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10-04 20:44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
展览现场
提起当代水墨的展览,上海是其中一个研究重镇,有关水墨的展览也非常多元化。在2020年10月1日,连续举办了八届的“水+墨”大展经过主办方紧张的筹备,以充满张力的视觉风格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面向公众进行开放。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曲健雄作品《兄弟》
走进展厅,观众会见到一件大型的水墨装置作品,在钢筋结构搭建的平台上,有三条黑白相间的水墨风景,犹如瀑布一般从平台顶部向两边倾泻,并在展厅蔓延,占据了展厅的半个空间。这件作品是来自于天津美术学院的教授曲健雄创作的作品《兄弟》。这件作品来源于艺术家个人真实经历的感受,把他对城市空间的感觉用水墨空间的概念进行了表达。他并没有使用传统的宣纸材料,而是用了胶片这种媒介把水墨风景用叠加、交错的方法冲印出来。这些胶片层层相叠,观众可以从四周观看这件作品,每个角度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呈现。有的厚重,有的半透明,有的在光线的折射下有一种幻象之感。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曲健雄作品《壹》
《兄弟》边上是曲健雄的另外一组水墨作品《壹》,艺术家把水墨画中的皴法和墨色相结合,用符号构成了作品的内在次序。这组作品与他的装置作品相互呼应,体现了曲健雄在当代水墨领域的实践与表达的可能性。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王璜生作品
王璜生 风之痕2020 影像截屏 尺寸可变 2020
与曲健雄作品相对应,在展厅另一侧是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王璜生的一组装置作品《风之痕》。这组作品融合了装置、影像和摄影的方式。三条犹如红色的丝带从展厅顶上垂挂下来,随着空气的流动感在轻轻飘动,观众可以在作品中穿行,体会风的痕迹的感觉。有趣的是,王璜生也选用了胶片这种材质来进行创作,所不同的是他没有像曲健雄用打印的方式,而是把水墨直接画在了胶片上,把风的痕迹用一种带有笔触的线条在胶带上凝固下来。红色和黑色落在胶片上会有一种色差的变化,正反两面看效果不尽相同。在红色丝带边上是《风之痕》的影像作品,这些丝带在城市上空、在野外飘来飘去,黑白的摄影作品与红色的丝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醒着人们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隐藏着的潜在危机。装置作品对面是一组王璜生的《箴象》系列作品,艺术家用拓印的方法,把染了红色或墨的纱布在画布上进行拓印,表达了对社会、生命的感怀与关注。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王璜生作品《风之痕黑白》系列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王璜生作品《箴象》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介绍,“水+墨”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的一项长期的学术品牌展览,从2012年开始举办至今。每年,展览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水墨发展的话题。如之前曾经举办过以“人物画的发展”、“从新海派到当代”、“当代艺术中的传统”、“回望书法传统”为主题的展览。本届“水+墨”展览以“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为主题,聚焦于一批在当代水墨领域和学院水墨教学实验的一线教授的作品,如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王璜生、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左正尧,天津美术学院的教授邓国源和曲健雄,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杨劲松和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陈心懋。他们不但在美术馆里推动了当代水墨,还在学院推动了水墨当代化的教学和实践,在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本次展览邀请这六位艺术家的原因所在。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杨劲松作品
杨劲松 归零-2018个人观点-8 纸本综合材料 183x202cm 2016
本次展览既是展示这六位艺术家自己的艺术作品,也是他们在当代水墨语言和观念探索的一次回顾。展出的作品既有通过和水墨相关的装置和影像作品来表达观念和水墨空间的呈现,如之前所述的曲健雄、王璜生的作品,也有注重于对当代水墨语言实验的作品。如在杨劲松的作品《归零-2018个人观点系列》里,我们会发现艺术家延续了实验水墨中对宇宙混沌状态的表达,他用抽象化的图形和色彩,以一种整体的方式和个人独特的视角表达对生命力的迸发与观念的涌动。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邓国源作品
邓国源 在花园 No.55 宣纸、水墨 122X122cm 2004
邓国源的《在花园》系列,用了传统水墨的绘画技巧,但却是用抽象的方法来描绘花园。这些花园在光影之下有的闪闪烁烁,有的墨影浓重,这是艺术家面对自然时的一种观念,描绘的主题是眼中的花园,表达出的却是心中的花园。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左正尧作品
左正尧 地骨皮 纸本水墨 48×38cm 2017
在展览中也有挖掘传统水墨语言、从中寻找到水墨新的活力的作品。如左正尧的系列以花鸟为主题的作品,并没有拘泥于常规花鸟画的画法。他以草本植物为创作对象,并这些植物平铺放大于画面。这些作品名称就以草本植物的原名来命名,如《地骨皮》《车前子》《花桐木》等,在此,艺术家并没有强调这些草本植物的药用功能,而是凸显了草本与人本的关系。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陈心懋作品《灵石图系列》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陈心懋作品《游园惊梦系列》
陈心懋的《灵石图》系列是从2000年中期就开始进行创作的,起初是以丝网印刷的方式来呈现,后来又转到了以水墨为主。他认为山水画中最基本的符号就是山和石。石可以看作是山,山也可以看作是石,对山和灵石的研究,其实也是对自然的研究。在2019年开始创作的《游园惊梦系列》作品里,他继续对灵石进行探讨,并且夹杂了戏曲文本与个人经验,交融了东西方文化,作品犹如一本充满人性思考的水墨散文集。
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现场
据批评家、本次展览学术主持王南溟介绍,展览期间会举办论坛,邀请相关专家、美术馆馆长、参展艺术家围绕展览主题"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进行方方面面的讨论和总结。同时,也会有策展人导览和工作坊,让大众更好的理解当代水墨的实践与发展。因此,本次“水+墨”展览不仅会进一步推动“水+墨”展览品牌在全国艺术学院的传播,同时也会对当代水墨在公共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展览将于11月1日结束。
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
策展人马琳
学术主持 王南溟
参展艺术家
王璜生、邓国源、曲健雄 左正尧、杨劲松、陈心懋
展览时间 2020年10月1日——11月1日
展览地点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市沪太路4788号)
主办单位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