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何多苓告别乡土——承前启后(1990——1999)

  

《窗前的女人》99.5x80.5cm  布面油彩 1990年     

相关链接:

  启蒙与风格形成(1948——1989)

  创新、超越、回归(2000——) 

  多苓官方网站

  1990

  应美国格林威治艺廊有限公司邀请赴美举办展览,但因美国艺术商品化的倾向而拒绝与画廊签约。

  以小翟为原形创作《窗前的女人》。

  1991

  创作《冬日的男孩》、《红色天气的马》、《乌鸦与女人》、《行走的女人与跳跃的狼》。

  是年,基本上停止其乡土风格的创作。

  10月,与翟永明、张月从美国纽约出发,开始了走遍美国西部荒漠、首闯北极的奇异旅程,两个月后返回纽约。

  1992

  44岁的何多苓在美国博物馆看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原作而被震动,他惊叹于宋人山水花鸟和古代佛教造像中朴实又准确的写实主义,以及博大深沉的情怀,改变了在学校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

  创作《今夕何年》、《海滩》、《荒原》,并创作了一系列带有中国水墨画气息的写意油画作品。

  作品《荒原》参加于香港举办的“中国油画展”。

  1993

  以赴美经历为素材创作《秋天的阿拉斯加》、《北冰洋的夏天》、《落基山的狐狸》、《鸟瞰爱丁堡》等。

  创作具有速写性质的凉山系列作品。

  1994

  创作《迷楼》系列——《春》、《夏》、《秋》、《冬》。《迷楼》典出唐代韩偓的小说《迷楼记》,是何多苓绘画生涯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作品,何多苓开始从一个西方意义上的诗人向一个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转变,并预示了何多苓六十岁以后那种清虚、空逸的晚期风格和人生态度。同年此作品参加了“中国批评家提名展”。

  是年,与刘家琨一起开始设计位于成都市郊犀浦的何多苓工作室。在此期间何多苓仔细研读了大量建筑专业书籍,并在绘画创作中也渗透建筑的元素。

 

 

《后窗之三》布面油画 160cm-x-130cm  1997年

  1995

  创作《庭院方案》,用极简主义创作手法,使建筑以体量的方式进入画面。

  创作《窥视》、《窃听》、《女儿墙》。

  1996

  作品《庭院方案》入选“’96上海国际双年展”。

  作品《迷楼》赴英国参加爱丁堡艺术节“Reckoning with the past”展

  作品《迷楼》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成都油画展”。

  是年,何多苓工作室设计完成,开始着手施工。

  1997

  创作《后窗》系列,此系列越发体现出何多苓内心世界的东方文人气质。《后窗》营造了一个偷窥的视角,画中裸体女人的姿势和色彩充满了情色意味,在处于同一画面的另一个异度空间之内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春宫图。

  《后窗》系列入选捷克布拉格“中国艺术展”。后赴葡萄牙里斯本展出。

  作品《青春》、《窗前的女人》、《无题》参加“中国肖像艺术百年展”。

  是年,何多苓工作室竣工。

  1998

  创作《海英与花》、《梁焰》、《窗前》等一系列作品,其艺术创作开始转向人物肖像写生。

  在台湾高雄艺术馆举办个展。

  1999

  创作《女孩与夜鹫》、《灰色房间》等人体肖像写生作品。

  作品《春风已经苏醒》、《亡童》、《午后》、《欢欢》参加成都现代艺术馆“世纪之门,中国艺术1979——1999回顾展”。

  《带阁楼的房子》在上海艺博画廊展出。

《庭院方案—3》布面油画 140x200-cm  1995年

 

 

作者:李国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