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27 09:58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有人说,尤伦斯当年的“出货”是当代艺术“85一代”的绝唱。从曾经的先锋艺术家到市场明星,那一代精英似乎逐渐开始退出市场舞台,进入美术馆、博物馆体系,成为历史的一页。而时下青年一代的迅猛成长,是推波助澜还是揠苗助长,在市场信息并不完全透明的当下,我们也只能期待“时间”这把无情的利器来检验良莠。
贾蔼力、郝量、王光乐……这些近年成为市场大热的青年才俊,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蜕变?
贾蔼力
——一枝独秀的“话题人物”
2004年,贾蔼力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从鲁美毕业以后的一年,他先后在北京的几家画廊举办展览,并保持合作关系。
十年之后的2015年,贾蔼力的作品《早安,世界 (三联作)》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夜场以1328万港元(约合1071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再次刷新个人成交记录,同时,也是“70末”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最高价。而此次拍卖期间的所谓“媒体提前曝光成交价”事件,也让他再度成为焦点。
回顾起来,自2011年起,贾蔼力的作品连年在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等国内外重要拍卖行上拍,并全部成交,而且几乎保持着连年创新高的发展态势。这样的市场表现也让这位79年出生的青年艺术家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201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贾蔼力的《苍白的不只是你》以662万港元成交(约合人民币540万元),成为当年市场上的最大话题之一。
在2007年还是市场新人的贾蔼力,经过几年的市场推广,作品被国内外广泛认可。据知名艺术品经纪人李苏桥透露,201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这件“天价”作品也是艺术家早年流入市场的优秀作品,经由国外藏家送拍。
此外,北京的“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作为中国当代架上绘画的一个重要的“造星梦工厂”与贾蔼力多年保持着合作关系,在贾蔼力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站台中国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国内外推广,让这位年轻人迅速打开局面。站台中国负责人孙宁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从2009年开始,出于对市场的警觉,加之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贾蔼力鲜有新作流入市场。但是,与画廊的持续合作,让他的作品能够在市场方面保持相当的热度,甚至是“饥渴度”。正如孙宁所说,国内国际的很多藏家,也都想代理贾蔼力的作品,只是艺术家对此比较警惕,“不愿意太多的被市场所牵引”。
今年,佳士得上海春拍的封面作品《无名日2》(二联作)(估价630万-930万元),是贾蔼力2007年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曾参加“超越图像——中国新绘画”(上海美术馆,2007)、“疯景”(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2007)、“2012光州双年展特展Ctrl+N——非线性叙事”(光州市立美术馆,韩国,2012年)等展览,也是他早年流入市场的作品。
作品呈现的是艺术家独具特色的冷峻与暴力并存的末世场景。贾蔼力作品中的符号性形象——戴面具的青年,呆坐在荒原与废墟之中,而远处高空中刚刚发射的卫星火箭正在腾空而起直插云霄。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孤独的人,在低泣诉说着后工业的颓废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创伤。这些无法自拔的末日情绪,让这幅作品显现出特别的力量。
王光乐
——“厚积薄发”的佼佼者
1976年出生的王光乐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王光乐作品市场成熟的年代,还是在抽象绘画没有被国内市场广泛接受的时候。
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王光乐就在北京过起了北漂艺术家的生活,先后参加了东京画廊、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北京星空间、一月当代画廊等等多家机构的展览。而2009年和2011年与北京公社的两次合作举办个展,也成为他进入国际大画廊——佩斯北京的前奏。正是北京公社的老板、佩斯北京的总裁冷林,把王光乐推向了更高的舞台。有了国际背景的佩斯画廊的推广和代理,自2011年以后,王光乐作品的市场价格开始大幅攀升。
2012年,王光乐作品《水磨石》(2004年作,成交价104万港元)首次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突破百万大关。此后的几年,他有多件作品成交价在百万以上,成为拍场上成交稳健的“硬通货”。2014年,这件两年前创造个人成交记录的《水磨石》,再度在苏富比香港秋拍夜场上拍,并再次创造个人价格记录,以554万港元(约合4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在中国当代从事抽象绘画创作的年轻人中,王光乐无疑是一位佼佼者。自2002年开始的“水磨石”和2006年开始的“寿漆”系列作品,是其主要的代表作品。他的作品在抽象的外表之下,具有冷静、知性的力量。“水磨石”系列表达了在无意识与非理性状态下,对人类文明形成的拷问;而“寿漆”则是将一种民间观念与习俗,转化为自我生命体验的形式。
今年佳士得上海春拍的这件《寿漆110409》是王光乐2011年作品,灵感源于他的故乡福建的一种古老习俗。艺术家以极为繁复的上色过程画出承载着个人生命感悟的横纹。作品充满了东方生命哲学所特有的深沉而神秘的力量。
郝量
——“新水墨”市场的领头羊
郝量是当代青年艺术家别具特色的一位。他的成功或许一方面要拜近些年的“水墨热”所赐,另一方面在众多在传统与当代间挣扎徘徊的中青年水墨画家中,他的作品功底扎实、别具一格,让人过目难忘。
郝量在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度过了本科到硕士研究生的7年时间。2010年,硕士毕业一年后,他便轻松地以职业艺术家的身份,参与着多家机构的推广。作品先后在“寒舍空间”(台湾台北)、亦安画廊、今日美术馆等国内知名机构举办展览。作品自2011年进入拍卖市场以来,也不断刷新国内青年水墨画家的新记录。作为“新工笔”、“新水墨”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炙手可热,以至于近些年的机构大多只能从藏家手中借出他的作品,举办展览。
也是从2011年开始,郝量的作品连年在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等国内外重要拍卖行上拍,并同样保持着几乎100%的成交率和持续创新高的态势。这个状况在去年被他的一幅估价过高的经典之作打破。2014年,保利北京秋拍中,名为《毒浮屠》的大幅工笔作品(估价280万至380万元人民币),遗憾流拍。尽管如此,从市场角度看,郝量仍然是当代青年水墨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在去年佳士得上海秋拍中的作品《云记》(作品尺幅约40平尺)以675元万人民的价格,创造个人拍卖的最高纪录。同年匡时秋拍的《科学的世界》(三联作共计约12平尺)以230万元的价格成交,成绩不俗。
今年佳士得春拍上,郝量创作于2010年的《羽城化蝶》(约14平尺)以80万至160万元的价格上拍。作品灵感来源于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的玄幻传说。画面中描绘的一座安静小镇被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所“笼罩”。作品保持着郝量绘画中,特有的神秘深邃气质。
来源:新浪收藏-藏界人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