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09-12 09:05
2023年7月,由两位来自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的艺术家井梦鹤和裴牧言合作的作品《目障影千》在洛杉矶4C Gallery进行了首演,这也是该作品首次在学校以外的公开场所进行展演。
作为一场跨媒介艺术表演,《目障影千》包含了实验声乐艺术、视觉艺术、装置艺术和表演等多种媒介,并分为光(Light),天(Sky),地(Earth),水(Water),夜(Night)和人(Human Being)七个章节。尽管两位艺术家均深耕于各自领域,但经过多次交流和配合,发展并实现了一种有效的联结,最终以双线并行的创作方式,完成了此次联合创作。她们试图在非传统的表现形式下,去捕捉和再现宇宙中最原始的东西,也抵抗着人为世界中一切隔绝和屏蔽野性的力量。
现场照片
一眼望去,似乎其名称是观众进入作品的一道保障——目障影千,信息洪流,一叶障目,信息茧房。直截了当地阐述着,人的视野的有限性,而在反复交替中(或是时代观念的更迭,或是地理位置的迁移,或是个体身份的重置),纵然是觉醒的意识,也终究难以突破纵横交错的屏障。人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产生了根本性的疑问,而如何自处,如何向内探索成为了作品的主题。
依据这样的路径,观众自然而然来到理解该作品的第一个分叉路口:究竟是透视所有艺术媒介和形式的内核,了解这些纷繁复杂的实验盛况意味着什么,还是选择另一条路径。
现场照片
当我起初凭借一种本格推理式、侦探搜证式的探索欲进入这场表演时,被瞬间拖入一场真正的信息洪流:全方位的表演、装置、音乐、影像包裹着封闭场域中的每一个人。从本质上看,搜证的最高境界,是掌握和超越创作者提供的所有材料。因此可探索、收集和查证的元素(可以是声音、表演,装置)变成线索,成为“圆满”的一部分。
可即便是暂且搁置后现代主义的美学逻辑,忽视人的主体性;同时暂且不表处于“观看”行为的观众天然的构成了一种“偏差”的视角,无法关注同时进行的每一件事情。当创作者开诚布公地承认作品本身就是视野受限的产物,而进一步加剧了线索的磨损,便在某种程度上验证着完全理解它的不可能性,观者只能无限趋近于真相而永远无法抵达。因此这也无法避免地证明着我的尝试的无效性。
现场照片
从表层来看,这是创作者编织的一个体积庞大的记忆迷宫,我作为观众痴迷于收集各种元素,企图找到真正的“地图”。因而在声音迷宫、影像迷宫和故事迷宫中摸爬滚打,在每个变奏曲中找到原由。实际上,这条路径可能意味着观众和作品形成了一种背道而驰的关系。
《目障影千》这件作品更接近于博尔赫斯式的迷宫,迷宫并非以自身自觉着,创作者运用具体媒介和元素构成的记忆迷宫,本身就“引诱”着观者主体置身其中。因此,观者携同自身的经验和叙事成为了迷宫的建造者之一,与创作者“合谋”创造了无限可能。于是观看的过程便是观看主体探求谜团、走出迷宫的过程。“由相互靠拢、分歧、交错或永远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而观众在这迷宫中可能会有的经历:从契而不舍,苦苦追寻,到豁然开朗,便再次回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观,契合了人类视野的有限性,返还到将结束的权利完全交还给观众自行向内探索的最终路径。
现场照片
为何我愿意承认,井梦鹤和裴牧言双线并行的创作状态,进一步延续并强化了谜团的成型。在这里,声音创作与变形、电影艺术和个人记忆产生了交叉,而记忆则似乎是个人化的,是历史所不能吞没、规范的场域,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无法直接抵达的汇合地。因此,每一个收集来的信息都像是一种扩大,一种主动的交汇。同时,当作品最终与观众相遇时,则以观众的形式弥合了缺失,将弥散的思维组成无限和永恒。
现代主义艺术首先是关于媒介自身的、一种自我指涉的艺术,但在最终的表达形式上都走向了后现代主义。我想这是当代艺术家都无法规避的一种观念,甚至成为一种观念先行,却无比契合“人类视野的有限性”这样一个作品的母题上。幸运的是,创作者先观者一步,认识到了这种不可能性。
现场照片
实际上,《目障影千》仍在多次迭代中进行演变,每一次演出都不会与上次完全相同,而每次的变动对艺术家们来说都是记忆犹新和可追溯的。她们称之为“产生一种螺旋式上升”。或许正是在这种找寻记忆、查询记忆、重置记忆的过程中,当无数影子叠加,当迷宫周而复始,我们走向了汇合的抵达。
展览现场
演出结束后,在观众问答环节,很多人问及梦鹤和牧言对哪个章节情绪上感受最不同,或是期望她们解答某个(象征性的)部分到底指涉了什么,二人都选择了笑而不答将解释权交由观众。当时的我仍旧契而不舍,私下里借着机会偷偷询问,或许是对我的信任,两个人告诉了我答案。如今来看,知晓创作者和其中哪一个章节的联结最深已然失去了意义,在那些私人的情绪里,或是二人共同创造的空间和时刻里,包含的是她们的私人记忆、回忆和思考,她们矛盾激烈的心灵状态,而与观众不甚相关。
正如她们在作品陈述中所说:“永远无法看到全貌的我们,究竟在限制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还是这大千世界中的被选择者?”
现场照片
关于艺术家:
展览主创、表演者、词曲创作人-井梦鹤是一位现居在洛杉矶的唱作歌手、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育者,擅长于诸多流派及唱法,包括摇滚、金属、流行、福音、音乐剧、歌剧和实验声乐艺术。作为活跃于中国和美国的独立唱作歌手,她曾开展和参与了多场演唱会、巡演、音乐节,及专场演出并与各领域音乐人及艺术家展开合作。同时,她将多种风格音乐与装置艺术、电影和摄影等艺术媒介融入她的跨领域表演中。梦鹤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的声乐艺术研究生学位,目前专注于现代歌曲与实验歌曲创作,以及跨界艺术表演。
展览主创、数字视觉艺术与声音设计师-Ashley裴牧言,一位驻洛杉矶的电影创作者和实验性视觉艺术工作者。她的艺术之旅源自于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国画与书法学习,后在美国艺术大学(UArts)和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进一步深化了对数字视觉艺术和16毫米胶片电影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牧言因其作品《费城日记》获Annie E Sinnott奖项,曾参与策划组织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美国特展,同时创作并展出该主题视觉艺术短片。目前,牧言在实验性视觉艺术、电影以及中国书法篆刻领域中,不断探索更深层次、更广阔范围的艺术可能性。
展览现场
文:景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