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神州诗书画报:花鸟仕彬——陈仕彬花鸟近作欣赏

  “人们只知道黄宾虹的山水绝妙,花鸟更妙,妙在自自在在。”潘天寿曾如此激赏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花鸟画。而众所周知,潘天寿本人精于写意花鸟的同时亦擅山水。略观画史,兼擅山水、花鸟的画家并非鲜见。张大千、齐白石、乃至八大山人、沈周、陈白阳、王蒙、倪瓒、赵孟頫……他们或二者兼善,或有所偏重,相对于“十日一山,五日一水”的山水画,中国画家对“逸笔草草”的写意花鸟似乎都有一种天然的厚爱。
  陈仕彬先生的山水和书法创作备受关注,而人们却同样忽视了他在写意花鸟领域的探索与成就。其写意花鸟画的妙处,妙在以书入画的笔墨气韵,妙在卓然不俗的文人品性,亦妙在画家活泼泼的富有禅意的心灵境界。
  其实,陈仕彬先生对花鸟画的热衷可谓由来已久。其二十多岁时创作的《白梅图》便被冰心老先生收藏,并且还演绎了一段艺坛佳话。而笔者见到的陈先生最早的花鸟作品则是其19岁时创作的《紫藤》。虽然当时画家的笔墨功力不能与现在相比,但该画却已经是“写意”十足:寥寥数笔便将紫藤纵横遒劲的枝干跃然纸上,墨色氤氲中盛开的紫色花束点缀其间,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画面传达出画家杰出的创作才华与饱满的艺术激情。巧的是,二十多年后的2011年,画家又创作了同题画作,虽是无意为之,但两相对比,新作酣畅淋漓的笔墨韵味和朴拙清雅的精神气息让人目击道存,不能不感叹作品的迥然不俗,甚至联想到徐渭的《墨葡萄图》。
  陈先生曾如此谈论自己的创作心得:“我的花鸟画创作,没有刻意追求什么风格和路子,只是率性而为,努力想把书法的‘写’意带进去,这与我在山水画上的追求是一致的。然而随着山水画创作的深入,自觉对中国花鸟画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我想,这份“率性而为”以及得益于书法与山水创作的笔墨功夫正是当下很多花鸟画家所缺少的。陈先生所走的,正是以草书笔法和山水画创作中体悟到的水墨或色彩渲染来写胸中逸气的文人写意路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其花鸟画根基在书法,在山水,其花鸟画得力于骨法用笔及对用水用墨的独特体悟。如果说黄宾虹是在山水创作天地里驰骋之余偶作花鸟,无意于做花鸟画家,那么陈仕彬亦是“无意于佳乃佳”,其花鸟画的气局与格调反而超越了不少“专业”的花鸟画家。
  陈先生人如其名,儒家传统士人“文质彬彬”的精神品性在其身上有完美的体现。“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和重视“浩然之气”的精神追求自然影响到了他的创作理念,其所作山水雄秀混沦,气势磅礴,当是发端于此。然而,凡是对陈先生有所了解的人,又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陈先生为人处事和谈艺论道中亦有着道家的自然冲淡与禅宗的率性圆融。这,自然也反映到了他的艺术创作中,尤其是在写意花鸟方面。观其作品,笔墨淋漓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的霸蛮抑或造作巧媚之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雅劲健的质朴野逸之美。深得禅理的黄山谷有言:“士大夫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陈先生的画作之所以逸气迥出而又雅俗共赏,想必先生对此语是有着深刻的体悟的。

作者:王平(国家画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美术报原副总编)
2014年1月3日,《神州诗书画报》第1期

作者:王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