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李诗文:无言的观看者

  看李诗文的油画作品,几乎难见时下流行的绘画样貌——无论是观念的还是图像的。从某种角度而言,李诗文是一位略显保守的具象画家。他执着于纯粹的绘画,并借此描绘与再现他所见的世界——一个远离政治信念却逼近社会现实的世界。一方面,李诗文对其绘画对象的态度几乎是旁观的、冷静的,不添加想象,亦不夸张;另一方面,这些对象——主要是都市青年男女,是他得以接近并理解其所处环境的媒介,其身姿与表情都在回应画家对其处境的敏锐感知,或哀悼时间的一去不返。换言之,他们是李诗文观看世界的方式,不动声色,显得感伤、克制,并有所准备。

  在2011年的一张新画《夜静无声》里,李诗文描绘了两位在夜间乘坐地铁返家的年轻人。画面中,左边的女子正在接听电话,坐在身旁的男人则独自戴着耳机。他们比肩而坐,目光毫无交集,不知是相识还是陌生。他们的身体恰好被银灰色的扶手分隔开来,宛如身处不同的空间。这幅画恰如其标题一般,被笼罩在朦胧的夜色里,流露出一种困顿的消沉。

  1970年代后期,美国作家埃里克•本特利描述了他在地铁上看到的面容,这些表情闷闷不乐,从认命到愤怒,从阴郁孤僻到充满攻击性。如今,它们出现在我们周围,或许不曾吸引我们的注意,却让人忍不住默默观察,一心想从这些表情与体态里,挖掘出人类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

  当动荡的现实给予人的孤独感更甚,个人身份与情感的归属便成为艺术试图诠释的话题。在此意义上,李诗文绘画的初衷,既如其所言是消胸中块垒,是对心灵的剖析与独白,也是一种朝向空虚的叙述。这种叙述既喧嚣亦沉默,同时隐含一种彷徨、失落的哀愁,以及一种难以言说的焦灼。

  绘画于李诗文而言,呈现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价值,哪怕它没有任何明确的指向,其绘画行为本身就令人感到欣慰与满足。在这个过程中,观看与注视一直相伴左右,朴实无华,以看似干涸的、苍白的视觉形象来喟叹时空流转中人的失落,以及无处不在的疏离感。

  李诗文画风景、静物,更多的时候是画肖像人物。这些肖像绘画带有显见的写实风格,在李诗文近几年的作品里,他几乎都以相似的写实手法来处理画面,这首先源于他所承袭的学院教育与审美经验。和中国大多数当代画家一样,他在学院教育中接受的是一套苏派油画的写实主义传统,以及对于构图、色彩、形式的把握法则。这种写实氛围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基础土壤,但李诗文对此并无好感,反而在学画之初就倾心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的线面素描,进而又从印象派中吸收其对色彩、光影和质感的表现及运用。

  李诗文的绘画之路无疑是一个不断确证其语言方向与皈依的过程。其间,弗朗切斯卡的庄严神圣、达芬奇的宽博精深、塞尚的厚重笨拙及超自然的结构控制、德加的苦涩优雅及其晚年的苍茫老辣、勃拉克的孤独和闪烁感、贾科梅蒂的空洞虚无,以及莫兰迪的隐秘升华都深深地影响了他。此外,他也经历了在古典、写实与当代风格之间的徘徊探寻,由此使他的语言旨趣和体验更为错综复杂。如今看来,李诗文并没有急于去寻找图像符号或语言修辞的有效性。他虽迷恋绘画手感,沉浸于创作过程中的斑驳痕迹,却放下了对技艺的执迷,希望寻求痛快自在的表达方式。他亦着迷于中国画对于虚空的处理,喜欢在画面中留下空白,留下不同时间的气息,且与绘画对象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所谓“于相离相,于空离空”。

  从2008年至今,李诗文的绘画主题看起来稀松平常,大多是生活所见,来自于城市及周遭环境,又默然地消隐其间。他不断用画笔涂改和修正照片图像的精确性,使其呈现出与现实的不适应。琐碎的生活将生命的沮丧与软弱慢慢打磨出来,未来也在摇摆不定间模糊了踪影。人们日渐饱受情绪与精神的困苦,开始无所依傍。

  李诗文笔下的年轻人大多出现在公共空间里,如商业街区、展览现场、地铁车厢等地。这些热闹繁华之地,或许能使人们耽溺于被制造的欲望、幻想和安全感当中,却无法成为其真正的栖息所。他们看上去青春美好,在城市里穿行,拥有爱好与消遣,却多少显得紧绷。李诗文对人物形象的处理并非是流动性的,他关注人物身上的轮廓线及色块关系,使其具有一种坚实的体量感。因而他们往往被凝固在空间里,不能再去往别处。他们的目光时常朝向画外,耐心地观看,或等待着什么,又似乎流离于家庭关系、传统与公共生活之外。于是,他们的在场忽然具有了欺骗性,心不在焉,如同他们到来得突兀,一时也不知该如何离去。某一天,他们热忱地奔向这座城市,却不知不觉地陷入日复一日的生存泥沼。

  这是一种持续投入、失落及残存的情感,或可谓之乡愁,细软绵密。它更多是时间意义的,依托于历史与记忆,并在其中想象未来。

  十多年前,当李诗文从故乡安徽桐城来到繁华都市上海,他对于江南的守望才刚刚开始。其间,他目睹芳华逝去,人心疏远,怅然之余亦不断思索如何使理想的世界成为可能?他说:“我试图用画笔在挽留青春,挽留春意盎然的心中江南。”绘画是自我对于失落的精神田野的依附,李诗文借此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痕迹区域,并尝试赋予其诗意。然而,冷淡与疏离却总在画中流露,弥漫在空茫的背景空间里,也存在于不确定的人影中。在此,他的旁观与疏离感,或可理解为是对一个失落的世界的哀悼,却又在召唤其心中理想的、可期待的、可亲近的对象。而在它们来临之前,艺术家精神与情感的罅隙不会消失。

作者:吴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