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开幕现场
10月15日下午3时,第十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来自世界40余个国家的参展纤维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60余所美术院校师生代表及各界嘉宾与艺术爱好者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艺术家代表郑璟娟、伯纳德·雷曼,策展人林乐成,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先后致辞。
艺术精神薪火相传
本届双年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联合主办。参展作品175件,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六大洲,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奥加美术馆三个展区同步呈现,构建了学术研讨、创作发展、交流推广三位一体的全新发展模式。
参展作品以不同材料、不同技法、不同风格、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国际纤维艺术的当代面貌。本届展览不仅再次成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并被列为2018文化部北京国际设计周学术活动项目。
海内外嘉宾云集
18年岁月,10届双年展。发端清华园,足迹遍布祖国的多个城市,吸引了国际纤维艺术家群体汇聚,并开拓了纤维艺术学科在高校的蓬勃发展。如今再次回到清华园,是不忘初心,起步——前行——回归——再出发的良性养育。18年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与艺术成为时代的双翼,民族与传统、当代与创新成为核心命题。“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以叠加的学术成果、丰厚的实践创新,作出了切实的解题。纤维艺术以人文的凸显,带来了手工的温度以及手工与多媒介融合中的个性表达,也以不断的探索期待多方的交流与研讨,促进纤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在致辞中回顾了“从洛桑到北京”的跨世纪发展之路。近20年历程,经以林乐成教授为代表的老中青纤维艺术家群体的努力,纤维艺术已经成为当代最活跃的艺术门类之一。艺术家的创意和辛勤,纤维艺术教育的逐步深化,使“从洛桑到北京”成长为全球具重要性与影响力的纤维艺术学术平台。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世界,今日纤维艺术经纬国际,集中展现了以各国文化为背景的丰富演绎,跨界融合,多元并进,也引发关注与思考其本质特征与内在价值不断观照自然、社会、传统、时代、生活的现实与未来意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致辞说,双年展再次回到清华园,并首次走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带来了纤维艺术与展示空间的新碰撞、新对话、新解读。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运动之一,纤维艺术的崛起之路令人钦佩,也令我们更加期待纤维艺术家不断探索、理解自己所采用媒介包含的各种可能性,以及选择纤维艺术的意义与真谛,开启其与人类境遇密切关联的新历史、新叙事、新应用的起点。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致辞谈到,“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成功举办,完成了著名的洛桑壁毯双年展薪火相传的使命,使中国成为当代纤维艺术中心。纤维艺术亦代表中国走向世界,作为文化桥梁促进国际间对话与交流。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国家画院纤维艺术研究所承办的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当代纤维艺术欧洲巡展在格鲁吉亚和意大利两地取得了突出成果,实现了以纤维艺术连接世界。
韩国弘益大学教授、纤维艺术家郑璟娟致辞
郑璟娟致辞表示很荣幸代表来自45个国家的艺术家发言。中国正值金秋十月,全世界知名的纤维艺术家因为热爱纤维艺术,在此相聚一堂。非常感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的支持和帮助。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从2000年开始至今,将全球的纤维艺术家连接在一起,这其中离不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林乐成教授的持续努力,真诚的感谢林教授、洪兴宇教授以及他的学生团队为此展览所作出的贡献。我们会继续加油。
德国著名艺术家伯纳德·莱曼致辞
伯纳德·莱曼动情地说:“此时此刻有幸站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在这个美妙的地方发言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今年是第十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非常高兴能够成为其中一员,第五次参与其中。我第一次到访中国是在1997年,9年后再访,中国惊人的变化和飞速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林教授曾送我两大包中国宣纸,在过去的这些年间我在中国纸上创作了很多作品,包括这届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原件也是在宣纸上创作的,非常感谢中国刺绣大师梁雪芳老师对我的大力支持与协作。十分高兴,今天带着林教授送我的中国纸又一起回到了它的故乡……”
国际纤维艺术家、活动家林乐成致辞
展览策展人林乐成教授致辞介绍到,今年年初,当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的洪兴宇和岳嵩两位中青年教师,成功申请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后,“从洛桑到北京”第十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信息迅速传遍世界。仅仅两个月内就有45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位艺术家主动报名,热情参与,积极支持。
如此之短的时间能够聚集如此之多的同道,是因为“从洛桑到北京”18年的耕耘,18年的积累,18年的收获,拥有一支有文化使命,有艺术梦想,有精神动力,有生命朝气,有自觉奉献,有纤维情怀的工作团队。两年一届,从未间断的传播交流推广,影响的范围己从最初的亚欧和北美15国,到今天非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六大洲,我去过的80多个国家几乎都是经纬天地的行程,用纤维与纺织连接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期待。
感谢每一位关注、关爱、关怀“从洛桑到北京”的人,由衷感谢以常沙娜先生和温练昌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界前辈们,特别感谢刘光文,舒尔茨,南希,多拉,郑璟娟,张英兰,瓦莱里,詹妮斯,弗兰西斯卡等国际知名的文化学者与纤维艺术家。当我和这一位位可亲可敬,不远万里,昼夜兼程甚至是自费而来的朋友们一次次重逢时,内心深处涌动着无限的感慨……曾在10年内参加了5届双年展的德国艺术家伯纳德,不顾身体疾病,念念不忘来中国,他生命主题的参展作品得到苏绣艺术家梁雪芳的协助,是一次温暖而富有力量的合作。为他做翻译的周禅小姐,是自费往返柏林,专程帮助伯纳德的志愿者,这是多么让人感动啊!年近八旬的刘堪达雷里、舒尔茨和南希从2000年首届双年展开始,18年来如终如一,坚定不移地参展。常常有人问我,“从洛桑到北京”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为什么能持续举办?我想除了上述前辈和所有人的支持贡献,我还想引用一位著名壁毯艺术家临终前写给我的明信片中的一句话,这位艺术家,澳大利亚政府以其名字设立了凯特奖,他说:“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参加了‘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致辞
谢维和致辞谈到,纤维艺术具有文化的强大包容性与交流性,尤其是反映人性追求美的特质,使之凝聚八方。纤维艺术作为美术学科的创立发展得到清华大学的重视,其传统文明与时代精神的融汇,以及走过的学术路径在美术史册上写下了重要一页。这一平台在国际纤维艺术界举足轻重。学术化、国际化兼具大众化、社会化的发展格局与不断培育和形成的国际纤维艺术学术体系,使其在促进纤维艺术国际对话与应用普及,推动中国纤维艺术面向生活的产业化提升和发展上独具优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展览总策展人杨冬江主持开幕式
90岁的著名艺术家温练昌先生观展认为纤维艺术发展到今天的蔚为大观相当不易,其创新值得肯定,也是纤维艺术的生命力。根植传统,面向时代是艺术的必然发展规律。
原中央工艺美院常沙娜老院长谈到,此次展览中许多作品的材料和表现方式都超出了她的预料,视觉的艺术感特别强。她在观看这些中外纤维艺术作品时仍特别关注实用性是否得到体现的问题。
观展
摄影 冯世光
作者:凌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