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4-09 12:21
与其他传统手工艺的境况一样,毛笔的制作也遇到了技艺传承的危机,后继乏人。“一个人如果想要把120多道工序所有步骤都学精,这几乎不可能,耗费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技师,大多仍然只干一道工序,把一生都交付给一个活。现在耐得住这份心的年轻人不多。”湖笔文轩斋负责人杨文先说。
相比其他工业化制笔的批量生产,毛笔制作这门传统手工艺活,一看原材料,二看工艺。急功近利的人无法传承毛笔技艺,能坚持做下去的,大多是为了情怀。从羊身上一道道推羊毛,还要分出深浅不一的锋颖,再精密的机器也无法实现的技艺,仍要手艺人们耐得住性子,筛出传统精粹。
周国旺的笔厂虽已是文港镇规模较大的,但谈到传承的问题,他也显得十分无奈:“我们小时候是为了生存,没条件读大学,很小就跟父母一起做笔。现在这一代的孩子条件都好了,选择余地也大了,所以我们也不能勉强他们什么。我自己的孩子对毛笔制作就没什么兴趣。厂里的工人流动性是很大的,要找一个合适的技艺传承人很难。”
据周鹏程介绍,文港镇政府经常会举办毛笔笔头制作大赛,请他们这些老笔工去授课,但是几届办下来,他觉得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政府注意到了毛笔制作的技艺传承问题,这是好事,但是举办这样的比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笔不是念书,关键在于实践,在于手头上的功夫,需要长期坚持去做,熟能生巧啊。”周鹏程感慨道。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