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200万年前,人类祖先学会直立行走。
为了跑得更快,生存几率更高。
光阴荏苒,物转星移,
我们附加给自己太多压力,忘了要奔跑。
或许你看过北京早八点的地铁车厢吗?
多像我们现实精神的缩影。
大家忍耐着,焦躁着,
在一片混乱中缓慢的挣扎着。
艺术家赵能智的展览名为“蠕行”,
他自问自答,向我们“坦白交代”了展览相关的内心独白,一起看看吧。
-小撰
第24期作者
艺术家:赵能智
1968年出生于中国四川南充
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自由职业艺术家
Q:为什么做这个展览?
我的上一次个展是2015年在上海的“独角戏”,已经有4年没做个展了。这四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特别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说不上是变好了还是变得更不好,总之是和四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相信所有人都深有体会。面对现实的境遇,每个人都在努力着。这几年我的作品也有一些变化,这个大家在展览的现场都能感受到。我是个职业艺术家,需要一个做展览的机会,把我的感受和体悟呈现出来,和诸位同仁交流。
Q:为什么选择T6?
T6画廊是798新开的一家画廊,位置很好,空间不大但很整体,比较好控制,特别适合做小型个展。我没有固定的画廊合作,比较自由。有了想要做展览的想法,春节后和T6的老板聊,她说“现在市场不好,作品不好卖。”听到这我己经打算放弃了。她接着又说:“那就做一个不要想卖作品的展览吧。” 有了这句话,心里也就有底了。
艺术家和画廊合作做展览,最担心的就是卖不了作品,不能帮画廊挣钱!既然老板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没啥后顾之忧了,那就做呗。挣不了钱也不会怪我。
Q:结果呢?
换另一话题。
Q:展览的名字为什么叫“蠕行”?
这几年我画了一批画和做了一组雕塑,都是关于人的身体姿势的,这些身体大多在一种不太正常的状态下,好像是受到莫名的外力挤压下的反应,总是有一种不适感,材质坚硬而又圆滑,造型上有点像被抽去了脊骨的软体动物,瘫缩在地板上。我一开始想的是“异样的身体”,“奇异的躯体”之类的,但都觉得不太准确。那天约杜曦云去工作室,他看到这些作品,脑子里瞬间跳出一个关键词“蠕”,我觉得很准确,后来我们在“蠕形”和“蠕行”之间犹豫了很久,最终确定“蠕行”。
这是对我作品形态的一种概括也是当下的一种状态,有观众留言“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我们都是蠕行者”。“行”比“形”好,“行”还在“动”,是努力地挣扎,哪怕缓慢,哪怕无能为力,但还有希望,还有不服和“动”的主观愿望。
Q:为什么找杜曦云?
我认识杜曦云很多年。据他说1999年他大学还没毕业,去成都当时的上河美术馆看展览我们就见过,我还给了他一张名片,这个我不记得了。他后来研究生毕业来北京发展,大概是2007年去过我的工作室,记得我们还一起过平安夜。后来联系很少,但他那段时间发了很多他对艺术家的长篇访谈给我,我都认真地看。后来也一直关注他做的事,包括杂志,写的文章和策划的展览等等。
我觉得他和很多优秀的策展人一样,在艺术发生的现场,始终保持着一贯的敏锐和独立思考,观点清晰准确,有时甚至一针见血。并且他不世故,身上没有江湖气,有时有点学究。可能我看到的也是表面现象。这次一开始也没想请他来策展,因为我不知道他对我作品是否有感兴趣,或者他的思考和我最近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气息有没有关联的地方。一开始也只是请他去我工作室看作品,试着聊聊,有感觉再继续。我对策展人很尊重的。
Q:怎么看他的这次策展理念?
我觉得很准确!和他一起工作我也受到了很多启发。我们俩在好多事情上的频率是很接近的,有些想法一拍即和,一起工作一点不费劲。
Q:为什么只画人,并且是赤裸的不完整人的身体,雕塑也是?
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我想不到有比人的问题更大更重要的问题了,特别是今日之现实,人面临更深刻的焦虑和困境。
Q:以前以绘画为主,这次展览的主体是一组雕塑,为什么?
十多年来,我一直不间断地做些雕塑作品。平面作品做久了,面对立体作品,有一种挑战,并且立体作品因为有体量,占据空间,视觉的强度更大。做完雕塑终于理解很多艺术家在做完装置后再也没法画画了,但在绘画中我还能找到乐趣,还会继续。
Q:你的雕塑是怎样完成的,这一组雕塑不规律地安放在一堆沙泥中,你又是怎样想的?
我先是自己在工作室做小稿,大概有三十公分左右,你在画廊的二层茶室能看到。小稿做完后让助手用泥放大到我需要的尺寸,我再去修改泥稿,仔细推敲,泥稿定稿后就交给工人开膜翻制,中途需要提出些技术要求。我一开始就不是想做一件单体的雕塑,而且想制造一个景观,一个隐喻的微缩景观,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精神现实:深陷泥沼又用力爬出来,努力蠕动,寻求一种更加合适的姿势。
Q:为什么展出一组婴儿题材的作品?
我早在1995年前后就画过一组婴儿题材的作品。这一组婴儿作品一共100张,是2012年开始画的,准确地说这是我一批以婴儿为题材的作品的手稿,其中好些我都制作成了二米乘二米的大作品。这批婴儿手稿从来没有完整地展览过,曾经有个展览拿去了后来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展出,还回来一直放在箱子里大概有七八年了。
尚扬老师看完说我“很沉得住气,这批作品张张精彩这么多年都不拿出来展览”。不是我沉得往气,是没有机会展出,这批小画是2012年一个冬天画的,那时状态特别好,后来画成大画也有几十张,除了零星参加过一些联展也没完整地展览过。我还是希望有机会做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展览。策展人认为这组婴儿作品和其它一组大画一组雕塑之间有一种呼应关系,像一个乐章,能丰富展览的结构。确实,效果很好。
Q:但你画的这些婴儿完全不是我们理解的婴儿,一点都不可爱。
我不是想画婴儿可爱的一面,你想看可爱的婴儿你去专拍儿童照片的摄影工作室看,一个比一个鲜嫩,可爱,看照片都想咬一口。接触一下孩子你就会知道,这些婴儿,柔弱的小动物,他们其实有各种方法去支配和控制他身边比他们大的动物。我甚至画的不是婴儿,他们只是有一张婴儿的脸,但每张稚嫩的脸下都有一个老灵魂。我画的是老灵魂。
Q:你的画,包括那些雕塑并不“美”,看完让人不舒服,难受,压抑甚至痛苦。艺术难道不是美吗?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现在有人这样问我我基本上当成是对我作品的最好的褒扬。以前老解释,但我笨嘴笨舌也解释不清楚,或者自己认为解释清楚了,别人还是一头雾水。其实很多人分不清“艺术之美”和“生活之美”的区别,误把“生活美学”当成艺术要追求的东西,插个花,泡个茶,闻个香,或者欣赏有点形式意味,有点设计感的物件,就觉得自己很有艺术品味了。这简直糟糕透了!昨天看到蔡锦老师发的贝尔纳.弗孔的一句话,我觉得很符合我的看法:“我认为艺术世界的末日的样子就是艺术变成设计,变成世界的装饰品,变成品牌。”
Q:为什么选择黑和黄作展厅的基调?
经常在高速路上开车,或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所有有警示作用的标志就是用的这两个颜色。不知道设计师当初为什么选择把这两种颜色并置作为警示标志用,久而久之,就让人产生了一种色彩的视觉心理反应,人们看到这两色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警示。展厅的黑和黄就是照搬的这两颜色,和我的作品在一个空间形成了一个很恰当的气场,希望观众走进展厅能扑面感受到有一点警示的气氛。
Q:为什么用“什么更好?”这一句有点突兀而来路去向都不明的问句?
开始我和策展人选了很多话,最后确定了这最简约的一句,只有四个字和一个问号。这句话在展厅黑色的墙上,显得有点孤零零,有些莫名其妙。这个问话,象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在追问,也可能是愤怒,焦虑,甚至绝望,但也可能是满怀期待,我希望观众看完作品,带着这句话,带着这里面的任何一种情绪离开展厅。那天有位朋友看完走了,后来又回来了,他告诉我说他在门口抽了一支烟,满脑子全是这句话:“什么更好?”
Q:现在市场那么低迷,你展览开幕还请那么多人吃饭喝酒,好像去晚了还加座?
北京这么大,每个人都这么忙,能抽出时间来看展览真的不容易。人总是要吃饭的嘛,大家聚一起也不容易,我是很希望大家留下来,多呆一会儿,坐下来喝一杯酒,多聊几句,多交流一下。每个人都很孤单,我想朋友也希望借这机会聚聚,各自交流一些人生和艺术上的感悟。我看大家聊得都挺开心的,都是艺术圈的新老朋友,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吃什么,喝什么。好在那天酒是我成都的一个卖酒的朋友赞助的,餐费被一个南京来看我展览的朋友悄悄地去把单结了。
Q:你期待观众有怎样的评价?
展览开幕以来,收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角度的反馈。有些是我始料未及的,比如以前没交往的前辈艺术家高氏兄弟看完后写的一篇长文,让我很感动也有点小小的兴奋。有好多朋友通过私下交流或发朋友圈发表了对展览的看法,都非常发心和充满诚意。接下来我会找朋友私下交流,希望听到更多的真话。
观众的留言也非常有意思,都是有感而发。还有直接写脏话骂的,我都觉得非常好,比如杭州一个画三角形油画自称策展人、独立评论家的博士,没看展览也从来没有看过我的作品,也发朋友圈评论。当然他是稍微不讲究了一点,骂我的同时把艺术圏和收藏家都骂了,说他们是“瞎了狗眼”!这就不好了,好像自己不是搞艺术的似的。我虚心接受各方面善意的的批评,批评我的都是我的良友,那是对我的爱。
Q:你自己怎样看这次展览?
这是一个失败的展览。我这样说是我在和策展人的交流以及布展的过程中突然明白了一些东西,如果展览再推迟一些,我会把这个展览做得更好一些,包括作品会更完善,展览的结构更丰满,布展也会有更多的推敲,使现场的呈现更好。但是时间就是这么定的,不能改变。这有个悖论,不开始始终不明白,明白了又来不及,总有很多遗憾。
Q:这次展览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对我来说,布展完,展览开幕就己经结束了。因为从开始和策展人讨论,到现场布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找到了我要的东西,那就是在这过程中我渐渐明晰了我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世事皆因果,你现在看到的是我过去的“因”所结的“果”,这个“果”由前“因”定,已经无法改变,也就是这个样子了。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下一次“果”的“因”了,有些已经清晰,有些朦胧之中已经有所感觉,这就是这次展览最大的收获吧。
Q:还有啥想问的吗?
没有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