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画是一门艺术,而色彩的冷热、画面的结构、机理的制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绘画的语言,如同文字的单词、舞蹈的动作、音乐的音符等都是外在的,没有内在意义的。艺术家一旦运用这些语言,借以表达心灵深处的情感、思想、观念,这时绘画才能很好地展示出来内在的情感,才能称为艺术。因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艺术家内在灵魂的吐露,情感经验的展现。
周海峰的作品是从微观角度来反映个人情感经验的。即以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对个人的记忆、境遇进行描述,并赋予作品很多的寓言性色彩。他的绘画是自己的传说,作品不关注社会及政治相关的话题,而是转向挖掘自我心灵的潜意识活动。他的绘画既没有现代主义对绝对真理的探讨,又没有后现代主义玩世不恭的态度,而是解析自我存在的价值。
从情感层面关注周海峰作品的话,他的作品是一见如故的。相同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给了我们解读周海峰的机会。从他最近作品中的反复出现的船、马、烛光、书、树等元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借以开展自我内在反思的载体。“物无自性”,做为个人价值主体性的建构和确认,必然地经由具体的人、物、情景等错综复杂的外部现实和环境来生发,这是一个籍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双向过程。在这里,情感体验与外部现实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交融,
他是一个善于聆听自我声音的人。一个对一切消逝之物保持伤感的人。在他的近期创作中,对个体生命往事消亡的触痛成为挥之不去的情绪,这一时期持续描绘的鲨鱼、骨架、火焰、星空无不紧紧地附着在艺术家对生命内在自我的审视与体悟中。在骨子里,周海峰无疑是一个的悲观主义者,而正是这种悲观虚空的底蕴,却另他独具了一种忧郁的性格魅力,构成其纠结而又互补的文化人格。
文/关磊
2012-6-18
作者:关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