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02 12:15
2015年10月30日,“那山——刘懋廿个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如期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得到北京元成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本次展览集结了艺术家刘懋廿在各个时期创作的近80余幅油画作品,另有部分手稿作品呈现。刘懋廿挥洒、涂抹、堆叠的艺术手法,异域激情与张力,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嘉宾合影
现场开幕式
批评家黄笃、王端廷、何桂彦、吴鸿、今日美术馆学术及展览副馆长晏燕出席了开幕式,并在研讨会中对刘懋廿的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近50家媒体对展览进行报道。
现场研讨会
刘懋廿1965年生于陕西,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生,以自驾的方式到西藏、甘南、新疆等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采风,捕获创作灵感。西北的成长环境是艺术家难以割舍的情怀,也使刘懋廿多年来始终坚守在“西北民族风俗”这块清寂的创作领域。刘懋廿的性格是低调而内敛的,已到中年才为大家带来他的首次个展。
艺术家刘懋廿致辞
在展览开幕式中,业内专家更是对刘懋廿的创作给予了一致的高度评价。批评家黄笃认为刘懋廿的作品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其作品中的个人叙事性很强,这与他的生活处境是密切相关的。其作品质朴而厚重,充满力量感,张扬了人性中雄壮的一面,于当今艺术界独树一帜。
北京元成美术馆馆长韩之庆致辞
北京元成美术馆馆长韩之庆则从刘懋廿的作品中读出了踏实的厚重之感,两人亦有着较深的交情。韩之庆表示:“我非常认可他的艺术。不管艺术的价值再高也得有价值的体现,作品从艺术家的画室到收藏家手中,需要一个让观者了解的渠道和过程。”;今日美术馆学术及展览副馆长晏燕在谈到此次展览的主题时认为,“那山”源于一种流动的情节,是一种不可攀逾的情感。
观摩刘懋廿的创作之路可以发现,2011年是刘懋廿创作母题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艺术家对陕北乡土人情的刻画。2011年开始,刘懋廿的创作进入到西藏题材,这是艺术家将西北情谊从家乡扩大后的转变,不变的乃是作品中透露出对这片干燥土壤的无限热爱。
然而,越过时间与题材的阻隔。从风格类型上加以审视,抽象语言的实践几乎从头至尾伴随着刘懋廿的创作。他的抽象绘画,并非纯粹抽象符号的组接,再赋予某种观念的意义。而是将具象形体不断抽象化之后,依凭硕大笔触和厚重肌理消解在背景之中。在两幅创作于2015年的抽象作品中,可以识别出艺术家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心门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心门》映入眼帘的是“门”的几何图形。以这种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图案,对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进行探索、象征、隐喻,画面冷静、神秘、保有张力,十分耐人寻味,体现出创作者于现代主义中的艺术修养。
巴嘎的牛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作品《巴嘎的牛》颇为抢眼,牛的形象经过抽象的洗礼,深藏于丰满的画面之中,浓重的笔触与强烈的色调充斥感官,尽显出西北风情的艺术特征。艺术家情感的直接喷涌,使各种风格、技法同时混杂其中。既有“立体主义”的分割画面,也有“热抽象”的猛烈激情,同时保有“唐卡艺术”的装饰感。难于定义,才衬托出创作者的难能可贵。
转山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刘懋廿油画中语言最为鲜明的则是以方块笔触创作的表现主义作品,鲜明的效果形成了刘懋廿独特的辨识符号。新近作品《转山》就属于此类。方形的笔触,铿锵的线条,扁平的塑造,“呆稚”的变形,异域的氛围,既有一眼望穿的率直之气,也有可供琢磨的古灵精怪。直观作品,位于画面中心的人物与周遭七零八落的景观,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符号性,从而共同组成画面。硕大的“人物”高于“山峦”与“楼阁”,使人想起早期中国山水画中时常出现的人大于山的荒诞景观,充满着童趣感。
刘懋廿的作品以其多变的风格和饱满的情感,使观者感受到深藏其中的那份真挚。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1月8日。
“那山——刘懋廿个展”在今日美术馆盛大开幕
主办方:北京今日美术馆
支持机构:北京元成美术馆
艺术公关:百纳艺术传播
开放时间:每天10:00—18:00
开幕式:2015.10.30,15:00
展览时间:2015.10.30—2015.11.8
展览地点:中国 北京 今日美术馆3号馆
刘懋廿简介:
1965年生,陕西黄陵县人。
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同年分配至延安大学任教;
2007年至今居北京。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