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崔峤:“民间”有未来吗?

2015-05-19 00:00

  崔峤

  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早些被关注、批评、清理也许是对于当代艺术生态的一个好事情。我认为,艺术家的本质和初心是非常重要的,自省批评的独立精神应该一直存在。

  观众观看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

  美术文化周刊

  请问中国馆的策展理念?

  崔峤: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这次是作为一个团队策展,我们的想法是先进行跨学科背景的综合分析:威尼斯双年展的定位及可能性外延、历届中国馆的分析、本届总主题“全世界的未来”的解读,然后进行团队成员的独立思考和方案提交。最后我们经过综合讨论之后,确定此次中国馆的主题为“民间未来”。一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的国家梦想未来与民间一定是紧密不可分的,真正的独立性、生命力都是在民间陆续发生,如同大海下面的波浪暗涌。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认为在中国当下的艺术文化界,对于“民间”的讨论是远远不够充分的,局限在弱势人群、传统继承等方面。

  “民间”在这次展览中所代表的更是长期建设性进行社会参与的每一个个体,这样的立场和艺术家相关,更有每位观众相关,跨越国际、地域、知识背景等等。“民间”代表着一种在当下中国更为开放包容、同时也颇具挑战的立场和精神:自然、自动、自发的行动力、享有创作空间、主流取向之外的诉求和创作。它是层次丰富而弹性推动的、摒弃二元对立的狭义限制。

  所以在我们的策展思路文字里:“中国呈现在国际视野中的,有时并非常态。或是世界政治、经济意义上的大动作,或是国内社会、环境治理中的问题与挑战。世界关心中国的未来,因此也迫切地想要了解真实的中国。是否可以松动一下目光,看一看湍流之外的平缓水域,那些每日发生的生活、工作,那些并未时时抱持了政治、经济、艺术、话语、权力、商业等等念头的进行时。这里面或许有中国人历经沧桑而未易的生命力、以及超出常规的创造内容。

  中国馆是国际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平台,应该呈现真实鲜活、具有温度和情感的中国、在繁杂社会景观之上它所面临的挑战及多种路径,中国内部的持续变革正是未来可能性的基石。中国馆的策展工作将讨论几个层次的问题:艺术的边界如何得以突破、回应当下时事与未来挑战?艺术家的独立性、跨领域创作如何得以呈现?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原创语言源自哪里?

  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共同指向是“民间”、“未来”。一切源自民间,一切指向未来。“民间未来”可以是一种观察,也可以是一个问号、一个进行时。民间有未来吗?民间的未来会是怎样?我们认为:真实存在过的、有态度和鲜明立场的大多数,他们超越时空与文化界别的人文创造、思考对话、情感与生命力,正是全世界持续推进的未来。

  最后,我们想有所突破改变的就是此次中国馆将是持续7个月的人文平台,我们会有陆续策划活动贯穿全年,力争在这个平台上做出符合我们团队国际交流优势的文化创新贡献。从艺术、教育、思想等各种层面上进行复合的国际交流。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美术文化周刊

  现场展出效果怎样?

  崔峤:历届中国馆比较弱项的是展陈设计,我们此次邀请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库哈斯领衔的OMA团队进行合作,结合展品进行了非常精简内敛、突出重点的展陈设计,避免夸张炫目的展陈设计分散对艺术作品本体的关注。展陈设计呈现的效果获得国际艺术设计媒体的一致关注,展览开幕前就已经有超过百家国际媒体对今年中国馆进行了报道。

  开幕之后,现场展出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非常满意。室内的观众流线、各作品之间的关系及节奏都处理得很好。很多国际国内媒体、观众留言也对展览效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美术文化周刊

  展出后的反响如何?

  崔峤:5月5日是贵宾预展第一天,我们接待了超过100家国际国内媒体、3000人观众。很多人的第一反响就是“2015年中国馆是这几年来中国馆最好的一届”,我们团队感到很自豪,同时也很意外。因为筹备时间很短,只有1个半月,能达到目前的反响完全是出乎意料,之前所有的人力和精力全部都在冲刺筹备期,并没有铺开公关宣传工作。现在得到众多前辈、同行、媒体朋友的支持,是我们的幸运,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民间未来”,自开幕以来受到国际媒体广泛关注,ARTNEWS、《纽约时报》、德国《KUNSTFORUM international》杂志、法国《La Tribune》报、意大利《ABITARE》杂志、《Il Giornale dell’Arte》杂志、《La Tribuna di Treviso》报、VENETOEDINTORNI网、ARTRIBUNE网、Repubblica网、Exhibart网、Eventiesagre网、Venetoedintorni网、安莎通讯社(ANSA)等国际媒体对中国馆进行了报道,并普遍给予了赞誉和支持。

  开幕一周以来,国际艺术界的重要馆长、出版社发行人等等都纷纷来信,给予展览内容的高度评价。国际权威艺术媒体ARTNEWS的好评文章,让很多国际观众也来到中国馆体验多元开放的展览内容。文章说:

  位于(威尼斯双年展)Arsenale军械库尽头的中国馆,这一届是中国参展以来最好的一届。今年,中国馆的策展方是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中国馆的组织者们仍成功攻克了很多挑战,包括请到了明星建筑设计师库哈斯和矶崎新来为难度不小的中国馆做展陈设计。最后呈现出一个卓越的影像艺术展览,加上国际著名作曲家谭盾的参与,让这一届的中国馆,和以往几届的平庸效果比起来,多了一份让人愉快的惊喜。从2005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威尼斯寻找着身份认同。今年,通过“民间未来”的主题,中国馆尤其从文化的层面上回应了奥奎·恩威佐“全世界的未来”的主题。

  “民间未来”的主题从吴文光和他的草场地工作站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个作品是一个纪录片集合,训练普通人通过拍摄纪录片去促进社会及政治的改革。而中国的国家馆能把这个作品包括进来,也体现出了政府的包容度,即采取接纳而不是审查禁止的姿态。

  观众观看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作品

  美术文化周刊

  作为策展人,你觉得哪些地方满意?哪些还需要改进?

  崔峤:在1个半月的如此短的筹备时间之内,充分调动团队力量和外部资源合作,达到目前的展览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突破了以往在展陈设计、国际媒体等空白领域的工作。我为我们团队的年轻人感到非常自豪。需要改进提高的是内容策划的学术深入,进一步的多种调研。

  美术文化周刊

  国内对威尼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蜂拥而至有批评,你怎么看?

  崔峤:这就像是第二个金色大厅的问题。名利所致吧,也是艺术界多年存在的问题。早些被关注、批评、清理也许是对于当代艺术生态的一个好事情。我认为,艺术家的本质和初心是非常重要的,自省批评的独立精神应该一直存在。

  中国馆现场

  美术文化周刊

  国际舞台上应如何展示中国艺术的形象?

  崔峤:中国艺术一向都太高大上,总是PK心态,也许应该换位思考,双向策划合作很重要,而不是单向的文化输出。这次很多国际媒体和观众很意外的就是中国馆竟然有长期独立工作的中国艺术家、纪录片导演、现代舞蹈家等等的大力推介,非常坦诚而且有个性。

  我认为很多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不要回避,应该促成讨论交流,策划时要注意故事性和个人性,如何把一个扁平的常态项目变成一个亲切的充满惊喜和诚意的故事,也许是一个新的角度和挑战。个人的十多年中欧文化交流经验告诉我,国家级文化艺术精品项目以及文化大师的媒体效应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于当下人文思想和代表性新生代的挖掘,民间之间的自发交流也许更为重要,也应成为根本和常态。这方面需要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人才的见识、自信、视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