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丁孟芳近照
《渔歌·网之二》 油画 丁孟芳
《迎潮》 (油画) 丁孟芳
《海祭•海汉铿锵》 (油画)丁孟芳
中信银行特约 海南画派系列之五
文\本刊特约撰稿 马良
在海南少有的女性艺术家中,丁孟芳和那些真诚勤奋的艺术家一样,用铿锵有力的画面表达了她对海南热土的眷恋和大海的挚爱。
9月7日,海南画派系列研讨之五“家园璀璨•海语铿锵”丁孟芳油画作品展及研讨会在海口举行。这又是一个海南文艺家真诚交流与碰撞的日子,观者云集,人气颇旺。本次展览持续一周,展出丁孟芳不同时期所精选的多幅代表性作品。
看画家丁孟芳的画,像是复习了一遍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史,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直到象征派、意象派乃至现代主义。其实西方美术史的轨迹也大致如此,但我以为,丁孟芳受欧洲文学的影响或者过于美术。
大海•命运交响曲
如果对海南美术史略有所知的话,就会发现,虽然身处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岛屿,可是大海这一题材,却为大部分海南画家悄然绕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技术上的难度,“大海好看却难画”是画家的共识;另一方面或许由于性情使然。海南当然有着比较显豁的海洋文明的因子,但是也必须看到,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依然是这一岛屿的基调。由于有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的支撑,所谓“插根筷子也能长成一片竹林”,纯朴、散淡、轻松、闲适、率意等等,就成了岛民的天性;除了少量从险恶大海中觅食的渔民外,绝大多数岛民的生活远离大海。作家崽崽在其海南文化随笔集《福地》中,写府城的“大妈”,活了大半辈子,却从未走到过只相隔十几里的大海边。海南的画家多少也有这样的倾向,他们往往体味着海南内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炊烟袅袅、椰林农舍、小桥流水……如果画到海洋,也多是描绘停泊港口的渔船渔排,海只是一个背景,一种点缀。这种对海岛生活“浅吟低唱”式的描绘,当然也很有味道,如陶渊明诗般“枯而实腴,淡而有味”。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一副面目,久品之下,也有些单一。
丁孟芳的作品显出很不一样的面目,她画了许多幅大海,有各种自然形态中的大海,更有《生息》、《渔祭•海汉铿锵》、《渔父》里与大自然作殊死搏斗的渔民。丁孟芳当然并不是渔民的后代,她之所以迷恋大海这一题材,来自于她的身世、经历和个人性格,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深刻地影响了她的19世纪欧洲文学,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普希金、海涅……“人与环境的冲突”这一主题以及人道主义、英雄主义、浓郁诗情等是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调,生长在一个命运多舛的知识分子家庭中的丁孟芳,自小就有着倔强好胜的个性。19世纪文学艺术又赋予她一个宏大的精神世界,只有类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这样的旋律,才能安抚其心灵,丁孟芳选择大海作为自己绘画的“图腾”就是必然的了。而此后的丁孟芳在艺术之路、人生之路上不断拼搏,迭遭坎坷却从不屈服,其不输须眉的英雄气概也成为其一路“过关斩将”的力量源泉,由此也可读出其画中“让海浪来得更猛烈些吧 ”的多重况味!
很有意思的是,当众多男性画家歌咏着“阴柔、母性的海南岛”,为其丰饶、湿润、多姿多彩的气候植被形态所迷恋之时,甚至人文学者如余秋雨也将海南岛定义为“女性”的,当然,作为旅游度假胜地、“后花园”的海南,自有其女性、母性的一面,女画家丁孟芳却一头扎进大海的汹涌波涛之中,描绘出一个“阳刚、父性的海南岛”。当然丁孟芳不可能预见到今日新海洋战略下海洋地位凸显的海南岛现状,正如刚才笔者所言,丁孟芳画海,更多是个人性情使然,但也不能忽视丁孟芳早就有了海南画家中并不多见的“宏大而强悍的精神世界”的支撑。海南画家如何画出新世纪海南的大气象,精神世界的构建决不亚于绘画技法的锤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即便丁孟芳的海,有一些画作略显粗豪,但仍然值得人尊敬。就像《老人与海》里的渔夫圣地亚哥一样,仅收获了一副鲸鱼骨架,却仍不失为一个斗士、英雄乃至胜利者。何况,丁孟芳也已经创作了不少画海杰作,她以“阳刚拙厚”的美学风格丰富了海南的美术形态。随着海南的重心日益转向海洋,“阳刚海南”会成为海南艺术乃至海南社会文化的基调之一。
家园•绿岛小夜曲
当然,作为艺术家的丁孟芳并不仅仅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她是一个相当全面的艺术家。在《轮滑宝贝》、《向左转向右转》以及描绘黎家生活和以娘子军为题材的作品中,她又像是一个具历史感和时代感的现实主义画家。
尤其是近几年来丁孟芳又迈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她开始追求写意抒情,在油画创作中追求东方美学的意境与西方现代绘画的结合。在《家园•丁氏调色板系列》以及以树林为题材的系列探索之作中,丁孟芳走向写意乃至抽象。不同于以往她的作品不时见出主旋律创作的痕迹,如今的她率意挥写,抒发的是个人的心性,笔调更轻松恣肆,留给观者的想象力的空间也更大。这或许是由于她不再被行政事务缠绕之后心态趋于安静平和,更多地回归了艺术家的本位。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类似丁孟芳这样“转型”的海南艺术家还不少,像王锐由原来的黎家风情转向个人心象且具古典禅意的风景画创作、周铁利从描绘海南植物形态转向社会风情画及海南风景画、梁峰则由人物为主也尝试画起了风景、李东东则更早地由具象转为抽象……个中原因当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这些艺术家不愿重复自己,勇于挑战自我,他们在丰富自身面目的同时也丰富了海南的美术形态。
目前,关于海南地域特色美术的探讨随着“海南画派”的构建趋向深入。笔者不敢苟同一部分人急于形成相对统一面目的主张,而是觉得海南美术应该有多元的面貌,画家之间不要相互模仿,而要拉开距离。只有建立在强大个体基础上的群体形象,才能有学术和精神的高度。
所以,回到丁孟芳的话题,笔者认为,她以其宏大的精神世界作为支撑,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已为海南美术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她个人的创作之路仍在继续,但她长达几十年的艺术之路也足以给后学者众多有益的启示。
艺术家档案
丁孟芳,籍贯海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美协副主席、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原海口画院院长,第五届海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创作有150余幅作品入选国内外展览和发表,代表作品《生息》等29幅油画入选国家级全国美展;56幅作品入编核心期刊和大型画集;获全国、省市奖28幅;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2009年海南省博物馆、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和2011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分别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丁孟芳油画集》、《中国美术家—丁孟芳画集》和中国邮政专题邮票、专题明信片专辑等,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