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读丹纳《艺术哲学》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对中西思想的差异有新的体悟。丹纳一书中对产生艺术的土壤,一层层翻开,颇如剥笋一般,一环相接一环。冯友兰介绍中国思想的衍变和历代哲人对物景的感悟,像行云一般舒缓。丹纳代表西方学人所用方法即推演法,事物在逻辑剖析下,层次清楚结实。中国思想对物是感悟迷离,层次叠交虚远。杨振宁在一次讲话中曾讲到:“西方重相推演溶法,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易经》仅有归纳法,这是影响近代中国科学不甚发达的原因。”看来是有一定道理。可是通过对比阅读两书则有些体悟,人毕竟要受其环境的制约。中国地域所生发的农耕文明,催生出中国人独特的认知理念。比如,儒道思想的合一到后来的分道。均反映了社会变化的需要。虚与实确为中西思想文化的两大特点。但中国思想文化中“虚”不是真正字面上的“虚”,我认为是中国人认识了事物之理后上升至一个高度的“虚”,其实最为符合道的虚。西方实,我以为还未达到中国人信奉的“虚”的高度,故科技发达后带来新的困惑,反而任何事情不平衡了。可见实与虚的结合,于今是多么重要的一件要研究的事情。层层剥离再还原于总体和混沌状,于艺事确是一个大问题。
生和熟是区分大美和小美的分界线,老师吴冠中曾说:“熟离俗近,生离美近。”为美而生的线、色、形是生命,那内在生命力的表现,凡·高的重线、粗拙的形,创造出凡·高那倔强的灵魂呐喊。
画事最难之外,是在基本个人风貌已现端倪,并且有良好发挥之势,但内心却存顽强需改进之求,左右不安,既想维护风貌,又要突进变革,此间彷徨不定,举笔无方,漫步思维深处,竟无可画的热情,甚恼、甚叹。
生活中从艺之人需要于瞬间万变之态中捕捉一个热点,这个热点是画画的起因,又是结果。想到即能做到,甚难。这起点或是一个形体、或是一抹色彩、或是一种情绪、或是一种感觉、或是一种冲动。是何,从艺之人也不知晓。
以宇宙的“元”至宇宙的“素”(元素构成自然)拮取宇宙的一个极其微小的角落去体悟,再拿画笔描绘,以“一角”描绘出自然的呼吸、竞争、相协,丰富的“一角”,画家也一并进入,随这一角落去随自然的呼吸去呼吸,画时你能充分体会其画家自己热的气,鲜艳的色呼出你的灵魂的气。色彩间“生”的融合、矛盾,这些就是我的宇宙。这色彩、墨色织成既复杂又单纯的界面。
色之结构和黑白的结构同等重要,分布就是统驭色彩在画面上的占领,让色在画面去占领吧,像一组相协的号角。沉静的色去异化?雅致的灰去调谐吧,生命的绿去生长吧,这红、这蓝、这灰、这绿,间或的橙红、橙黄、黑在背后像有一只大的手掌左右、上下、按压,画面的戏剧感出来了,你面对陌生的震撼的画面目瞠口呆,美丽的画就是这样出来的。保持你生命的活力,保持你纯洁的感受吧!
原始是什么?原始的感觉怎样以生动、深刻的“非画面”出现?禅以一切的自然即为虚幻,你的画也是虚幻人生组成的一部分,所以画画不是画什么,而是凭借一种物表现你的灵魂感知到什么?若将眼睛闭起来,你要能领悟到那“律动”,这是使你心中与自然的律动一致。
可能你画时知道自己在画什么,但当你真正开始画时,一切的物象均消失了,留下的是一空白,即心是“空”的,但在笔下去后,线勾勒出的“物”又是实的。“空”与“实”的互存与转化,可作为画家灵魂的觉醒去认识理解。
若看整体人生特性(感情、思维、技能)的感知,尤其从(中西)大师画作去观察,笔触、积色、空间、情感,尤其是情感表露上均有相同的东西,在情感上,中西大师均在中年都有对内心要求平静的追求,技法上更是率真用笔、无拘束用笔,很像中国艺术里所讲的“见与儿童邻”的稚拙手法的表现,所以中西艺术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天然去雕饰的高远意境,在技法均追求“写”的感觉。这些要切记,不然你会将艺术割裂开来去认识而进入误区。
人类行进于今天,应该很有理性,可世事发展大大不如人意,人与人之间反而更加隔离。以艺术来讲,中西艺术的发源在资讯不发达的远古,显然不能看到各自的技艺如何发展起来,但今日资讯发达,看到拉斯科岩洞壁画、中国岩洞壁画,可看到均有同样的艺术感觉,人类自远古走入历史记载清晰之时代,好像艺术的感觉分开了,可今天的艺术你再观察,若站在人类的这个类上去认识,整体艺术的表现还有人的感觉即画整体的感觉,可谓殊途同归,都是人,画的内在是一样的,不过,情感都一样,不同的是,在表现情感(中西)表现的技法、材料有所不同罢了。
神所赋予美的结体简直妙不可言,如中国书法,王羲之字中所形成的、展现的结体,点的起始等等均有其事物就该是这样,可以成为经典的美;在希腊雕塑中那柔顺的曲线、体姿,均是后人之楷模和永远要记取的,这就是具有神性的、庄严的、高贵的、典雅美的原始及成熟的元律。创造出这种元律的人和时代,其背后是形而上学的思索式称神赐予的都不知,你说时代进步(含科技、材料等)是艺术推动力,那是今人给自己打气的辩词,面对前人累积给我们的这些巨大的艺术遗产,是自叹还是自强,只有人的内心能回答。找点事或看到精妙的东西模仿之,以排遗时光也未尝不是理由。所以,艺术的伟大作品是超越时空的,早期的美好东西是超越不了的。
谁接近神,谁就会得到馈赠,怎么接近神,内在才情、不间断体悟自然、不断地写些什么,因为“神”也可能是学者。
所谓的创新,像鲁迅所讲(大约的意思),只是在传统的里面增进一点“东西”,这东西必然是时代的。传统与新不是矛盾的,而是在历史发展中互补的交融,即是后现代主义,概念艺术的绘画的形式中,也有大量前人留下的痕迹,通过“借”与“偷”、“抢”与“要”。当然这“偷”、这“抢”,是画家心智的动因。“你不是国画,又不是油画了,应该发挥你的色彩能力去专攻某画种等,”我不是未画过油画,传统的墨也泼过,但于时代之人,负载的背景又这么鲜活,中西交流中艺术观念的碰撞早已应为人的习惯,尤其是艺术之人,更应于观念中的碰撞获得养分及成长的愉悦,而拿什么画种、材料来套自己。殊不知,画为心声,技从情出,愈历练就越显熟,材料为人所掌握,观念应建立于类文明的基础之上,更缩小至艺界吧。大艺术的观念必须建立,过去若还迷惑,今日,中年的还有什么可怕呢?什么画种、什么别人如何界定自己的画、什么社会承认,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艺术是无国界的,只有至纯之情所绘彩图,才是至美的。
大艺术的观念是什么呢?就是人类文明多角度眼光的建立,作为个体的艺术家才能胸襟开阔,吸纳一切有用之资源,对于自己的画,画的过程没有什么顾虑,即个人经历的宏大背景中坚定、果敢、自信的走向前去,吸纳中西艺术精华,这样你的画才是不中不西,但是它们是具有鲜明、呼吸自己空气的画,是你的孩子!
这块土壤只能长出这样的果子,去掉对你的任何评价,抛弃一切议论对你的影响,绝不彷徨,一头扎进去行走,管它什么纸、笔,还是墨、彩,更还有什么时代性、当下性等等认识!你的画就是这样多彩的时代的,但要记住,真情!真情!还是真情!
所谓的新的主义,其实质就是以自己的主义代替其它的主义。如概念艺术、后现代艺术等流派均反对“他们”认为的传统的艺术形式,其内在的动因是好的,即反对艺术的贵族化、权力化、精英化等等,殊不知,任何变革的初衷我想是好的,但若形成气候、现象,潮流后到头来还是被异化,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暗流,其后被一些人操持,即理论家。真正有良心的理论家可将此主义、那主义站在历史的进程中去阐述,可怕的是,没良心更没水平的“理论家”借主义提高自己身价,于是乎,主义+作品、评价+噱头,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登堂入室,基本意思是取代其它主义,其实是实现自己的这些主义,而这些主义又成为新的权力的外延,又挥棒子打别人,他们成了精英,新的精英,但可以理解的,近现代主义的林林总总更迭替代,真正有价值的才能成为历史过程的一小朵浪花。河流中浪花很多,却不像河的源头,起始的干涸、宽远、悠久、恒定,其真实深厚的背景,即是社会发展逐渐加快。社会很多恒定的东西被打破,打破后又未及时有新的价值观、道德观去支撑“新社会”这座大厦建筑。对社会急剧加快的现状不知所措,很多事和人的初衷相反,即人总是向善去努力,而得的果却往往是苦涩的。我们理解的善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而是这样的一个等式:科技发展+生活舒适,殊不知,科技某些发展肯定是牺牲了人文内在的精神而得来的。这有一个逻辑的定律,科技发展了,生活也舒适了,可是人更加觉得丧失了很多很多,艺术为人发展的一个侧面,肯定多了可依借鉴的一些东西,这些借东西的人,有聪明、认真的艺术家,更有一些借东西的伪艺术家,他们讲:这东西先用用(尤其是新东西)再还你。可还回来了已是破坏过的东西。他们创出来的一些东西却是毒害人的东西,所以近现代主义的增多,沸腾确实造就了社会的热闹,扩展了“认识”的视野,但是再热闹也要有“物”有质的存在,不管什么主义,比如概念主义视传统的东西为洪水猛兽,但是它不也是将“物”放在某种场合下显示吗?不管是架上、架下,都以物的存在和观者交流,作品摆在那里,也是不管观者的再创造的。即“物”的作品感都在追求,即使概念主义作品中元素为何打乱,还声称我要“发展”了,说这句话,其实质还是传统的一部分,无非元素变了,这里绝不会因你站在街边一个垃圾筒旁,行走的人就会看这个垃圾筒,用肯定的话讲:“这是件作品!”
作者:张森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