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于洋首度个展 以情感激发物性的精神张力

2018-05-13 00:24

艺术家于洋与嘉宾合影

  2018年5月12日,“置·制--于洋个展”在798艺术区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策展人裴刚。此次展览是艺术家于洋的首度个展,展出作品16件,呈现出近几年于洋作品的最新面貌。

艺术家 于洋

  进入画廊,首先见到《蓝色的人民广场》,在限定了四条边界的蓝色空间中,锥体或流线的曲度共同形成一种节奏,而木质的本色在蓝色间游走闪烁着,但不张扬,而是形成一种适度的精神张力。于洋对雅昌艺术网说:“我对绘画感兴趣的,所以的作品介于雕塑和绘画之间,我一直对体现形,比较感兴趣。木板放在那儿的时候,板的大小已经是人工加工好的,我在上面画一画,切割一下就自然的出来了,形成的曲线或直线都是比较舒服的。”

《蓝色的人民广场 》 现成木箱 白木 75×50×16 cm 2018

  拐过进入展厅的通道右手有一个小空间,放置的是于洋的作品《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作品仿佛是一块倒地碎裂的石板。但可疑的是石板摔出了一幅“抽象绘画”。这是于洋对材料“物性”的表现和发掘,“我的创作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针对材料本身。大理石板啪摔地上了,碎了,材料的脆弱性被凸现出来。材料本来非常坚固,但是通过重力摔碎了以后,材料物性反而出来了。”于洋对雅昌艺术网说。

《发生了一件事情......》 人造大理石 165×133 cm 2018

  就像在展厅内尽头的另一件作品《她的样子》,在于洋工作室里有块木头放了很久,怎么放都不合适,最后他觉得还是木头本身的纹路最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在重新组合建构的过程中,释放了物性内在的力量和丰富的形式感。

《她的样子》 香樟木210×122×11 cm2017

  于洋是80后生人,很念旧,尤其是各种老式手摇钻,台钳,刨子......从这些物件上,总让他能感觉到童年的记忆。因为他的父母原来都是厂子里的工人,对这些工具非常熟悉,可能最初选择木雕工作室(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和这个记忆也有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于洋后来由木雕工作室转到当代的工作室,他的作品在选择材料时也总和木头有关,但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的作品常常是偶发的,一块普通的石头和一块久弃的木块之间,因为一段意外的经验,触发了情绪和“物性”之间的共振,一件作品便诞生了。于洋可以把不太容易讲清楚的抽象情绪,用他的方式转换成具象的视觉经验。

  刚从叙事性的写实雕塑转向对形式语言和物性发掘的表现性语言转变的阶段,于洋善于把作品的状态拿捏在三维与两维,或者雕塑与装置之间的语言边界,常常获得不同于一般雕塑语言或装置语言的独特经验。他的作品常常通过对材料物性的改变获得这种材料通常体验之外的异样感受。他通过色与行或者结构的重新组合,把“坚硬”转向圆润;把僵硬转向有温度的血肉;他在三度空间寻找二维空间色彩线条的趣味;在雕塑与装置间把握视域之外的尺度。

展览全景

进入展厅左首的第一件作品《来广营的三棵树》 木、石 215×110×30 cm2018

《钢筋曲线》 铁板、钢筋 160×151×4cm2018

《沙土、木和钢筋》 沙土、木头、钢筋 223 cm

《天堂》 画箱、木板 50×32×9 cm2017

《曲线2号》 木、铁 36×23×238cm2018

《曲线3号》 木、铁 140×54×29cm 2018

《曲线1号》 木、铁 64×38×18 cm2018

  对于洋而言,他的创作离不开四个方面:第一,雕塑工具离不开锯、凿子去造型,以自己的趣味雕凿形态,就像画画抛不开笔法一样。第二,如何把作品“置”于怎样的空间,形成关系;第三,于洋早期做工具变形,现在的作品把工具的影子去掉,更纯粹,更简约,主要材料包括石、木、铁;第四,在于洋的创作过程中感受很重要,他忠实于自己的感觉,就像天体物理讲的黑洞,其间有一个起点,是虚无的。

《像流星的石头和一张很丑的桌子》 石头、铁板、木头 256×160 cm2018

《一双眼睛》 白木、铁针 148×95×7 cm2017

《骨像2号》 榉木、银杏木等 180×44×15.8 cm 2017

《骨像1号》 榉木、银杏木等 180×91×11 cm 2017

  于洋的作品经过叙事性的写实阶段和超现实语言构成的多元实践,进而逐渐剥离出情感、现场、物性三者共同作用的潜在力量。他常常被寻常之物“刺激”,因而有了一件件“偶发”的作品。

  他试图把一段段丢失在时间之海中的记忆与当下正在身处其间的现场,形成与未来对话的关系。在于洋而言,那些木、石、铁、线皆因“制”而勾联了时间、空间之网,当偶然相见的物与之相遇时,关于形色、体量、冷暖等趣味的重组与调度,轰然重启。

  把不同体量、温度、质感、色彩、线条的物,“制”作重构,最终“置”于相互作用的空间,呈现出作品的精神性。

  在他的创作实践中被弯曲的金属,破碎的石板,重新拼接的树枝,如同闪烁在时间、空间之网中的情感归属物,不仅是创造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对物性的释放。

  于洋作品中不确定性、偶发性的线索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这也把他的作品与单纯的形式变化和物性的直白铺陈形成了根本的差异。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展至2018年6月15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