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一个国家经历社会结构转型和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剧烈变化中,每一个伴随巨变的个体心灵都同样遭受着无法想象的阵痛和精神磨难。在这种历史的激变中,我们享受诸多惊喜刺激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不安和焦虑。我们的记忆被不断快速地涂抹,修改,重新塑造和颠覆,我们通过不断失忆来确保自身心理的安定与常态.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不安正在成为时代转变的典型心理症候。一方面,我们需要面对不知所措的变迁护持自己仅有的记忆来理清生命的线索;另一方面,伴随太多的颠覆,我们不断学习失忆,学习删除,才有勇气和力量面对处在变化之中的社会环境,那些暂时与片刻的感受不时把人们从瞬间安慰抛向长久不安,我们经历着不停在前进或退后的此岸,并在飘摇中不断偏守着某个不确定的彼岸。当代艺术准确地呈现了这种历史性的心照,它既是暂时的,支离破碎的有关记忆与抹煞记忆的真实心理再现,也是被压抑的集体无意识的感官释放,是对历史变革中的天路历程的心灵书写,也是对此时此刻的时间意义上的视觉回应。
这种在后殖民文化;中击之下冲刷出来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潮流中,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思维也在必然经历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无论是对传统图像的挪用,还是对传统智慧的重新阐释,都成为当代艺术中去殖民化的一种努力,或是一种策略,从某种意义来看,它更像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视觉重建。但是这里所指并非肤浅的取悦西方的中国元素。
为数不多的清醒的艺术家选择了避开潮流和时尚,重新回到中国绘画传统,重新出发,旅居海外多年并曾获美国波洛克艺术基金会创作基金的艺术家张晓东即通过个人艺术实践,重新阐释了中国人文思想的精神内涵。
生于20世纪s0年代末的张晓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家最为剧烈的转型阶段,那也是一个重新界定价值观和审美态度的时代,对一切既定价值重估的时代。80年代的学院图书馆的西方美术藏书一般到印象派后期就截止了.想要了解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根本不可能,80年代如同披头士时代转瞬即逝的学术开放运动,从精神上启迪了晓东了解世界和探索世界的热情,因此他和当时很多探求真知的艺术学子一样,选择到西方去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10年的游历生涯不仅把他历练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也令他在几经彷徨转变的艺术追求上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在看尽西方艺术的流变与繁华之后,晓东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重新回到了传统文化的根脉。或者说,他发现了自我精神世界中更加需要回归的那一部分,更贴近他的气质和认同感的那一部分。
毫无疑问,张晓东的艺术图示直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启示,严格来说是青绿山水的形格,但是这种引述与借用,在保留视觉熟悉感的同时。分离出一种具有雕塑质地的纪念碑式的庄重图示。这种图示有力建构了他个人的视觉系统,传递出庄严,肃穆,凝练,简约,方正的精神气息。因此,他超离了表面的造型元素的借用范畴,而是通过个人化方式重建了一个有山有水树木挺拔的精神景观。无论那些直接引述的元素是一块石头还是一棵松树,或者一个深谷.都通过刀劈斧凿般的语言方式构造着心灵空间的建筑,在引述的过程中重新理解和重新建构。对于晓东而言,这些作品更接近守护信念的方式,经由这种方式.对记忆中的传统绘画图像和被经验改变的那部分进行重述,来抵抗生命的无常与脆弱,经由这种方式,使他超离当下的浮躁与喧嚣,并游离在具体的时间之外,这个被重构的世界同时抚慰着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当代艺术家对古典阵营和传统政体的反叛已经结束了,作为西方解读中国当代精神符号的中国面孔也在成为过去,时间在清理这些过去时的时候仍然留恋的把它认为是当下,事实上那是过去二十年的艺术家集体创造的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在成为过去,我们对当代艺术的固有理解正在成为过去。在当代艺术通过反抗和破坏竞相走向极端的过程中,回到传统也是一种当下的姿态。张晓东的艺术理念基于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尊重与责任.他试图转变任何习惯意义上对传统的理解方式,是站在当下对传统的重新解读。因此,他的作品本身也体现出对当下文化的敏锐批判性。
事实上,在人人坚持自我,不断快速更新的当下,自我往往是最贫乏的。这种贫乏不同于政体时代的贫乏,而是独立精神的贫乏。独立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超离当下作出最自由清醒的艺术判断。因为在物质解放我们的感官的同时,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念,这是当下所有不安和焦虑,记忆和和失忆的心理根源,重新解读传统即是对当下的一种批判,更是一种自由独立的创作态度。张晓东用自己的艺术实践为这种独立精神作了独特的注解。
作者:车建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