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讲座现场合影)
(雅昌艺术网讯)2020年12月22日,著名策展人、摄影写作者、批评家海杰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草堂校区)主讲《摄影的身份》学术讲座,讲座以中国当代摄影的主要面向和代表性艺术家的典型创作案例为切入口,评析当代影像背后的生产逻辑。
(主讲人海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负责人赵怀栋主持讲座)
海杰向大家阐释了“摄影的身份”这一展题的含义。从传统观点来看,“摄影”是有明显的外延边界的;但随着时代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个边界在逐渐被打破,摄影被越来越多地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海杰以2000年后的摄影为例,这些摄影常常与摄影装置和影像装置以及各种绘画相合作,而这些合作不断推进着摄影语言的发展。他认为,摄影本身是一种身份。
海杰通过几组艺术家的创作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不同摄影语境下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我们在以前谈论摄影语境的时候,谈摄影技术的时候,我们的考虑的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社会责任感,以及摄影师对社会的各种介入。但是我们在今天谈摄影的时候,可能得把媒介放进来,比如说移动互联网,比如说社交平台,还有各种智能化的工具和编程工具考虑进来,只有把这样的一些媒介引进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摄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突变。”
(讲座现场)
按照传统观点,摄影作品的生产是通过按下快门实现的;而实践表明,许多摄影师不仅通过直接拍摄获取作品,还可能对档案照片、家庭相册以及网络二手图像等进行改造、利用或二次使用,从而生产出新的作品,摄影的生产方式因此发生改变;继而,作品的生成逻辑也不同,它必然影响到后面作品所表达的各种意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谈及摄影介入性摄影如何介入到行为中间的,海杰表示:其实很多时候行为的记录以及展示都是通过摄影来进行的。行为是一种瞬间即逝的这种艺术形式,它带有一些偶发性,它是不会再去重新演绎的,如果重新演绎的话,行为的有效性就会丧失。
(学生提问)
对于高校摄影专业的未来前景,海杰认为:摄影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因为各行各业都在需要摄影,虽然我们对于摄影机、相机的基本需求在下降,但对于摄影这一行为的重要性正在越来越加强。
关于摄影的身份讲座的核心问题,海杰说到:“我们要保持一个开放发展的心态,抱有良好的、合作的心态去看待其他媒介,因为人类的发展史都充满着各种媒介的发展,将来也会产生新的媒介。”(文图/郑文慧)
链接
海杰,著名策展人、影像批评家、专栏作家。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摄影组评委;2016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提名人;第六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终评评委;瑞士Vontobel Art Collection“新凝视”奖(A New Gaze)亚洲区提名人;2019第11届三影堂摄影奖评委;2019首届金熊猫摄影奖评委;2019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评委;201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摄影奖”评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摄影专业专业创办于2000年,是陕西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老牌摄影专业之一。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壮大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极具专业实力和国际声誉的影视摄影专业人才。该摄影专业在学校领导及社会业内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社会学术活动,为学生们铺垫提升专业学习与实践就业的沃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