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10-19 21:18
(雅昌艺术网讯)10月19日,“叫魂”刘懋廿架上语言个案研究展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刘懋廿早年毕业于西安美院,毕业后在一所大学教书,后离开教职,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探索生涯。本次展览,呈现了刘懋廿2011年到2018年近七年的创作面貌和变迁。
开幕式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夏可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夏可君副教授在发言中说:“刘懋廿的作品是一种原始的、野性的还原,第二是纯净的和坚忍的,创伤生命的还原,第三是一种厚土的还原,他运用的黄土地的材料,还有树皮、父亲的衣服、沙土等产生肌理的质感。第四是神行的还原,作品中你会感觉带有一种宗教感,因为他经常去到西藏,那里的人和物都有一种仪式感和生命的庄严在里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强认为,在写生的过程中,他不是在对着实际的景色画画,而是把面对的形象重新构思,这和他自己的心有关系,是他心灵的反应。此次展览的名字叫做“叫魂”,实际上也是一种“还魂”,代表刘懋廿的创作给予的精神触动。他作为艺术家在呐喊,我们艺术应该融入精神,融入灵魂。
展览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牛宏宝
展览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牛宏宝谈到:“从刘懋廿的这些创作中,他运用的许多图像符号和色彩与西北高原的壁画、岩画、唐卡甚至民间经验之间有深度的关联,但是主导它们的却不是这些图像、符号和色彩的传统,而是本土的土地与人、生存与神性、苦难与救赎等当代经验主题,使它们从原有的领域脱域,并在表达当代本土经验中获得了新的意义。”
艺术家刘懋廿致答谢词
成为自由艺术家并定居北京之后,漂泊的身份给了他宽广的沉思空间和张力。他一年里有10个月的时间,是在陕北、甘肃、青海、西藏以及云南的写生创作中度过的。他从不控制自己,就是自然的表达出的情绪,把这些接触到风景、土地、沙石,更多是人的精神态度给予的触动,放入自己的画面中。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2011到2014年的油画。这些油画以一种具有强烈表现的半抽象风格赋予了土地与人、生存与神性、苦难与救赎相纠结的本土经验以一种诗性语言的形式表达。第二个板块(主要作于2015-2016),是一些纸上作品。这批作品一方面呈现了艺术家由于长期习练书法而产生的对纸质材料的迷恋,另一方面则呈现了艺术家对土地与人、生存与神性、苦难与救赎等经验的形式语言表达向平面化、符号化方面的大踏步转换。此前油画中深度空间在此消失了,画面主要由色线-色块与吸收自壁画、岩画中以及生活经验符号的平置、叠置构成,散发着童稚和轻松的气息。
展览现场
第三个板块是2017到2018年的一批综合材料作品。其中的材料是刘懋廿从陕北油井收集到的带彩的泥土、以及土地上的禾杆和果实等。在作品中,这些材料一方面呈现出其自身作为物的肌理、质感,另一方面组织它们的则是色块和符号的平面构成。尽管仍然围绕着土地与人、生存与神性、苦难与救赎的本土经验主题而展开,但材料的物的物性与形式表达的符号化之间,却构成了一个张力关系的维度。
展览现场
第四个板块,也是综合材料(主要作于2018)。但这批作品的材料主要是艺术家从其早年参加革命的先父遗物中选取的。在此,土地与人、生存与神性、苦难与救赎的经验主题似乎转向了生活中的时间的销蚀与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物本身的符号性得到了彰显。但也散发着一种质疑:物对记忆的承载是否能够抵达永恒?
研讨会现场
在展览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牛宏宝看来,本次展览以“叫魂”名之,这取自这次展览的一幅作品名。大家也都知道,中国民间有一种神秘的仪式,当一个人的灵魂丢失之后,可以通过一种仪式呼唤无家可归的灵魂返回身体。因此这个展览和研讨会的更深地触及另外两层意思:架上艺术是否可以通过植根本土当代经验的语言形式生成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灵魂?通过对本土经验的土地与人、生存与神性、苦难与救赎等经验主题的图像表达,是否可以启示一条意义救赎的路,来安顿我们那游荡不定的灵魂?在此,刘懋廿的创作个案,促使我们思考本土的当代经验的架上语言的形式生成的机制的可能性。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