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家张月薇 摄影:徐婷
导言:在雅昌艺术网近期推出的【艺术90后】系列专访中,大部分人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但本期接受采访的张月薇却有着更加复杂的经历:1990年出生的她是一位生活在伦敦的中国艺术家。或者说,很难用这一个简单的标签来定义她:出生于北京,10岁随母亲去到非洲的肯尼亚,在那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生活了三年半,后来又搬到泰国住了四年,在那儿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学业。大学就读于英国斯莱德艺术学院学习 “Fine Art” 本科,随后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度过了三年研究生生涯,继续深造绘画。
漂泊的生活,身份对张月薇而言始终是一个困扰的问题,但正是这些人生经历产生了如今的创作方式。她的作品里能看到各国的文化元素,但它们却不是特定的文化符号。那些与她个人特殊经历有关的符号,却在简单的表象之下有着更加错综复杂的指向,而对于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张月薇的作品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
2018年9月8日,张月薇在内地的首次个展“张月薇:境码”将于798艺术区长征空间开幕,在自己的出生地举办这场展览,张月薇觉得很幸运,但作为一位在海外的中国艺术家,背后其实有着更多的艰辛。
雅昌艺术网:你跟长征空间是怎么开始合作的?
张月薇:16年底参加了一个长征空间的“平面震颤”的群展。当时我被推荐给策展人,他就把我的作品放在展览里了。
雅昌艺术网:这是你第一次在国内的展览么?
张月薇:是第一次在内地的个展。之前在杭州、上海做过一些群展,在香港做过一次个展,但是在内地这是第一次。
雅昌艺术网:你之前参加过哪些群展?
张月薇: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以后,我们五个同学在上海紫禁轩画廊做了一个群展。然后在杭州的人可艺术中心做了一个跟重复有关的群展。那个展览做影像的艺术家比较多,我算是较少的做架上的。后来在长征空间做的群展,我展出的作品是那种画面中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当时那个展览参加的艺术家都挺年轻的,可能也是想看我们怎么去处理这种当代的视觉效果。
雅昌艺术网:你个人的经历是怎样的?
张月薇:我十岁就出国了,先随同家人去到东非肯尼亚,在那边住了三年半,后来又搬到泰国住了四年。大学之前我上的都是国际学校,一般上国际学校的小孩都想去一个英文背景的大学。后来我就选择了英国,大学是在斯莱德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很多人念完本科以后不会直接念研究生,所以我是年级里年龄最小的。但是对我来说比较好,本科和研究生连续念,在英国建立的圈子就比较稳固。
雅昌艺术网:你其实相当于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了艺术体系里边,没有彷徨过吗?
张月薇:也有,但是我很幸运,毕业的时候学校有几个奖项,我得到了其一,是一年在伦敦驻留的机会。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个委托作品项目,创作一幅六米的画作,那是我创作过最大的作品。这些让我过渡期有了目标。
雅昌艺术网:做了这个委托项目之后就陆续开始做展览了吗?
张月薇:对,我毕业之后一直都有不同的项目邀请,维持了一个比较好的节奏。
在国外会做很多艺术家驻留,特别是欧洲,上学期间我就在巴黎做过驻留项目。毕业了两年以后我申请到一个在意大利的驻留,那个驻留地叫做英国驻罗马研究院。罗马有28个类似的研究院,有英国、美国、法国、瑞士等各个国家的。我们过去以后也有跟其他学院的人交流。这个驻留项目的历史其实很悠久,你必须得在圈内做研究才能知道这个研究院是怎么回事。除了艺术家之外,去那个研究院的都是牛津、剑桥毕业的学者,学历史、考古的。就等于说把各学科的研究者和做艺术创作的人放在了一起。
雅昌艺术网:当时在罗马的驻留项目是怎样的情况?
张月薇:这个驻留项目会给全奖,画室也很棒,房间是复式型的,楼下是画室,楼上是卧室。我呆了三个学期,总共9个月。每天三餐供应,吃饭的时候大家围着像哈利波特里吃饭的大桌子,去了就需要跟大家交流。驻留其实给你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画你想画的东西。结束之后也要做展览,做报告,但是具体的创作方向是非常自由的。
雅昌艺术网:你上的学校是怎样的教学风格?
张月薇: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算是比较独特的,它把不同媒介的系分得比较清楚。绘画系的学生也可以做雕塑,但是讨论的语言可能是更加与绘画本身相关的。
我的本科是一个综合大学,但美术学院是英国一个老字号的美院。我一直学的都是在绘画这个框架下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所以你的作品也一直是以绘画的方式来呈现的?
张月薇:我觉得第一,我对二维比较有信心。第二,现在还处于二维空间,是因为我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这里还有我想继续深入研究的。
在工作室创作的张月薇 摄影:徐婷
雅昌艺术网:你在什么时候确定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方向?
张月薇:在研究生末尾的时候,我开始形成了一个体系。在国外上美院的时候需要写一篇一万字的论文,论文可以结合你的创作。当时我就想“重复性”这个理论。有一位法国的哲学家谈到过:重复性和人们的期待其实是冲突的,很多人觉得重复的东西是相同的,但其实被重复的东西没有一个是相同。一个物体的时间点和空间点都跟另外一个完全不一样。以这个论点出发,形成了支撑我创作的一个框架,所以就以重复性开始做作品。
除此之外,学院一个非常好的老师给了我指点。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探讨我十岁就出国,该怎么回归中国人的身份。但是这个问题非常个人,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我表达的东西就会很自我。老师就说你能不能把这个问题开阔一点。然后我就开始寻找我在生活中其他的符号,比如说我在非洲的符号,在东南亚的符号,后来演变成我开始找世界上模糊的符号。其实这些符号很多都具有重复性的特点,但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会看到不同的意义。
这次在长征空间的展览其中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创造一个“第三文化”,没有国界,没有差异。现在大家都经常出国旅游,接受一些文化的冲击,所有现在的文化可能不是那么的单一化了。
雅昌艺术网:你创作的想法是与你自己的经历直接相关的?
张月薇:没错,比如在国外,别人会怎么定义你,你怎么跟他解释你真正的背景,你也会思考你自己到底归属在哪里。就算经历了其他国家的文化,但你有没有用人家文化的权利。
比如说我在去罗马之前,对意大利文化其实并不了解。经过九个月,我有了一点基本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文化我可以用什么,他们的语境我可以用什么,我觉得这是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会给自己的提问。
雅昌艺术网:可以谈谈你在非洲的经历么?这个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体验。
张月薇:我在那边待了三年半,从来没有在马路上走过路,都是父母开车。我们在肯尼亚住的是大使馆区,会有保安。我去上课的路上会经过平民窟,从小就接触到这种贫富差距,也影响到我的创作,有些感性的东西。
我当时读的是美国的国际学校,上学第一天我记得我妈给我穿了一条裙子和一双白袜子,到学校一看大家都穿大裤衩、T恤衫。还有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上体育课,在户外玩的很多,是靠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上体育课就打曲棍球、游泳之类的。
上大学以后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肯尼亚是英国的殖民地,有很多英国的后代留在了肯尼亚,他们家里在肯尼亚有很大的牧场。他们都会把孩子送到发达国家上学,但是他们受到教育后还是会回到肯尼亚。
张月薇工作室 摄影:徐婷
雅昌艺术网:之后泰国的经历又有什么不同吗?
张月薇:泰国的氛围也很不一样。泰国的国际学校亚洲孩子比较多。在国际学校学到的最大的一点就是尊敬不同的文化。
雅昌艺术网:所以你后来的创作才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看到彼此之间的共性?
张月薇:对,我有一幅作品画的是一块中亚的地毯,它有很多不同的图案,但是每个图案不是以一个国家命名,而是以一个更大的地理位置命名,本身就是不受国家限制的。我的这幅画讲文化流通性是希望能打破一些国界,也希望大家能看得到其实我们的共同点比不同点要多。在创作中这种共鸣反倒是不需要很具体的。
雅昌艺术网:其实你的作品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符号。
张月薇:我很小离开中国,在不同的国家生活,但是当具体要用到某个国家的元素时就会纠结,我所表达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能够体现到这个文化的本质,会不会触犯人家的文化。所以这是我在绘画上可以继续探讨的一个点的,甚至是给我更多的理由去体验、研究其他国家文化的动力。
雅昌艺术网:在创作过程中这些元素你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提取的?
张月薇:大部分还是跟生活上接触有关系,比如地毯那件作品,是我们住在肯尼亚的时候,我妈妈收集的一块。小时候我家就有这些地毯,所以一开始就默认它们了。到了大学开始做艺术,给了我一个机会去重新认识家里的旧物品,我就会想为什么家里会放这个东西。研究了之后发现很有意思,例如,因为它是游牧民族使用的地毯,在搭建棚子的时候,人们会把它变成房间隔离布。这个特征对我在二维、三维的思考有了很大的启发。
雅昌艺术网:还有你的作品里经常出现一些重复的图形又是什么?
张月薇:这些图形都是一个数学图形。是2006年一个匈牙利科学家发明的,我有幸在去年年初认识了这位科学家,这个图形的意义和“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有关,它有许多个切面,但只有一个力点,由于力的关系,它会一直滚到唯一那个力点。当时这个概念让我想到了我自己这么游荡。很多人在一开始跟我交谈就会问你觉得哪里是家,我每次会回答说我父母在哪里我的家就在哪里。
雅昌艺术网:这次你在内地的首次个展,在呈现上也有些别出心裁的方式?
张月薇:长征的空间很大,我就想怎么去利用好它,让墙作为一个对二维画作的补充。这些墙是有层次错开的,观众进门往里面看有点像现代人浏览电脑屏幕一样,也在呼应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张月薇:非常开心。在英国读大学的时候逛英国的艺博会,就注意到长征空间,因为是里面仅有的两、三家内地的画廊。所以收到他们邀请的时候,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次展览不仅是跟这么好的画廊合作,而且可以以工作的方式回到北京,平时都是纯粹回来探亲的。许多亲友都在北京,他们都很期待。
(为了保持展览现场观感的神秘性,没有编辑更多图片,开幕后可到长征空间现场体验,雅昌艺术网也将持续关注。)
(实习生 郭婧媛)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