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知美术馆(成都)正在展出的的魏立刚个展“万物”,是机构继去年“幻——陈福善回顾展”之后推出第一位当代艺术家的回顾性大展,58件作品跨越艺术家30多年的创作历程,涵盖书法、水墨绘画、雕塑、影像等多种创作形式。将艺术家丰富而大胆的实验历程,艰难而充满不确定性的探索之路真实的、完整的展现出来。
魏立刚,生于山西大同,杰出书法家傅山的故乡。 被书法评论家白谦慎先生称为“傅山后400年又一位书法奇才”,是传统营垒里杀出来的一员骁将。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专业的他书法师承书法家李鹤年、王学仲及孙伯翔。90年代定居北京,进入当代艺术创作至今。在近三十年的艺术探索中,魏立刚一直在打造一种基于汉字线条和空间结构的视觉语言。这种语言可以容纳人类当代知识和存在的复杂性和宽广性。 他的“魏氏魔块”对汉字进行解构又融入图像元素,回溯象形文字本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的个人视觉语言系统之一。
对大部分中国艺术家而言,书法与汉字,既是宝藏,亦是深渊,更是沉重的包袱。魏立刚功底深厚、大胆开拓,对于中国传统水墨及书法艺术做出了非常彻底的当代回应。机构表示,本次展览旨在通过一个非典型个案,对当代艺术家在传统美学的当代探索之路上所遇到的各种成就、疑惑、困境、弯路,给出积极回应,并希望形成真诚和深远的讨论与共鸣:
魏立刚
雅昌艺术网:麻烦魏老师聊下这次展览的主题“万物”。
魏立刚:前几年我有个展览的名称叫“万物察”,这次叫“万物”,相当于成长过后的状态呈现。既然叫“万物”,便指向了很多处,画作不能只引导观众走向某一处,这对我而言也是有难度的,关系到作为画家的建设。我的理想是创造一种崭新的绘画样式,并非过去的具有社会隐喻,需要美术史来应证的,更多的是接近于信仰,光明,导向万物。
这和我的数学学习背景也是相关的,背后具有共用性和通识性。
《藕堂-黑银》 宣纸、墨、丙烯 96x180cm 2006年
雅昌艺术网:数学专业的对您的创作更多的是打开思维?在画作中的体现有哪些?
魏立刚:这次展出的有我在巴黎塞纳河上用铅笔画的《塞纳河的涟漪》,像日记形式一样的作品。当时我就站在桥上,在很舒适的状态下,以数学草稿的方式,去掉一些外界的干扰,以更纯的方式来对魔幻进行表达。后来我进入到抽象的视觉绘画,除了书法史,所有关照的角度,除了结构、章法,还有基于公共的视角,这也是我对书法起源的回应。我个人认为国画到后来的衰败,瘫软,正是没有做到西方的实证主义。像“意到笔不到”,我是不同意的,这里面有非常多需要检讨的地方。
《万物察-春》 布面丙烯 205x300cm 2015年
雅昌艺术网:整个展览看下来,您的作品和知美术馆的外形,包括与空间的契合度还是很高的。
魏立刚:在巴黎、纽约这样的地方是找不到知美术馆这类展览空间的,现在国内的私人美术馆在规模和展览上的投入也是做的很用功的。
在填充空间的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我这30多年来每个阶段都不一样的文本,作品是很多端的。
魏立刚在知美术馆墙面上的现场创作
雅昌艺术网:从58件的作品中挑选出呈现30多年艺术创作历程,并且形式多元的创作,美术馆和您这块是怎么考虑的?
魏立刚:可以说这些作品是机构精心挑选的,涵盖了书法、水墨绘画、雕塑等多种创作形式,时间跨度也有30多年。其中大概有8、9种风格,包括我1995年到北京开始正式的自由职业者身份之前的创作,太原时期的3件都拿了出来。美术馆按照我的学术脉络来拣选和梳理创作的,其实还有很多没有收录进来,更多侧重于学术性,有些市场好的作品都没有拿进来。
负一楼的展厅入口处
雅昌艺术网:这次观看展览的线路是从负一楼开始,一直往上的一条线路。
魏立刚:根据美术馆给出的线索,观众可以看到我早期阶段学习的创作,1999年策划“巴蜀点兵”20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回顾展时的作品,“魏氏魔块”等当代书法样式,物理结构的方块,漂浮的,从“一”扩散成平行线的,等等。
在负一楼的展厅中有一个小小的树根,其实可以看做是我“万物”的焦点。烧焦的黑叉就是整个书法史,隶书的笔法,秦篆的线条,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的法点都在上面能够体现,根部的头像精灵的头仰望着外界。
此外,最大体量的那件作品《天柱山》,从一楼垂落到负一楼。作为线条的工作者,完成这件作品是比较有难度的。当时我抱着5根墩布,沾满粘稠状的丙烯,在打滑的塑料布做出巨石堆垒的效果。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每个阶段都在探讨不同方向的问题。
魏立刚:“巴蜀点兵”那会,我的作品是绘画型的模块,当时在书法上我已经获得了一些成绩,想扩大到新的领域,对于抽象,颜色,肌理。于是我给出了所有的墨线,站在梯子高处指挥人填色,将“魏氏魔块”的零件漂浮、翻飞,取名《世纪之舟》,因为新世纪要来了。
我在很早前提出过“气氛空间”的概念,欣赏书法最重要的是那团气和笼罩它的章法。中国作为书法的母国,有着比日本更悠久的历史,脚底下遍野的青铜碑文。“魏氏魔块”所探讨的并置,纯净,平均,结构等等,这些所发出的力量,正如咒语般走向远古和未来。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您对于西方的借鉴,包括米罗,保罗克利。
魏立刚:颜色和抽象,是西方人开始先尝试的。米罗在封闭的图形里填色,罗伯特·马泽维尔晚年像兵阵一样的画面。清代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要把全世界的好东西吃透,放到脑子里,才能做出判断,找到自己原创作品的风格。
雅昌艺术网:抽象和具象,也是在您的创作中不断的交替。
魏立刚:长期从事抽象工作,难免绞尽脑汁索然无味。如果一本专著全是ABC、符号、阿拉伯数字,一般人是看不进去。数学家喜欢把杂物剔除干净,这是我们的工作。在反应苍穹和峭壁的系统中,在峭壁上长出一个老的松脂,加上一条龙,这种任性、幽默,打乱时空的后现代感是很有意思的。
雅昌艺术网:这次三楼还展出了您的雕塑作品和文献。
魏立刚:一旦你的内在性格和特质建立完成,那么画和文字都如其人。你的判断,行事方法将全部贯穿到作品当中。如果说我在架上绘画中论述的是智慧,发明的定律,A4纸上演算的神秘性,那么一旦要做一件雕塑或者装置那绝不是衍生品,一定要纯。那件横柱的雕塑就像堆垒术,堆积,生长。
文献部分,相当于我的杂物柜,有全世界好玩的东西。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在美术馆展览时也展出过他的杂物箱,包括海边捡的贝壳,漂浮物,这些都是作为画家的个人的“不正经”的爱好。我的杂物中有两根树棍,特别有意思,是一位要远行的朋友捡来送我的,她说你得好好工作,这些就像信物一样盯着我。
《论剑》 纸板、丙烯、刻刀 76x53cm 2010年
雅昌艺术网:展厅中我们也看到了您刻的一批作品,很有历史感。这些和您故乡山西大同的历史文化有关联吗?
魏立刚:那套创作我做了两三次,刻完再上颜色。篆刻有一句叫“使刀如使笔”,以刀驱动,奔跑,推出所有贯气的地方。
我是工矿企业子弟,大同有北魏的云冈石窟,那是甚至可以超越希腊雕塑的古代文明。17岁考上南开离开大同前,其实和艺术没有太多的关系,那边的边缘,贫瘠,风沙,北方的寒冷,粗犷,对我的成长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龙山艋,凤箫曲》 宣纸、墨 474x145cmx2 2016年
雅昌艺术网:生活的地域对生命体验和创作都是有影响的。那么在书法上,傅山老师作为同乡,对您的影响有哪些?
魏立刚:如果说董其昌是优雅,有教养,那么傅山就是龙争虎斗。他有很深的学问并且精通医学、药膳、哲学、天象等。在傅山等人启发下我创作了巨幅的连绵草书,对魏碑、篆书、甲骨文等金石书体的草书加以变奏。我用傅山的旋律卷起金书和石块,从这点上又在实证主义求真理上发展了他。
《蝶谷1》 宣纸、墨、丙烯 68x135cm 2007年
雅昌艺术网:很少有人在绘画中用金色,然而您有一大批金色的创作,并成为您的标志。
魏立刚:金色容易变得装饰和工艺,跟别的颜色的切合力也不一样。这种刚断跟我的性格,数学的论述是一样的。我有些金墨大草作品是在纸上刻的字,线做完是白底,再填充金,其实是在刻线条。金色我可以驾驭,也和我内心是想契合的。
《蓝荷塘》 宣纸、墨、丙烯、漆 200x342cm 2018年
雅昌艺术网:接下来的创作方向?
魏立刚:这些年市场很好,我很多时候都是在完成订件。2019年也是我自己定的转型年,我要回到没有市场之前的作风,回到传统书法篆刻,创作十张截然不同的画作。艺术之所以感染他人,一定是七情六欲在其中的。
展厅一角
雅昌艺术网:您一直也是一位具有争议的艺术家,对此您怎么看?
魏立刚:新事物都是产生于大众的渺然和不可能当中,这是共同规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杀头。过去说西红柿剧毒,现在一会蛋炒一会糖拌。科学和生活都如此,何况艺术作为人文精神学科,更是如此。
成为大艺术家要警惕流行和迎合大众。在宝贵的时间内,在有生之年保存体力和能力来进行创造。如果说成功就像药瓶上的成分表一样,每次获取一种便离成功更近一步,那么百折而不回,是必备的成分。
作者:李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