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浪潮 THE NEW WAVE | 王汉雯作品




新浪潮!
THE NEW WAVE
年度海归艺术家个案全纪录

“海归”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重要群体,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海归”艺术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海归”艺术家,已经从少数个案逐渐成为一个规模不断扩大的独特艺术群体。
 
他们往往有着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更为开放的艺术语言表达和更为系统化的对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和现象的认知。当他们学成回国,与国内文化界、艺术界产生交际时,二者间势必产生碰撞与对话,这也会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强烈的震动,释放出巨大的创造活力,甚至影响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走向。
 
为了相对完整的勾勒出新一代“海归”艺术家们的整体面貌,全面了解他们今天的生活状态、艺术观念与作品面貌,让他们的艺术更加为国内所了解和熟知,《库艺术》现推出全新策划:“新浪潮——年度海归艺术家个案全纪录”,首度汇聚新一代海归艺术家们集体发声,讲出他们自己的艺术故事,生活中的甜酸苦辣,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一独特艺术群体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追求,并展示他们的艺术探索和成就。这也将会成为我们观察中国当代艺术未来走向的重要指标。




王汉雯
WANG HANWEN

生于江苏镇江,2014-2017年就读于意大利都灵阿尔贝蒂娜美术学院/绘画系,获学士学位2017-2020年就读于意大利都灵阿尔贝蒂娜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





艺术家自述 

绘画琐记

1
在我的意识里,作品是自然而然生长成形的,它源自每个不经意的瞬间,实际上,它就在你的脑海里。我们去捕捉它的气息,在完成它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bug, 这种脱离原计划路径的痕迹是画面不可缺少的趣味,也是另一段的起点。

很庆幸能享受过程带来的喜悦,但在作品结束之后,回头看它,像看一个陌生人,不记得发生过什么。这种奇妙的关系,让人有不断继续下去的欲望与动力。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
 
2
我用了很多“奇怪的”颜色,想要打破自己的审美僵局和安全区。可以预知的框架只能给予一时的心安,我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一次次逾越。希望自己能够更贴近一点,渴望融入它。“峰回路转的感觉很奇怪,让人失去方向。颜色像烂在纸上一样,让人生气。但又好像有那么点意思。就像是当下看着就不好吃的东西,我尝了一口,觉得也不是那么难吃。”

一段时间里,面对画布就像面对着一面镜子,跟自己较劲,最后又谈拢。
心得是:不要离画太近了,眼睛容易疲劳,还容易被吸进画里。
 
3
画画的时候大脑里会突然的蹦出几块颜色,停下来的时候会时常蹦出几句话:
陷入色彩的漩涡,如何摆脱色彩带来的设计感,不失去趣味性?
不光是颜色,是有质感的,有触摸感的颜色,看着它就感觉在贴着它,毛茸茸的。
色彩用不好,画面就看着很浮躁。
如何让色彩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被颜色控制。
让颜色成为自己的颜色。
怎样让它自然而然地生长。明媚却不刺眼,是温和的碰撞。
 
4
不要对它有所保留,你给予它的,它也会给予你。


王汉雯作品

《无题1》40cm x 5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2》30cm x 4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3》50cm x 5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4》50cm x 5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5》50cm x 5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6》30cm x 4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7》50cm x 5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8》50cm x 5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9》80cm x 8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10》50cm x 50cm 布面丙烯 2021


无题11》24cm x 30cm 布面丙烯 2021


新浪潮  ·  王汉雯专访

Q:当时你为何选择了后来留学的目的地国家?

A:我当时是没有任何目的性的选择的,不是一件好事儿,所幸确实收获颇多。现在回头看,选择国家是挺重要的事,应该要提前考察规划好才是。
 
Q:现在看来,出国留学对你的艺术之路意味着什么?

A:意味着一次脱离人群,脱离舒适圈,一切都是未知,从零开始的艺术之旅。在陌生的环境中,总是会有很多时间留给自己,独自思考,生活。




学校墙面装饰 2019

 
Q:就自身经验而言,如何看待中、西方在艺术观念、艺术教育上的普遍差别?

A:我没有进入过国内的院校。我只能谈谈在意大利学习的感受。大家看待艺术很亲近也很随性,像是私有物,对艺术有种宠爱感,享受着与它相处的时光。教室里总是很轻松,大家各干各的活。教授会给学生提供其所进行创作的所有养分,比如一些艺术家的推荐,和材料上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创作上的自信和有个人语言特色的创作体系。
 
Q:能否说出一个在留学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艺术家或展览的名字,为什么?

A:我的研究生绘画主教授Massimo Barzagli。学校之间不时地会调动老师,他是我在意大利7年里所在教室的第四任老师,也是他,给了我一个很难得的机会,以我的画作为那年在我们学校举办的意大利“FISAD 2019国家艺术奖”的展览的墙体装饰,对我来说,这也相当于一次展览,当作品以未曾想过的尺寸出现在我面前,曝光在人群中的时候,是很激动的。老师的认可和那次的展览给了我信心,也让我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



在学校院子里创作
 

Q:你目前的艺术语言、方法论和观念是从何时开始萌芽,并一步步发展出的?

A:刚上研究生的时候开始有所尝试,大概在两三年左右开始有所起色。我觉得这个方面需要打开自我,多去尝试。因为没有一定的积淀,就无从选择,也走不远。
 
Q:在国外的求学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文化间的差异与沟通,目前你对于东、西文化差异与沟通互译的可能抱有何种态度?

A:我觉得差异是存在,因语言文化习惯等等原因而产生。但艺术是超越一切差异和隔阂的存在,我们不用说话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彼此。


教室日常

教室中的作品


Q:从文化取向、艺术类别和审美习惯等各方面,中国与西方相比在大环境上仍有很大不同,你是否有回国打算?是否准备对自己的艺术道路做出调整?

A:我已经在国内。正在感受和吸收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养分,这对于每一个中国身份的艺术学生都很重要。我也会在学习之后推出新的创作系列。
 
Q:说说你对自己未来艺术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的愿景?

A: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享受艺术给我带来的美好和滋养。并与它一起成长。


展览现场






 《库艺术》创研工作坊 

 交流活动 





主讲人:朱金石(著名艺术家)


时   间:2021年1月23日(周六)

           北京时间19:30


主   办:《库艺术》创研工作坊


交流方式:线上交流


参与方式:免费


报名客服微信号:kuyishu001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备注:“参与反方法”;审核通过后符合加入条件者,将于周五下午由客服统一拉入交流群内,名额有限,期待您的互动与交流(入群将于1月22日18:00截止)


咨询电话:010-84786155



作者:库艺术KUAR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当代艺术系列丛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