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城市的远见,广州城市化进程与红专厂的命运

2016-01-26 09:41

  一个城市规划的“远见”及其凝聚的共识,如何影响城市的形式,并进而探索现代都会特质的形成与城市居民生活及精神面貌的关系。

  人口向都市聚集是世界性的趋势,都市快速发展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深深影响了城市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国家,那些成长急速的地区,步调混乱伴随而生的都市问题愈加明显而复杂,而且全面性地爆发。这些问题参杂着环境、社会、教育、心理、历史与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我们选择都市计划的观点来切入剖析都市的问题和困境,而都市计划专业本身即包含了上述各个课题的反省。

  在每一个成功的城市的发展史上,总有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契机,因为有人洞见问题的本质,综观全局,提出了“远见”,而使城市得以奠定长久发展之基础,或是脱离困境,获得重生。

  鲁尔工业区的蜕变

  德国西部北威州的鲁尔区,19世纪曾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它支撑了德国150年的发展,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物质基础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鲁尔区遭遇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不得不缩小煤矿开采的规模并减少钢产量。如今,鲁尔区90%的煤矿厂和炼钢厂都已经关闭,几乎告别了大工业时代。

  德国鲁尔区

  改造后鲁尔区的样貌

  德国人对纳粹党卫军的反思

  德国工业化时代的形形色色的控制器

  令人惊讶的是,废弃的厂区,并没有因此成为城市铁锈斑斑的伤疤,而是被州政府成功地与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改造成景观公园,或是休闲娱乐场所,或是工业博物馆,或是设计与艺术中心,形成了一条被称为“工业文化之路”的产业线路。

  鲁尔区再现了蛮荒时代的博物馆

  德国鲁尔区改造的例子表明,在创新精神及公共部门主导的政策作用下,一个传统的工业地区可以通过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转型并焕发生机。这种转型需要一个开明的、有创新精神的和有胆识的公共部门,并且愿意投入相当数目的公共资金,否则将很难在大都市以外的其他地区推动市场的发展。

  只有具有“远见”卓识的公共部门,才能超越经济短视,并且战略性地投资于这类软性公共基础设施。即使土地所有人和房地产部门并不情愿投资文化和抽象概念,而宁可仅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传统的地区结构改革途径,如修建道路或科技园等,最终他们仍将从中受益文化和文化产业,能够为受教育者、熟练工人以及努力工作的人提供工作机会。对于那些在技术变革和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区位的地区而言,文化是改善地区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可见,投资于文化创意产业将是传统工业地区及其居民的一种生存策略。

  北京798艺术区

  无独有偶,北京的798厂,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厂房,和德国本土的毫无二致。本是国营电子工业的老厂区,上世纪90年代被废弃后,受到众多艺术家趋之若鹜地青睐,现在已成为北京的艺术文化新区。

  在798漫步,不时可以看到德国鲁尔区的影子,不过较之鲁尔,798是一个体量小许多的摹本,但却是地地道道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德国鲁尔区凤凰涅槃的前后,纽约苏荷地区、英国伯明翰等大工业中心,也先后完成了从工业化到文化创意园区的嬗变。也许,鲁尔和北京798,在血缘上更相近些。据说,近年来,在我国沈阳铁西区、上海苏州河畔,广州红专厂,也在复制着鲁尔的文化创意样本。

  广州红专厂的命运

  众所周知,北有798,南有红专厂。然而,广州城中这片来之不易的文化地标,从诞生之日起,就经历着风雨飘摇。由于城市规划局的伟大“远见”,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二期规划)涉及红专厂拆迁问题,使红专厂从三年前的“全面拆迁”未果,到常委也甘做“钉子户”的孟浩同志入驻镇守,再到去年1月的催促“土地移交”……

  最终,广州市政府在复函省政协常委孟浩的提案里表示,将采取“部分保留、部分开发”,然而这个决策简直让人拍案叫绝。相对此前,尽管市政府从“不要红专厂”的决定,已经改口还珠;但是,今时今日的红专厂,早已成为广州艺术文化产业链上的重要输出。

  面对如此吸引人的一块“肥猪肉”,不禁让你垂涎三尺。昔日还珠皆空的广州市政府,近日似乎又有了新的动向……他们把那无形的手,伸向了这块“艺术宝地”。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清楚地了解问题的症结,然而,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远见”,她甚至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问题却一再以不同面貌浮现的困境。

  “远见”不必然来自任何特定的社会阶层或职业,它可以是一群或一个政客、技术官僚、知识份子、专业人士所提出,也可能是由小市民凝聚而成的共识。远见的提出者,在专制政体较常来自政治或专业精英,在民主政体则常来自专业者﹑压力团体或政治共识。

  以上视频,我们挑选了一些具有明显特质的都市(德国鲁尔工业区),这些特质来自于他们对自己城市的历史、人文、自然环境﹑产业发展等议题提出了“远见”,或是一种“强烈的主张”。因为这些主张,这个城市有了明朗的方向感,有了方向感,也就出现了前进的步骤,执行的方案以及解决困难的决心。同时,也逐渐凝聚了市民的共识与默契。

  这种默契所孕涵的深刻思考,正是我们所要传递给社会大众的,包括漠视和关注都市问题的各阶层人士,以期唤醒人们对自己所处城市环境的关注并进而采取行动。

  如今,广州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瓶颈,而且被某些严重的问题所困扰,这种问题意识,形成了我们观察其它城市的观点与焦距。从我们寻找到的,那些“城市拆迁”的问题出发,试图了解我们同在一座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在其它国际城市中,我们从切中要害、值得借镜的城市发展故事切入。

  换句话说,我们先要深切认识我们自己的城市问题,然后在一些成功的城市发展历史中,寻找具有启发性的都市问题与对策,而这些问题与对策,必须具有“远见”。

来源:艺术国际业界动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