹的作品可能被视作老气,但在2009年的拍卖,它便赶上了追求历史感的潮流,以2,800万美元的历史高价售出。
到了追求突破及时代意义的当代设计师们,对“旧物”更是有了更富社会性的演绎。荷兰设计师Piek Hein Eek以“废木”成名,一手带起了将废木升级改造的热潮。这在今日可能见怪不怪,但回到1990年代,当年的设计界还是被统一工整的设计出品主导,他以回收废木所作的一系列大型家具,尺度大、粗枝大叶,看上去亳不精细却用上大量传统的木作技巧和程序,以对木料近乎虔敬的小量制作对抗大量生产,当中对现代性和传统、废料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正是令他至今仍是最炙手可热设计师的原因,其作品出现在世上最昂贵的艺廊如Rossana Orlandi和各大博物馆中。
但说到底,究竟“二手”、“旧”的意义是什么?是对不断追新的设计界的反刍,对可持续环保发展的追求,还是人类与物品建立感情--一种惜物的本能?这令我想起著名德藉居港摄影师Michael Wolf的一系列名为Bastard Chair的作品,他在二千年后游走香港以至中国,摄下一张张由普通百姓以随手可得的素材及自家创意,以最原始的本能将现成物加工改造,以适应安坐需要的“二次创作”,或我眼中的“素人设计作品”。没有受过专业设计训练的普通人,也有解决难题、为生活需要制作工具的“设计”意识和能力,而Wolf的镜头对淮了这些毫不亮丽,甚至在一些人眼中“丑陋”的作品,正是对这些创意结晶的一种肯定。这些旧到极致、全由二手东西凑合而成的“椅子”,谦卑、属于人民,或许正正还原了设计最原本、纯粹的面貌。
关注郑志刚
▽
微博@ Adrian郑志刚
微信@ Adrian郑志刚
(ID:adrian_artdi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