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10-31 20:22
“玛丽莲”展览现场
北京。9月26日,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推出路易威登基金会“墙外”项目框架在中国的第四个特展——法国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的主题展“玛丽莲”,除2012年创作的视频装置《玛丽莲》外,展览还包括《再造玛丽莲:“宛如重生”》(2013)、《无题》(2010)与《无题》(2012)等,这批由绘画、雕塑与电影组成的作品回顾了菲利普·帕雷诺在各种媒介中的代表作,也呈现出艺术家的兴趣所在,即模糊区分小说与纪录片、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界限,以及实时与电影对时间流逝的幻觉之间的界限。
展览以艺评人让-马克斯·科拉德(Jean-Max Colard)2014年对菲利普·帕雷诺的采访开始,这部12分59秒的纪录片不仅回溯了艺术家自2007年至2014年的代表作品,也将创作的思考与过程娓娓道来。在谈到自己2011年的影片《C.H.Z.》(可持续居留区)时,他说:“这是我最黑暗,也是最精确的一部影片。”时长13分钟的《C.H.Z.》描绘了一座位于葡萄牙的黑色花园,至今仍在生长。影片展现了帕雷诺名为“电影景观”的项目:不同地域的景色在此座花园中融合,既真实又虚幻。在《C.H.Z.》的制作过程中,帕雷诺采用”白天拍夜景”的手法,对白天或暗光环境下拍摄的画面进行处理(滤镜、后期调色、强化蓝色阴影等等),使之变为夜景,再搭配强烈的黑白对比与硬阴影,凸显出电影镜头的人工痕迹。而在为这一影片创作的草图基础上重新绘制而成的一组墨水画作品也出现在展厅中。这组绘画在观者眼前创造出清晰而强烈的戏剧化体验,又如同在三维环境中能够形成动态效果的电影脚本。
伴随着展厅内玛丽莲·梦露的声音,环绕声吞没了黑暗的瞬间,菲利普·帕雷诺以自己的影片《玛丽莲》(2012)为蓝本创作出6幅电影剧照,他曾说:“我认为艺术的问题在于形式,而(形式)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这些运用了丝网印刷、墨水、金箔、磷光涂料等媒介的画作中,他将语言与绘画视为一种表达方式,又以画笔为写作手段,用画面中的不同形象取代语法,创造出一种颇为规范的语言。这6幅画作便是展现此种语言的范例,可作为电影的故事脚本来理解与欣赏。
整个展览最为核心的作品是菲利普·帕雷诺2012年的影片《玛丽莲》,作品的场景设置在银幕偶像玛丽莲·梦露曾于20世纪50年代居住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中,这位著名影星的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反复书写,房间中的电话铃声不时响起,却无人接起……整部影片中,梦露从未露面,直至影片结尾才揭开谜底,她的旁白由计算机模拟而出,优雅的手写字迹由缓慢至急促地填满房内的每一页便笺也同为仿制,书写者实是一台装于蜘蛛式托架上的机器人图形设备,这一点延续了艺术家2007年的作品《书写者》(The Writer),在作品中,一个18世纪的机器人用钢笔吞吞吐吐地写着字——Qu’est-ce que vous croyez,vos yeux ou mes mots?(你相信什么,你的眼睛还是我说的话?)而《玛丽莲》则宛如一幅动态的亡魂肖像,通过三种演算法再现玛丽莲·梦露的存在:摄影镜头变成她的双眸,计算机合成她的声音,机器人则模仿她的笔迹。 在影像中重生的梦露之灵实际上是机器人,是一种近乎人类、准人类般的存在。
菲利普·帕雷诺的创作横跨电影、雕塑、绘画与表演等众多艺术媒介,不仅对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提出挑战,更时常模糊这一分野。他常常引导观者完全颠覆对现实、记忆与时间流逝之本质的认知,精心开辟出超越艺术品创作、更加注重社会交流与情境美学的宇宙。在他看来,展览本身即是一件作品,一种能够不断探索并更新的体验与形式。因此,相较于单个物件,他更倾向于在作品中尝试独特的叙述与象征手法,将展览转化为一个具有预设情节的空间,本次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是一组体积夸张的雕塑作品《无题》,15支生日蜡烛在角落中矗立在一起,既指涉对纪念生日的记忆,又象征一年时间的消逝,帕雷诺说这些夸张尺寸的蜡烛是可以点燃的。而卡通般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着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映射着童年、时光流逝与记忆。
菲利普•帕雷诺:玛丽莲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展至2019年3月24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