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青年藏家的收藏方法论

2023-12-22 15:5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50beb96c8cb656f4dc3ec569cd7d4f9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d79134d454fe29181461bffbf730c67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43b378a192b2ef9e6134f77bba5a2cb4.jpg

画廊周北京 2022 主单元特别展览“交叉的宣叙调”展览现场

  近年来,收藏行为与收藏群体和他们的趣味正悄然发生变化。

  回望 2021 年有几十位新锐艺术家在拍卖市场的好成绩令人咂舌,有的比预期高出十倍,甚至更高。最近,高古轩签约代理 90 后英国青年艺术家贾黛•法多朱蒂米(Jadé Fadojutimi)。白立方画签约代理 90 后加拿大艺术家丹妮卡•隆迪(Danica Lundy)。佩斯画廊签约代理 70 后艺术家米卡•塔吉玛(Mika Tajima)和 80 后艺术家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等等。

  对青年新锐艺术家的追逐热度,并非国内艺术市场局部的现象,也是全球范围各大画廊的运营重点。新一代收藏群体的入场,无疑是推波助澜这一现象的生力军。

  对某一创作群体,是否形成关注,取决于人们审美的共性。

  如果说,50、60 后的收藏家群体的审美趣味,聚焦在同辈的艺术家,他们对同一时代的生活、经历有共鸣。从伤痕美术、85 新潮、新生代、青春残酷、卡通一代等等,普遍带有时代痕迹。这一代人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关系密切,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艺术语言的创作风格。

  但 70 后到 80、90 后的艺术家越来越个人化。同样,藏家的收藏也越来越倾向个人趣味。

  “我的系统性收藏大概近 8 年时间。”罗旭东对当代艺术的系统收藏,自 2014 年本科毕业后。虽说近 8 年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同样发展时间并不长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也不算短。

  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这些年,罗旭东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什么喜欢这件作品?”收藏的动机,或许是内驱力,或是外部市场的推动,抑或是群体的影响。而罗旭东首选内驱力。随着个人艺术品收藏经验逐渐丰富的同时,也会感到来自对文化、视野等多层面局限性的制约。

  2022 年 6 月 24 ⽇⾄ 7 ⽉ 3 ⽇,画廊周北京以“共享”为主题,以 798 为据点联动了 30 余家参展画廊和⾮营利机构向观众呈现了近 40 场当代艺术展览,共吸引了超 12 万的参观者。WSJ. 在此期间采访了青年藏家罗旭东,他表示集中性的画廊参观和论坛活动着实点燃了沉寂已久的本土艺术市场。

  以下为青年藏家罗旭东与我们聊聊他的收藏方法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9548f3384c2d9eff78eb42350e8ea601.jpg

罗旭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7d38ed49c1d68a20f3951c389de63164.jpg

  “我从来没有买过一件我不喜欢的作品。”这是罗旭东收藏的基础。对于他而言这个基础是不可动摇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所有的收藏行为都是不成立的。

  在“喜欢”这个基础上,建立起的收藏经验中,他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了解,不仅仅是从文献、媒体、评论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去了解,更要去艺术家工作室走访。最重要的原因是双眼所带来的表面信息,并不一定是艺术家最真实的思想表达。

  在罗旭东关注的艺术家中,他都有与艺术家直接交流的经验。这样的交流让他享受,觉得“心里很通透”。

  “随着整个艺术品行业的变化,也牵动了藏家、艺术家、画廊主、拍卖行等等方方面面的行为变化。”罗旭东说如今许多藏家的“艺术家工作室走访”,也逐渐的仅仅流于一种形式了。

  罗旭东体验到这些年当代艺术收藏,许多人已经渐渐的从个人趣味的满足,变成了一种行业行为。工作室走访也俨然成为了一个环节,买了作品,如果还没有去工作室看看,就总感觉欠缺点什么。并且,有很多艺术家也会主动的邀请藏家到工作室走访。

  他还记得自己初入当代艺术品收藏时,第一个走访的工作室是艺术家冷广敏。“我是在上海 021 艺博会上,看到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群展中有冷广敏的作品。”罗旭东此前已经对艺术家的作品做了功课。在收藏了艺术家作品之后,也便走访了工作室,有了更深入系统的交流。此后,走访艺术家工作室,也就成了他的习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f719d15176cf063dfc4e23975981db8d.jpg

  如何能够真切的透过表象,真正了解艺术家和他的创作?

  在罗旭东的收藏方法论中,首先要真正养成横向、纵向的日常研究习惯,从横向去了解艺术家的生活、创作历程,了解艺术家每个创作变化的节点,及其作品。这是一条貌似平常,却很难成为收藏的行为动作。

  第二,就是要和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当你了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他们背后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创作的方法的时候,就对这个群体有了了解,熟悉了这个群体的工作状态,利于解读作品。

  第三,是从艺术家作品在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去考察。

  “艺术品收藏在中国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资产配置手段,慢慢的形成了热潮。”在罗旭东看来与欧美一直延续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相比较,中国从解决温饱奔小康,逐渐的进入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阶段。显然在精神消费层面是滞后的。

  “无论从生活的精神消费,或是资产配置的需求。喜欢仍然是基础。”从以往的经验,罗旭东认为仅仅是把艺术品当作投资,是一种短浅的行为,很有可能会丧失对艺术品收藏的兴趣。

  常常会有各种所谓的利好信息出现,这非常考验一个藏家的收藏定力与甄别能力。

  但是罗旭东依然会坚守“买我喜欢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b97b003a9d52fb2446fc876fdb1437d4.jpg

  如果从作品市场的角度进行收藏判断,可能从二级市场拍卖的公开数据中,看到更多成熟艺术家的交易数据。但那些还未进入二级市场,尚处于一级市场画廊合作代理的年轻艺术家,还未进入二级市场拍卖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市场数据,或者根本无法查到公开的一级市场可靠数据时,更对收藏家的个人趣味、艺术史的知识储备和眼光是个考验。也是收藏当代艺术品最有挑战的部分。

  “我有 70% 的收藏,是来自相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主要从一级市场画廊买入。”在罗旭东的收藏序列中,70、80、90 后的艺术家作品大多是从画廊购得。50、60 后的成熟艺术家作品就要通过拍卖市场购入收藏。

  拍卖市场的艺术品价格,价高者得。随着艺术市场整体的价格提升,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在 2019 年后,疫情的三年来,画廊市场的年轻艺术家作品价格整体在发生变化。

  “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年轻艺术家板块的价格其实挺高了。”罗旭东的经验中,2015 年的时候青年艺术家大作品在三四十万以内,小作品几万块,就可以购得。

  近三年以来,画廊市场的青年艺术家板块的价格准入门槛,已经提高了许多。

  “现在关注度高的青年艺术家,一件作品 20、30 万已经是稀松平常,大作品 50、60 万已经是思维定式。” 罗旭东感到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随着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变化,会有更多的收藏人群进入。但过热的市场,尤其是对青年艺术家的过度消费,未必是可以长久的。

  “这几年,如果哪家画廊合作代理的艺术家中没有‘排队买作品’的情况,似乎是个没有面子的事情了。”一方面是 “在画廊排队买作品” 的火爆市场,对青年艺术家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疫情以来随着社会层面带来的挤压,画廊运营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青年艺术家的发展,需要画廊的推动,画廊身处其间,如罗旭东所说“画廊这个角色压力很大。”

  艺术家的巅峰期,大概在 20 年左右。而市场的过度消费,会把艺术家创作和探索的精力,牵引向过度的社交和商业活动而消耗掉。

  但能够在市场大潮中坚挺,依然有旺盛的创造力和“过硬”的作品,不断产生佳作的艺术家,才能在潮水退后,依然屹立。

  “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市场如果过分的不冷静,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在罗旭东看来,曾经火爆过的 85 新潮、新生代、卡通一代,彼时有很多艺术家曾经被市场热捧、追逐,但如今很多已经从市场中消失了。

  如同刚刚过去的“潮流玩偶”,在火爆了两三年后,市场迅速的回落,归于平静。“当时一个玩偶,价高的大几十万,上百万。” 从罗旭东所了解的,这个市场迅速的被消耗掉之后,泡沫破裂。继而又回到潮流艺术家的原作上,资金又涌入到新的赛道上来。

  市场只有经历过洗礼之后,才会回归理性。

  大多数青年艺术家所面对的创作环境和机会都非常复杂,或者说当下社会已经不是一个利于创作的大环境,面对当代艺术品消费的市场悖论情形之下,青年艺术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2/e8002260e973351d950944edbd01bdc9.jpg

  在最近几年,罗旭东也倍感疲惫,从初入收藏的兴奋愉悦,到现在的厌倦,不开心。于他而言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他感到早年去看展览,看艺术家作品,跟艺术家、画廊主聊作品,整个过程很开心,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滋养。但是现在会感觉到很疲惫,过程也变得枯燥,甚至有时候有些厌倦。收藏经验越来越成熟的时候,反而不开心了。当艺术品过度货币化的时候,整个收藏过程便会简单粗暴,索然无味。

  “当市场化比重过大的时候,收藏这件事情还有意义吗?”固然优秀的艺术作品,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发显现稀缺性,但关注点绝不应该仅仅在这上面。

  今年画廊周期间,罗旭东以个人名义赞助了这个被雅昌艺术网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联合推出的“2022 年 5、6 月当代艺术展览推荐”上榜的优秀展览——由杨紫策展在麦勒空间呈现的群展项目《贮藏》。

  “文化要和地域产生联系,这是我注册文化基金会的初衷。”罗旭东希望以家乡东营的黄河入海口为宏大的文化、历史、地理背景与当代艺术结合,推进这个艺术项目的实施。这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艺术项目,以黄河入海的包容性形成中国内陆与世界的关联。

  在罗旭东的计划中,将每年赞助一到两个优质的文化艺术或教育项目。在他看来,收藏家输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趣味和审美,还应该是利于全社会的一份责任。

  “交叉的宣叙调”作为第六届画廊周北京主单元特展,以“共享”为主题,为北京中间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四位年轻策展人联合策划的项目。

  “我们这代年轻人,是很特殊的一代人,既没有在商战中吸纳到新中国赋予时代的时代红利,还遇到了目力所及范围之内的大调整期。这是最坏的时代,但也一定是最好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己为灯、以己为靠,可以充分发挥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最近看了一个采访,韩真总编导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知道自己的来处,认同自己的来处”,我们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审美标准、建立文化自信心。生活中,心怀感念,阳光与共,越努力越幸运,一定可以在任何道路上走出坦途”,罗旭东如是说。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