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6-15 17:44
展览现场 摄影:张旸
由北京启皓文化基金会发起并主办的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及作品展第七期在启皓北京中庭开幕。青年艺术家吕明岳携个展“裂纹扩展 : 生命力”(Fracture Wave : Vitality)展开一场关于“力量”的讨论。
吕明岳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作品曾获“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入选嘉德“青年100计划”等多个知名奖项,并曾参与启皓文化基金会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的群展《事物最初的样子》。主办方表示,启皓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初衷就是为国内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长期的展示平台,通过作品与公共空间的互动、创作分享、策展人导览、线上展示等不同的模块,支持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让他们与公众有更直接的对话和互动的机会,也为城市的公共文化培育做出一小块实验土壤。
“裂纹扩展 : 生命力”展览现场 摄影:张旸
此次“裂纹扩展:生命力”共展出5件雕塑作品:《抵抗·循》、《抵抗·坠》、《抵抗·击》、《抵抗·陷》、《抵抗·焦》和一件影像作品《鲁伯特之泪》, 也专门设立了创作模型区域,通过对创作的解剖,展现艺术家叙事和创作的过程。观念设计艺术家、策展人、设计文化推动者池伟为此次作品展的学术顾问。
“裂纹扩展 : 生命力”展览现场 摄影:张旸
主办方认为,吕明岳的作品就不仅仅是某一个造型或某一个材料的固化成果,他是在大胆、直率地探究自我与外部世界的角力过程,这恐怕也是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必然要剖析和思考的一组关系,且对其未来的艺术生命至关重要。在《抵抗·坠》上,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奋力挣脱重力拉扯的不甘;《抵抗·循》则通过内部物体形体与外部包裹力量形成的弹性曲面,固化了这一矛盾的关系;《抵抗·陷》是用一种扁平的状态,企图将观者拉入地表之下的深渊,四周的延伸却是对压力的一种竭力抵抗。《抵抗·击》却在沉重一击之后,出现了倔强的飞溅形态;而展览现场唯一的一段影像,艺术家用他年轻的双手一一挤压捏碎了最强悍的结构“鲁伯特之泪”;而《抵抗·焦》则在最规整的外形里,用强结构的、互不相交的锋利线条,发出了强有力的思辨声音。到此,你会禁不住为艺术家这一惊心动魄的锋利探索赞叹不已。
对于这一系列的创作,吕明岳说:“这种在空间中的撕扯与对峙,或有形、或无形,在我看来都是非常有力量与感染力的。其中不锈钢、大理石以及大漆材料的置换,为的也是更加突出这种感染力。” 力量,并非无形。
《抵抗·击》吕明岳 不锈钢 150x140x40cm 2021 摄影:张旸
《抵抗·循》吕明岳 大理石 70x70x15cm 2020 摄影:张旸
《抵抗·陷》吕明岳 大漆 200cm直径2021 摄影:张旸
《抵抗·焦》吕明岳 树脂 大漆 银箔 40x40x40cm 2022 摄影:张旸
《标本 | 击》2022 摄影:张旸
《标本 | 坠》 摄影:张旸
《鲁伯特之泪》吕明岳 影像 2' 05’’2022
北京启皓文化基金会于2020年发起启皓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主题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展示及对话活动,发掘和支持当代青年艺术家,并通过主题的设立和推动、线下的实体展览,鼓励艺术家与来自社区成员及更广泛的公众,开展充满趣味性的实验及深入探讨。
“裂纹扩展 : 生命力”展览将在启皓北京人文社区的中庭进行为期2个月的展示。
艺术家简介:
吕明岳
201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后进入雕塑系第六工作室,师从张伟教授、杨靖教授
2017年 获潘绍棠奖学金
2019年以优秀本科毕业生身份毕业,同年保送至实验艺术学院,师从邱志杰教授《新器物》系列获“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优秀作品,并被中国雕塑博物馆收藏参与国家“21工程“主题雕塑《信仰》创作
2022年 入选《新青年》第四届实验艺术文献展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