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我的记忆中,每次见到小烽的作品,都会自然联想到罗丹的雕塑。这不是说晓小烽仿了罗丹,也不是说小烽堪与罗丹比美。最近一次在欧洲,尤其是在巴黎重赏罗丹原作时,又想到了小烽。正是再次与罗丹雕刻相遇,提醒了我对小烽的一个拖延已久的承诺。去年冬,小烽嘱我写篇短序,放在他的新作品集中,可我因繁忙一直未写。现在也许那作品集业已付梓,用不上这段文字了,但我还是想把我对他作品的这点感受写出来,以弥补对他的食言。我之所以会将小烽与罗丹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从中体悟到了相同的特质,而这种品质在我国当代雕塑中尤为匮乏。小烽一直在创作中努力把握这个东西:不妨将之称为“雕塑的生命触感”。正是这种触感给冰冷的大理石或坚硬的青铜灌注了生命,仿佛在呼吸。传世的古希腊雕刻、中国魏晋至宋代的雕塑,以及古印度的雕像,无不充沛着这样的性感特质。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雕塑风格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依然是生命的触感。古典的米开朗基罗的雕刻是从大理石中解放出来的生命,巴洛克的贝尔尼尼将动态的呼吸吹进石头而使雕像冲破凝固呈现连续间的错觉。罗丹将雕塑的生命动态发挥到了极致,从其雕塑中,我们仿佛能追踪雕刻家双手塑造形体的过程,感知其双手触摸的体温,它们不是被从石头或青铜中释放出来的生命,而是径直来自于生命的生命。形、体积、比例、材质均为之服务。当它们服从于生命触感时便具有了表情,具有了表现力。否则就会大而无当、僵硬、概念化,由此丧失雕塑的本体质量。这类雕塑在我国公共艺术中似已泛滥成灾。欲提高我国的雕塑水平,不能不重视雕刻的生命语言,它之于雕塑,犹如气韵生动之于中国画。无论是小烽在理论上是否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创作实践上的确在追求这种感觉。像罗丹一样,小烽借助各种媒介捕捉生命感。例如,他曾用水溶铅笔与水彩颜料画了一批人体,目的是要“将绘画融入雕塑艺术中”,这并非欲以绘画语言代替雕塑,而是“感受生命的存在”的另一种途径,以“使雕塑语言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化。”人性化即是博动的生命感。我们无需通过修辞分析他的具体作品,仅从他雕塑的总体中所感受到的追求气息,足以说明小烽紧紧地扣住了雕塑艺术的活脉,正是这一点使我时常联想到罗丹,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在中国雕塑界出类拨萃。
曹意强
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作者:曹意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