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22 00:00
《元初》高度为6.61米 3月21日,姬子个展“以神观相”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幕。当面对垂落而下的巨幅长卷,山峦层叠交错而成的上升之势与缓缓卷动的云雾,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宇宙般混沌、汹涌的世界,让人难以想象,是出自七旬画家之手。姬子的水墨并没有传统山水的诗情画意,存在于其中的是超越现实的宇宙之相。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策划,展现了姬子自上世纪八十年以来探索的“墨道山水”。
展览现场 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精神触动,是观众对姬子作品的第一印象。策展人于洋表示,没有学院经历,姬子摸索出来的绘画之道完全是从他手中成长而来的。“这里没有程式化、约定俗成的东西。面对它们,我们无所适从,难以将其归类到某个范畴之中。”姬子的墨道山水,是其多年来潜心研究佛家与道家思想而得的副产品,是其悟道的一种表达方式。从风格学分类来说,王端挺表示,姬子的作品更多是超现实主义与未来主义的融合。“画中的很多景象是超越我们视觉的,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而旋转的几何形块面是对运动的表达,是典型的未来主义创作方式。”
《八荒来风》
《八荒来风》局部 与大多画家一样,姬子在探索的前期有着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在墨道山水之前,他多描绘家乡的群山,有一种乡土情怀。但随着对理论、哲学、天地的观照,姬子将早期接地气的乡土情怀进行了转化,把中国道家、佛家思想中的天地之道转换为一种现代视野中的宇宙之相。“面对他的作品,我们似乎置身于苍穹之外。其中的壮美反映了他生命的充沛,和对天地思考的深度。”于洋说道。
《时间的延展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姬子提出了“墨道”的概念,并借用佛经中“法相”的概念,提出“墨道法相”,再到“墨道无相”。“八十年代,对传统的沿承到了一定的程度,个人的笔墨风格已经形成。虽然很多画家在笔墨风格出现之后便终其一生,但是对我而言,这只继承了传统,是文化层面的,而不是艺术最高的境界——对宇宙规律、自然规律的探索。”他不再以形写形,开始将山水从物理空间倒向精神空间。姬子的画作没有哪家派系的痕迹,任何传统的元素已渗入他的骨子里,助其书写心中的所得。展览从“墨道法相”、“物我同悟”和“冰雪圣境”三部分概括了姬子画作的风格面貌。
《大道长风图》
《大道长风图》局部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齐白石纪念馆馆长吴洪亮表示,今天很多的艺术家是从当代回到了传统,而姬子更多的是从对道的认知开始画画的。“中国文人画的传统是表达物象所激发的内心的图形,而姬子的作品更多是云雾、气流的呈现。他已抛弃实体的物,并在虚无的物中寻找可能性。为此,他的作品更偏向于精神性的,这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 姬子两幅作品《大宇畅神图长卷》和《四海蒸腾》已被金鸡湖美术馆收藏。
姬子作品被金鸡湖美术馆收藏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more",王丹艺<em,title="作者:王丹艺 "></e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