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2-25 10:10
2019年1月22日,美国艺术机构Rhizome于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推出展览“艺术在此发生:网络艺术的档案诗学”(The Art Happens Here: Net Art’s Archival Poetics)。展览展出Rhizome“网络艺术选集”(Net Art Anthology)项目中的16件代表性作品,囊括1985年至今网络艺术中的多种媒介表达,如网站、软件、雕塑、图形、书籍和商品等,对网络艺术实践的发展做出了一次历史性回顾,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理解网络艺术作为社会化过程,物质基础设施和生活经验的契机,同时也为网络艺术固有的核心问题——如何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适应一个动态、快速变化的网络文化,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展览由Rhizome艺术总监迈克尔·康纳(Michael Connor)和馆长助理Aria Dean策划。
1996年,艺术家马克·特赖布(Mark Tribe)在网络艺术(net.art)概念业已明晰的背景下,于柏林创立Rhizome.org(此域名含“根茎+组织机构”之意)。它建立在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55)和瓜塔里(Felix Guattari,1930-1992)作为一种反等级制度、去中心化网络的“根茎”(Rhizome)概念基础之上,利用归档模式和电子邮件列表形成其创始人一直提及的新媒体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和观众共同运作的平台。在特赖布搬到纽约后,Rhizome.org又被打造成一个营利性企业,开始运作起www.rhizome.com网站,1998年Rhizome.org开始变成一个非营利组织继续维持。2003年起,Rhizome正式成为纽约新美术馆的附属机构。
自Rhizome上线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那些能够创造更加丰富、更具批判性的数字文化的当代艺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展览、活动、委约创作、收藏和批判写作,来保护原生数字艺术和文化。2006年Rhizome推出“网络艺术选集”这一重要在线展览项目,在两年的时间里,该项目在网路上公开对100件数字艺术品进行存档和修复——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能够显示这些艺术品的浏览器已经不存在了,或者技术的其他方面必须被保留或模仿。展览“艺术在此发生”正意味着该项目两年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完成,同时也是借力Rhizome在网络文化历史中的独特地位,来展示为数字化而生的网络艺术。策展人迈克尔·康纳直言:“这个项目能作为填补公众理解和走进网络艺术的过去之间空白的一种方式,让它现在成为艺术家和对网络文化以及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感兴趣的人的资源。”
1994年,南斯拉夫艺术家武克·科西克偶然中接触到互联网,起初他还只是将图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他人,在对网络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科西克开始基于网络创作作品。1996年,科西克收到一份匿名邮件,但因为软件不兼容导致邮件乱码,可识别的词汇仅有“Net.Art”,第二年,在意大利举办了名为“网络艺术自身”的研讨会,这之后,Net.Art(“网络艺术”,现在又称为互联网艺术)一词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络艺术”一词很自然就使人联想到上个世纪90年代“hacker”“berlin”和“web 1.0”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一种基于网络创作的艺术作品就已成型。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早期,艺术家们就开始使用卫星连接(satellite connections),布告板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s)、慢扫描电视(slow-scan TV)、可视图文系统(videotex )来促进新的社区和文化交流,同时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高级信息系统——可视图文,依赖电视或者终端来沟通交流、阅读新闻、内容发布、查询电话号码。在法国,政府向市民发布了超一亿这样的终端,称之为小型电传(Minitel)。1982年,巴西大多数的图书馆和机场这样的公共空间开始使用该系统的另外版本录影文本(Videotexto),巴西艺术家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对这一技术产生了兴趣,他曾言自己似乎产生了某种顿悟:作为物质的艺术品可以存在于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不再专注于去物质化,我们现在就可以直接产生无形的作品。”有了这样的思考后,1985年卡茨创作了由录影文本创作的数码诗歌作品《重新胡言乱语》(Reabracadabra)。
此次展览中展出了卡茨的这件作品,不得不说这得益于过去15年间,卡茨对这件作品的修复和重建。 “这件网络作品不再存在,就像我们现在的互联网终有一天不再存在。”卡茨认为:“当我们谈论的网络文化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误解。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沉迷于互联网,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历史现象。在未来,它将被其他网络作品所取代。”
台湾艺术家郑淑丽(Shu Lea Cheang)的网络艺术作品《大蒜=新鲜空气》(Garlic=RichAir ,2002)灵感来自于2000年左右发生的金融危机出现的替代货币,作品假想在2030年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大蒜将取代货币的角色。同样,在线游戏也允许用户用大蒜来交换数字产品。在纽约州北部,郑淑丽和她的农民朋友们种植并收获了大蒜头。2002年,郑淑丽曾在纽约地区和朋友开着一辆小卡车,询问过往的行人愿意拿什么来换取大蒜,在这个项目实施中,曾有一个女人愿意用几缕头发来交换大蒜。卡车上装有随行的移动Wi-Fi,如此便搭建了一个便于在外操作和实施传统交易系统的数字化农场。策展人介绍,展览并没有停留在对这个项目进行单纯的档案展示,而是对其进行活化和再次演绎。为了此次展览,艺术家梅兰妮·霍夫(Melanie Hoff)根据郑淑丽作品创作了一个新的在线游戏和一辆陈列在美术馆的展厅的三轮车,来致敬郑淑丽的卡车。
俄罗斯艺术家奥丽雅·利亚利娜(Olia Lialina)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1996年创作的《我的男朋友从战场回来》(My Boyfriend Came Back From the War)。这件作品以黑白为主的互动式网页艺术记录了一对战后夫妇的重聚,多框架的模式里包含了一些通过超链接文字和图像来打来的杂乱对话,揭开了一段被迫分离的关系在不可避免的压力下所产生的与爱情、渴望和背叛有关的故事。
利亚利娜和她的搭档Dragan Espenschied对早期网络美学感兴趣,2011年初两人创建了一个研究性质的博客,2013年他们又创建了一个名为“One Terabyte of Kilobyte Age”的汤博乐(Tumblr)账号来保存和探索GeoCities(创立于1994年,当时名为Beverly Hills Internet,是最早一批用户提供个人主页服务的网站之一)的档案。1999年,GeoCities被雅虎(Yahoo!)收购,2009年被关停,在这期间GeoCities丢失了大量数据。他们的汤博乐可以自动从GeoCities的档案中生成旧网站的截图,利亚利娜认为,这是为了保存这些由对网络充满希望和兴奋的人们制作的非常特别的网页。在博物馆展出的作品《给我时间/这个网页不再存在》(Give Me Time/This Page Is No More,2015)中,两页幻灯片轮流播放,一个放映有希望更新的页面截图,另一个则展示的是正在关闭的网站上发布的公告。
除此之外,展览还展示了艺术家阿列克塞·舒尔金(Alexei Shulgin)的作品《386 DX》(1998-2013),呈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朋克摇滚乐队进行的表演;邦尼·罗杰斯(Bunny Rogers)和Filip Olszewski的作品Sister Unn’s (2012);Rhizome创始人马克·特赖布新修复的作品《星夜》(Starrynight,1999)。Brian Mackern的作品《网络艺术的拉美数据库》(netart latino database,2000-2005),等等。这些在新美术馆展厅陈列的网络艺术作品,多数作品都是关于网络中转瞬即逝、失去和变化的事物,但同时也展示了网络的乐趣和奇异之处。展览将于5月26日落下帷幕。
作者:杨钟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