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12-09 16:31
你如何理解日常?
艺术家、策展人庞海龙在其策划的,位于威狮国际艺术中心的展览“日常的形状”中,向郭工、黄立言、李青、李勇政、刘建华、孟柏伸、庞海龙、钱亮、沈烈毅、王光乐、王叶子、展望、周文斗(按姓氏顺序排列)等十三位参展艺术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艺术家们分别给出了答案:
郭工:
“日常”是感知之外的存在,强调日常反而是刻意,抑或是一次事故。
黄立言:
日常实在是太逗了,太无常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它了。
李青:
在我的工作中,日常和现实一样,可能恰是一个需要不断被拆解的框架。
李勇政:
当试着去理解日常这个词,头脑往往一片空白,虽然它就是整个生活,只有记忆能复活其片段。
刘建华:
在今天,生活表面到处充满着过剩、变化,“单纯”、“纯粹”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日常中又产生截然不同的相像、快乐、痛苦、兴奋、梦幻、隐秘、恐惧等......
孟柏伸:
日常它很简单也很无聊,时而也会伴有快乐,是现实碎片叠砌出的真实。
庞海龙:
日常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综合体,平常与异常皆为日常。
钱亮:
日常意为经常,而艺为通常中的不寻常。
沈烈毅:
让艺术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进入生活。
王光乐:
日常就是你唯一机会体会恒常的地方,而且阅后即焚,这个焚烧感,就是古话说的红尘无处不练心。
王叶子:
我理解的日常就是每一天。
展望:
日常就是处于可被观念化或只是实用生活的中间状态,日常是否日常就在一念之间。
周文斗:
我的艺术是对于日常的逃避,挖出潜伏在日常中的物件,异化它的存在,使之成为我诗意的现实。
让艺术和人产生链接,和时代产生共振
作为展览艺术总监,庞海龙没有用长篇的文字来作为展览的前言,而是将艺术家们对日常的理解汇聚在一起,就像是朋友聊天一样,用这种轻松的或者说是日常的方式来开启展览。
不仅仅是展览的”前言“,展览中的作品也大多与日常生活有关,椅子、柜子、客厅甚至是卫生间里面的香皂和卫生纸......一些作品不注意的话,就会被忽略掉。
现场合影
展览总策划陈剑兵致辞
艺术总监庞海龙致辞
所有这些既亲切又陌生的组合,最终形成了“日常的形状“,也引导我们去反思日常、生活、生存环境,感受艺术的无限可能。
庞海龙讲到,这场展览虽然是在艺术中心展出,但他并不想强调“艺术”是什么?更多的是艺术之外的思考。表达的是每一个生命体验上的质感。也就是日常生活沉淀后的视觉化,一个独特的视觉温度。
前言部分艺术家们对“如何理解日常”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到每个人的世界观。艺术是属于大众的,也会以更为触达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庞海龙认为艺术之外那部分才是我们真正想要抵达的,即回到人本身上来。
展览现场
他希望这次展览能给观众带来一种归属感,它要和人产生链接,或者说它要和时代产生共振,他觉得这点放在艺术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通过展览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人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对人性的理解。
展览现场:让艺术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进入生活
展览现场
进入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铁网后面的“客厅”,画面呈现的是一个房间内部的场景,乍一看仿佛铁网的后面有一个真实的“客厅”,就像“日常生活”一样,看似真实却又荒诞。从策展人处了解到原来这个“客厅”就是他做关于日常这个方向“宅生记”展览的第一回海报背景图,也是这次展览的源起。
展望《第四把椅子——复制的椅子》
97 × 42 × 48 cm,木质,1999
接着看到的是艺术家展望的作品“第四把椅子——复制的椅子”,这件作品放在展览的入口处也直接抛出了展览对艺术对生活的追问,引发思考。
李青《杭州房子 》,2017-2023
尺寸可变,摄影
然后是一个长长的通道,在墙面上展示的是艺术家李青摄影作品《杭州房子》,这一系列拍的是杭州近几年城市更新和扩张中大量拆迁城中村留下的未拆待拆的独栋民宅,这些建筑(大部分是钉子户)从原来的社区建筑群中孤立出来,形成一种特殊而荒诞的形式感,摄影是对这些建筑最后的凝视。同时,这些民宅的图像也成为一个特殊的资料库,体现了中国民间在一个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时期对想象中富足生活的美学上的判断,杂糅而山寨的风格体现了一种在地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其建筑风格受限于信息渠道而显现出社区化和人群化的特点,体现了全球化在中国的知识传播和信息分享的状态。
郭工《二分之一木梁 No.6》,2018
上:235×27×20cm
下:245×31×29cm
艺术家郭工的作品“二分之一木梁”被放置在展厅的地面之上,斜着的指向,仿佛是一个箭头,引导观众继续观展。这件作品艺术家将一根具有百年历史的废旧房梁切为两半,将其中一半雕刻成了一片枯萎的树叶的形状,而将另一半直接作为作品的底座呈现。作品的灵感来自郭工在地上随手捡起的一片树叶,它的两端向中间卷曲,那是一种生命终结的形态,却又包含了它所生长的树木的一切信息。一片树叶的每一个微小细节,包括叶脉及其生长的节奏感,都被逼真地“再现”了;并在体量方面将一片树叶可能引发的感知放大,引发对一片枯萎的树叶所包含的“物之灵魂”的讨论。
郭工《钢筋肖像 No.8》,2016
尺寸可变
《钢筋肖像》是郭工的另外一件作品,看起来是一堆乱放的钢筋,其实它们是木头,作品用外在观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的内在感知,显现出形式、感知、以及物质之间的深层联系。其次,在现实当中,钢筋的这类扭曲变形是由不正常的品质与施工造成的,它映射了中国当下一种深刻的不自然力的存在。但同时,在艺术家的加工下,钢筋的走势勾勒出气息生动的线条,包含了钢铁的坚韧,却不失超然的轻盈。它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对自然的领悟。这种自然与不自然的矛盾性, 正如作品本身木头与钢筋的矛盾性一样,有其不相容的一面,却又构成极强的张力,拷问我们对待当下以及观看这个世界的方式。现实的质地、理想的质地、物的质地、以及心的质地,在此融于飘逸的线条中。
王光乐《约柜 Ark 1号》,121 × 73 × 198 cm,2010
《约柜 Ark 2号》,110 × 85 × 205 cm,2009
《约柜 Ark 3号》,120 × 60 × 190 cm,2009
《约柜 Ark 4号》,74 × 58 × 193 cm,2011
旧衣柜
展厅的另外一个独立空间中,展示了王光乐的“约柜系列”,这组作品制作于 2009 年,初衷是制造出一个没有镜子的镜像效应的室内空间,让人察觉在日常中有异样。家具是制造这个效应的第一媒介,王光乐到旧货市场找到成对的旧衣柜,用斜切的方式把两个相同的柜子拼合在一起。因为是两个柜子的结合,象是两个柜子的约会,所以题目是个修辞游戏,简称为“约柜”。然而这个题目触达了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的契约的法柜,这些柜子徒有约柜对称之表,内里没有法典,是离神圣最为遥远的日常之物。
李勇政《是的,今天》,2017-2022
尺寸可变,三屏影像
展厅的影像厅中,播放的是艺术家李勇政的作品“是的,今天 Yes, Today”,一些来自山区的未成年的少年,在大城市的搏击俱乐部学习格斗,经媒体曝光后,当地的教育部门,将这些少年接回原籍。作品以此为线索,联系部分少年,并在这些少年的故乡,请他们在田野,山间、街道,进行搏击的表演,这些场景剪辑后将以影像的方式呈现。
刘建华《颜色》,2016-2019
20 x 25 x 23cm/件,瓷
下一个展厅空间分别呈现了艺术家刘建华和庞海龙的作品,其中《颜色》这件作品中,刘建华一直想用瓷的材料来呈现颜色的形态,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与瓷的单一性与颜色的多元性,及当今人们对颜色此类词汇和元素的多重运用及理解有关。瓷泥的材料从自然界中的采集、冶炼、加工的过程,及到制瓷最初的人工揉泥的形态,有如把个人对物的理解,通过行为方式不断积累,最后形成一种物质的纯度,并用这种纯度塑造精神的高度。揉泥的行为从古沿用至今,过程似乎是一种对物膜拜中的敬仰,希望达到作品表面宁静而内在力量并置的状态及可能。从自然的形态中找到事物的哲理性,否定既有的判断和现成的经验,带给人们对现实世界更多的认知。
刘建华《呼吸的风景》,2018
201 × 171 × 10 cm,玻璃,水泥
庞海龙《高贵的谎言》,2015
高 100cm,直径 300cm
牛骨,护栏绳
《呼吸的风景》巨大精美的画框被悬挂在墙面上,但画框内部却空空如也,是一面“毛坯墙”,作品的内涵不言而喻;与这件作品对应的是庞海龙的作品“高贵的谎言”,是一个“美术馆的日常”,展厅的射灯打在墙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晕,周围被煞有介事的围上了“栏杆”,表明这是一件作品,可明明墙面上除了灯光之外什么都没有,在这种语境下的这个意味很复杂。会联想到太多日常背后的异常。
庞海龙《隐力》,2018
尺寸可变
牛骨、水泥等综合材料
走到下一个展厅,四面的墙面没有任何作品,乍一看空空如也,这就是艺术家庞海龙的作品“隐力”,仔细观察下才发现唯有地面与其他展厅的地面不同,这个地面是由牛骨碎片和水泥嵌合而成的水磨石地板,作品是用一种 “无声”的潜入和“自由”的裸露而铺设的地面。以看似“不存在”的创作逻辑和对经验心理学的把握,通过“隐匿”的方式,来展现这个“隐匿” 自身的性状。当观者在进入展厅的时刻,在无意识的前提下,就悄悄激活了这件作品的所指。《隐力》在观者亲临现场的时候,恰恰会因为该作品的性状本身和人们的个体先验,而选择集体性的无意识,并且可能直到离开以后都不曾领悟,从而让这件作品真正的消失在个体记忆当中,变成一种可能状态下的审美对象。这既是一种“可见”却“不知”的意识形态,也是作品本身立于“存在”和“退隐”之间的反思和博弈。
孟柏伸《墨灯》,2013-2020
尺寸可变,手工徽墨
展览的结尾由一组三个空间组成,在艺术家孟伸作品《墨灯》的展陈空间中,三百多个黑色的灯泡悬挂在空中,艺术家以传统手工徽墨为材料与工业革命的符号“白炽灯泡”的形制相结合,作者基于对中国传统手工文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希望能通过该作品将传统手工技艺、材料进行当代化的艺术转化,使当下的观者们重新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手工文明在当代的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呈现的新形式。作者多年来一直围绕着以传统文化元素为表现对象和创作语境,希望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呈现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新解读。
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在策展思路上把宅生记这个独立项目以场景+文献的方式被设计成了像是家里面的客厅,观众可以坐下来,在沙发上喝茶、看电视、聊天......营造了一个非常居家的现场,也把观看的视角从美术馆的日常拉回到真正的日常生活状态。
地面铺设的地毯由李青创作,地毯上的图案取自杭州城改造中旧房屋拆除遗留的地面。这些地毯生动再现了老房屋的内部空间,是仅存的过去层面的一个缩影,诠释了中国城市空间不断被破坏、更新与重建的过程。地砖上的图案是对过去家庭生活体验的一个生动再现;它们的重叠提醒着人们,在中国城市不断修复的历程中,不同时代与文化身份在不断延续,不同观念与意识形态在共存与交融,过去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已开启。
庞海龙《still.life》,2022
尺寸可变
冰箱现成品,灰尘
“客厅”冰箱里的瓶瓶罐罐是庞海龙选取他在2022年用过部分空的食品包装创作的“still.life”系列,他使用了我们日常随处可见的灰尘和现成品冰箱来创作这组作品,冰箱这个载体在过去的一年中那个特殊时期有着特别的含义和深刻印记。艺术家通过灰尘隐性的“储存时间”概念来表达物体显性的生命体验和能量质感。灰尘这种物质它是肉眼无法看见并且微不足道的,当它融合了时间和历史沉积的力量出现时,则具有一种真正的压倒性的力量。它消解了现实中的真实,看似无力中隐含着暴力。空的生活物品和灰尘之间产生的关联性所释放出的社会隐喻,在寻常中耐人寻味。
黄立言《轻飘飘,轻飘飘的》,2021
时长25分55秒 3+1AP,影像
黄立言《天坛公园》,2022
时长4分40秒 3+1AP,影像
茶几上的电脑里面,播放的是黄立言的影像作品,延续着艺术家对现实境遇的关注,并作为一种“轻影像”实践存在。聚焦于日常生活中奇异的瞬间,黄立言的独特的影像视角使许多看似熟悉的生活沾染上一层陌生与疏离,最终漫溢出一种荒诞甚至滑稽的氛围——而人人都是组成这略显怪诞的世界中的分子。拿着摄影机的黄立言却仿若置身事外,漫不经心地旁观着这一切,如艺术家本人所言:“我们都是荒谬的组成部分。只有无聊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些。”
王光乐《何月凤的红茶》,2020
尺寸可变,现成品文本、茶
沙发前面的桌子上有艺术家王光乐的作品,是艺术家自制的“何月凤的红茶”。在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小町村的何月凤茶园已经封园五年,原因是产出不及投入。杂草和竹子已经破坏了人工修成的台地。茶农择取了别的活路,这是一次人面对自然的被迫转移,也换来茶园的生态多样性。四月茶叶如期发芽,不经打理的茶树不那么好采摘,产量也极少,然而,如此却孕育出属茶的质地。在此,“自然的馈赠”战胜“人为的攫取”的茶叶,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保存了它的确定性,剩下一半需要通过一种功用——入口进胃,这不是一个物质进入物质的过程,它等待的是有色、香、味、触的不确定性。艺术家抛出喝茶这个日常化的行为,观众可以在这边聊天、边喝茶,看看电脑或者电视,把观看艺术的行为回归到正常生活的行为上来,观看方式的改变促使我们发出拷问,究竟艺术何为?也是艺术从精英化走向对于普通人和日常生活的一个实验。
宅生记项目文献部分除了台子上的报纸画册等出版物外还有墙上的几次展览的海报,右边台子上放了一本精致的书,这就是青年艺术家王叶子参展宅生记第二回展的作品“瑞华公寓2021”,以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外侨居住名单为线索,搜索并整理出曾居住在法租界区瑞华公寓(原Savoy Apt.)23 户(共 38 人)的肖像以及史实资料。通过姓氏的起源和历史追溯住户的国籍,并根据人类表型确定相貌特征,再用生成对抗网络(GAN)模拟出符合外貌条件的人物肖像。这些被生成出来并非真实存在的人物照片将瑞华公寓的历史具象化。史实资料通过谷歌图书搜集,涉及中华年书参考书,中国商务名录,上海电话目录等文献。
王叶子 瑞华公寓 2021 Savoy Apartment.2021 精装-彩色单面硫酸纸印刷 16 x 20cm 2021
客厅的电视中播放的是展望的作品,这一视频作品由 20 个子视频组成,是艺术家在 2015-2021 年期间用手机拍摄。手机可以很方便的于任何时间、场所拍下瞬间的想法和感受。展望把这些视频合在一起,探讨如词语般的影像结构与所指的关系。在这些瞬间行为的背后也是充满了各种暗示。
周文斗《浸泡时间》,2022
26 x 50 x 30cm,钟表、水箱、水
墙上还有艺术家周文斗的《浸泡时间》,是艺术家对时间的质疑:在⽔中的时间是延⻓了、缩短了,亦或浓缩了或稀释了;⽔中的阻⼒增加会否减慢指针的运⾏等疑问。这件作品中现实的指针在滑进⽔中的时候,阻⼒是增⼤的。但是⾏进的速度并没有变慢,好像也验证了时间是不受操控的。
钱亮《心灵皂》,2014
9 × 5 ×3 cm,汉白玉
在“客厅”旁边卫生间的洗手台上摆着艺术家钱亮的《心灵皂》,这是一块不会被消耗的、用玉石做的“香皂”,它纯净而永恒,使人们在日常中发觉非常,在习惯中发现惊喜,钱亮巧妙地将舒肤佳的‘Safeguard’置换成英文字母‘Soulguard’。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香皂,其本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联系到中国古人对玉石的人文推崇,以及今日中国的物欲昭彰,贪腐泛滥,这件作品的当代意味不言而喻。
沈烈毅《天空·卫生纸》,2017
尺寸可变,卫生纸,铁支架
盥洗镜旁边的擦手巾是沈烈毅的作品《天空·卫生纸》,作品中的建筑是虚的,只留下剪影的轮廓,引导观众看到更真切的自然,让这些被遗忘的“背景”重现——这种视角的转换,抛却具象事物对人的局限,从而解放我们的身心和双眼,望得更远,看向本质。
展览现场
除了上述作品之外,整场展览还有另外一条线索连接着各个空间。
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庞海龙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随机选择朋友问“我们的未来会好吗”? 并用收集来日常随处可见的灰尘把回答者的文字和微信二维码固定在展墙各个角落,比如展厅入口处的“现在的社会和文化越来越多元和复杂,未来也不能简单用‘好’还是‘不好’定义。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关于未来的路是否光明,来自于我们心中的希望。”“活好当下,当下既未来。”等,观众如果对这句话感兴趣,可以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加载回答人的微信二维码,通过这些文字,人们或许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到展览,理解作品以及策展人的初衷。艺术家试图建立连接人与人之间未来未知的可能性。从材料的属性到行为背后的那种游戏性和荒诞的、网络的、人性中的各种面向都在扫一扫这个日常动作中一览无余。
结语:如果“日常”有形状,你希望是什么样子?对“日常”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或许换个问题,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这个世界?
每个人对“日常”的理解都是独特的。这种差异赋予了生活更多的层次和意义。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视角和感受不同,才让生活更加精彩多彩。而对于这种多样性的反思,它本身就是一场展览,展示了人类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度。我们可以从彼此的经历中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展览让我们意识到,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和这个世界至关重要。它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日常的片段,因为这些片段共同构成了我们独特的生活画卷。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欣赏这个世界的多元,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选择和信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宽容和包容的力量,也更加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