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年嘉德春拍预展上
一件张大千《拟周文矩戏婴图》立轴
成为今年最受瞩目的重磅拍品之一
作为张大千唯二的婴戏题材之一 作为敦煌临画之后形成的典型工笔设色风格 作为1948年展出时即售一亿四千万的天价藏品 这张拟古力作能否在今年大观之夜续写神话 牵动着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神经 张大千《拟周文矩戏婴图》纸本设色 138×74cm 1947年作 私人收藏 估价:RMB 38,000,000-58,000,000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研究院 但相对于让普通人遥不可及的价格 我们更想讲讲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这幅画其实是一件传世珍宝 在散落他乡之前的一次“合影留念” 散落海外的国画珍宝 正如此画题名所言,《拟周文矩戏婴图》 拟的确是五代南唐宫廷画家周文矩之笔意 却不是“戏婴图”,而是其《宫中图》
但现存《宫中图》也并非周文矩原作 而是一件笔法精妙,颇得神韵的南宋摹本 遗憾的是,此摹本在清末时被画商裁成四段 并于1947年前后流散海外,几经辗转 目前分藏于美国三家博物馆 第一段藏在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 卷末有南宋(1140年)文人张澂的题跋 言明了整卷有人物共八十一位 《宋摹周文矩宫中图》绢本墨笔 168*28.3cm 南宋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第二段藏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一说为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 佚名《仿周文矩宫中图》绢本淡设色 25.7*177cm 南宋 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第三段名《唐宫春晓图》,原为英国私人藏 现入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 佚名《宫中图》 绢本浅设色 26*146.7 cm 南宋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三段残本的顺序不明 但画风高度统一,画工俱为精深 堪称两宋工笔人物画之扛鼎力作 不过在绘画主题上 《宫中图》虽零散画有几段稚子嬉闹之景 但其主体仍延续了唐代“宫闱丽人”的经典母题 描绘了宫中妇女精致娴雅的生活场景 人物造型、线条用笔都颇有唐画遗风 尤其与周昉的仕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左(传)周昉《挥扇仕女图》局部 右《宫中图》(宋摹本)局部 而这种久远的“唐风” 正是张大千这一时期的痴迷对象 大千笔下的大唐风华 众所周知,张大千在传统绘画上“血战”古人 他早年习明清诸家,后又追及元人笔墨 形成了浑厚精深、形神俱肖的临摹功力 但他此时却意识到,只有上溯唐宋的高华气象 才能彻底参透中国画流变中的机要奥秘 于是他在1940年远赴敦煌临画两年余 期间研习了敦煌大量的中古绘画遗迹 张大千1943年作《水月观音》,临榆林窟西夏时期壁画 成交价:RMB 101,200,000 中国嘉德 2017-12-18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研究院 得唐宋绘画之精髓,集东方美学之大成 张大千学古而为己用,画风为之一变 铸就了其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这幅1947年的《拟周文矩戏婴图》 正是创作于这一摹古创作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张大千有意收藏、临仿宋元劇迹 但《宫中图》应该并非张大千藏品 也无记载显示张大千于何时何处得观 不过张大千一定是见过最少其中两段 因为此幅绘画上的三组人物 恰是两段《宫中图》人物的重新组合 其中左右两组仕女及其仆的原型 为大都会所藏一段 而中间一组四名追逐玩耍的孩童 则取自弗里尔美术馆所藏的一卷 张大千通过三组人物的高低动势安排 使画面的视觉焦点始终处于孩童身上 将《宫中图》的宫闱丽人主题转换为婴戏图像 巧妙地构建了全新的叙事场景 同时又以工笔设色来还原唐画风采 开脸学唐人“三白”敷粉,辅以浓郁腮红 突出华贵雍容、大气端方的盛唐美人风骨 弯眉入鬓,乌发朱唇,丰肌玉骨,凤眸含春 这是唐代审美在大千笔下的“文艺复兴” 更是张大千师古而化、拟古而新的绝佳证明 作为今年大观之夜万众瞩目的重磅拍品 张大千此作将面临市场的再一次评判 但不论成交价格如何 其前承古蕴,后启新风的艺术成就 都是毋庸置疑的 关注我们 每天开启一个艺术盲盒
作者:达盛路·卡戴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