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4年7月21日下午,苏州当代美术馆“空间生产力”系列的同期两个项目“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在奥体中心商业广场相继开幕。
苏州当代美术馆的“空间生产力”系列项目,作为将空间视为一种生产力,讨论的核心是人与空间如何发生关系。因此,整个项目不以最终的“作品呈现”为唯一目的,而是以过程性呈现和在地性关联为重点。苏州当代美术馆关注的首要问题艺术创作过程中与在地民众的互动、环境的融合以及公众的参与情况,可以使项目真正成为一个生动的生活实验室,一个开放、包容、动态的文化交流平台。艺术家不再是为“白盒子”创作“作品”,而必须要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合作,使他们自然地成为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空间生产的组成部分,使他们因为艺术而重新发现自己,而不是以往“艺术结果”的被动接受者。
苏州当代美术馆“空间生产力”系列:“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同期开幕
下午4点,“有记花房”在奥体商业广场一楼中庭率先“开业”。
“有记花房”由中韩艺术家组合“有金小组”(张有魁&金善珍)发起,邀请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的艺术家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社会分工与材料表达工作坊、韩国牧园大学等高校学生团体,以及苏州在地公众、志愿者共同完成。它几乎具备一般“花房”的全部条件,但它的基础材料则是社会捐赠的废弃物。
今年5月,受苏州当代美术馆的邀请,艺术家在考察苏州城市空间时被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桃花岛上的多功能玻璃房触动,让他们想到了不同国家城市中的“花房”,通常是作为城市匆匆生活中特别的慰藉之物。在桃花岛上想象一座“花房”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抽象。但受制于客观条件,“花房”未能在桃花岛实现而落地在奥体中心商业广场。
6月27日,根据艺术家的规划,苏州当代美术馆面向社会招募公众参与,利用身边的多余之物自行创作“奇花异草”;同时,“有金小组”则向各国各地的艺术家、美院师生发起定向邀约;7月15日开始,“有金小组”与到场的艺术家、志愿者一起进行“花房”的搭建工作。艺术家与所有的参与者在创作中具有完全的平等性,互不干涉各自的创作,以使尽可能多的人极限地散发自己对“花”的想象,在这座“花房”中与艺术相遇。
苏州当代美术馆“空间生产力”系列:“有金小组:有记花房”项目启幕剪彩
中韩艺术家组合“有金小组”艺术家之一张有魁在“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开幕现场为观众导览
除了公众、艺术家和策划团队收集、提供的各种眼花缭乱的生活“边角料”,项目还得到了苏州昆山合顺欣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大量瓦楞纸箱,“花房”中的部分花瓣、叶片与枝干则来自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羽毛球、奥体商业中心负一楼彩票站的彩票纸、泉屋超市的商品纸袋以及各类包装材料等。项目附近的人与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被链接到这个艺术项目之中。最终,经过各位参与艺术家和公众在项目征集发出后的独立创作和四天的集中创作、搭建,“有记花房”在今天正式开放。
“有金小组:有记花房”项目现场
基于对金鸡湖、桃花岛现实景观的虚拟再造,艺术家和公众让那些失去了实用价值的日常物品尤其是多余之物以艺术之名、在众多人的手中被注入了诸多光彩,在奥体中心商业广场室内打造了漂浮在“湖面”上的“花房”。
艺术家说,市民携带多余之物制作了不同的心中的花朵,使“有记花房”成为了苏州市民共同的花房,而这也是公共艺术与生活美学在城市的鲜活实践。
公众参与花房的创作现场
为了回应“花房”这一“似真还假”的内容,在真的“假花篮”的簇拥下,“有记花房”举办了“隆重”的“开业”仪式。到场来宾佩戴着水果包装纸制作的苏州市花——金桂,见证“店主”“有金小组”艺术家之一张有魁宣布“有记花房”正式开始“营业”。这些“花卉”有“价签”却没有价格,上面标注的是它的创作者,价签虽小,也为所有市民提供分享美好的空间。
中韩艺术家组合“有金小组”艺术家之一张有魁
5点后,天色渐暗,人群跟随美术馆工作人员的引导移步至商业广场转角的一扇户外橱窗前。伴随“幕布”落下,冰蓝色的霓虹灯点亮,“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也正式揭幕。
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启幕现场
应歆珣擅长发掘材料、物的社会性“质感”来表达某种当下的社会现象,其作品在纤维特有的柔软质感下,暗藏着锐利而深刻的反思。“天鹅绒计划”是应歆珣的代表作品,灵感来源之一就是苏州作家叶弥的小说《天鹅绒》,自 2018 年开始,至今已迭代多个版本,并仍在以新的材质和技术深化对景观社会和“包装”观念的讨论。此次“过曝的金丝绒”是艺术家在阅读了叶弥最新长篇小说《不老》后受到启发而实施的最新项目。《不老》的故事发生在以苏州为蓝本虚构的江南小城吴郭,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追寻与社会变迁缠绕交织,引发关乎自由、抉择、精神、命运与时代的思索,而应歆珣则用金丝绒在橱窗内搭建起一个与小说相映照的现实场景。
观众参与互动“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现场
艺术家应歆珣在现场为观众导览
观众参与“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现场
此次项目中,艺术家延续了对“仿天鹅绒”材质的运用,以赤金色的满墙丝绒奠定了梦幻而耀眼的空间基调。此外,艺术家还引入了珍珠喷砂的方式强化艺术表达。真丝制作的天鹅绒与天然珍珠原本都是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象征着高贵身份的奢侈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廉价易得的人工仿制品出现,使得这两种材质产生了充满矛盾感的意涵变化,并成为艺术家塑造美好象征的重要物质媒介。
展示空间内,虎丘牌暖水瓶、园林中常见的石狮、老式折叠椅、淋浴花洒、条凳等承载着苏州旧时记忆的物件和其他日常用品一起,以一种突破常规逻辑的方式被切割、重组——微缩后的石狮子衔着一支玫瑰立在杆头、对半切开的折叠椅上放置着一高一低的暖水瓶、珍珠般的灯串自花洒倾泻而下、水晶树脂被塑造成浮华的巴洛克式镜框......这些重构之物又被珍珠喷砂和金色植绒多重包裹,由此产生了新的质感和非功能意义。步入这个被柔软丝绒紧密包裹的奇境,观众仿佛置身一幅梦幻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亦或是某个魔幻现实小说的片段中。空间顶部的镜面将这种浪漫而不真切的感受进一步拓展到另一个空间维度。观众可以在这里让思绪和情感肆意漫游,也可以自由抚触绒面,在墙上留下文字或涂抹出当下的情绪感觉,虚构一段新的超现实故事。
项目揭幕后,不少观众走进橱窗开始自由观展,与作品互动,感受由材料和物品的乱序编织所带来的空间魔力。当人群散去,霓虹灯招牌继续在赤金色的背景中散发出冰蓝色的光芒,在城市的夜色中悄然传递作品细腻而深邃的情绪。
“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项目现场(局部)
“空间生产力”项目关注过程性与在地性,通过在各种城市空间展开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的艺术实践,以艺术为媒介,激发城市的渐次更新。“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都与余物转化有关,通过突破物的固有观念限制,转化物的形态及意义,映射艺术家所关注的社会状态与议题。相较而言,前者注重公众的全过程共创,后者聚焦个体的心灵世界。无论是向外链接,还是向内探索,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感知艺术的公共精神与创造力量,共同思考当下生活。
当天下午,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与苏州本地的美术馆馆长、艺术家、批评家、媒体代表与赞助商代表等社会各界认识参与了现场活动。
后记
“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和“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计划持续开放至8月23日,其中每周五16:00-17:30观众可以进入“过曝的金丝绒”橱窗内部进行深度参观互动。
同时,苏州当代美术馆后续还将举办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敬请关注。
【参展艺术家简介】
有金小组/U KIM
有金小组成立于2019年的夏天,在“再生之环”张有魁、金善珍双个展昆明展出之后,艺术家之间的创作在不同的方法和媒介中得到有效的合作,尤其是在余物再造、废弃物材料的延伸与拓展,不仅对东方共同的哲思经验进行了新的视觉诠释,更在各自的创作领域寻找到共鸣,从而在实践中找到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地域文化的创作者之间的一种和解。
张有魁 Zhang Youkui
山西介休人,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理事,第十届明天雕塑奖初评评委。曾获第四届、第七届明天雕塑奖,第九届曾竹韶雕塑奖学金,第四届中国姿态中国雕塑佳作奖,第四届台湾丽宝国际雕塑双年展佳作奖等奖项。2019年在昆明、北京举办双个展“再生之环:张有魁、金善珍作品展”,2020发起凿山公共艺术计划。作品被中国雕塑博物馆、山东美术馆、海澜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金善珍 KIM SUNJIN
韩国首尔人,先后毕业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学士、硕士)、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博士),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曾获第四届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奖,第七届明天雕塑奖年度奖,2020-2021年度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新锐艺术家奖。先后在首尔举办“SUNJIN’S BAG:金善珍个展”(2010)、“CROCODILIAN:金善珍个展”(2012),2019年在昆明、北京举办双个展“再生之环:张有魁、金善珍作品展”,2023年在上海展出个人艺术项目“MOBIUS 无限连接”。作品被山东美术馆、美国 Nashua公园、首尔城北川、韩国渼沙里划艇赛场、韩国艺术殿堂、武汉合美术馆、中国雕塑学会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应歆珣
应歆珣 艺术家,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她的创作从日常生活出发,擅长发掘材质、物的“社会质感”,以材质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研究“过程中的物”来表达某种当下的社会现象,近期比较关注“景观化社会”“包装”“意义的生产”所呈现的社会时代关系、意识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等问题,以及对后美学、当代性的思考,探索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形式语言主要包括纤维艺术、装置,也涉及影像、行为、剧场表演、绘画等。
应歆珣曾获北京今日美术馆与马爹利艺术基金未来艺术最高奖 “英才奖”;“关注未来艺术英才”提名;北京今日美术馆“王式廓奖”提名等奖项;曾由今日美术馆和马爹利艺术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驻留和游学;2019年-2020年赴德国柏林艺术驻地3个月。
应歆珣曾在挪威举办个人艺术项目“红色伊甸园”,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个展“景观疗养院”等。作品参加过多个机构举办的群展,其中包括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民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浙江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上海BANK画廊、澳门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银川当代美术馆等。作品也出现于德国、日本、保加利亚等国家的艺术机构。其中包含第一届和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应力场”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另眼-性别与媒介之间”国际当代艺术展 、“亚现象”首届CAFAM 未来展提名展等。也曾作为策展人策划了上海BANK画廊的 “0:00”纤维艺术新锐展;作为联合策展人策划”缓存在”——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等。
作品被今日美术馆、马爹利艺术基金会、王式廓基金会、上海宝龙美术馆及其他藏家收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