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根雕艺术的精髓:三分人工 七分天成

2016-03-14 17:02

  根雕是一门古老的技艺,然而一说到它,不少人就会想起以往滥砍滥伐,四处“刨根问价”的乱象。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欣赏水平的提高,根雕艺术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尽管其产量有所降低,但质量却越来越高,好的根雕作品借此脱颖而出,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根雕作品几无一件重样

  根雕,取材于树木砍伐之后遗留下来的根部。从直观上看,树根丑俗不雅,盘根错节,疤瘤节结,虫蛀洞孔,蟠虬残缺,令人不屑。可是一旦遇慧眼有识和灵犀相通者,就会创造出佳品。正是这种由丑到美的奇妙变化,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件件根艺作品或成山水风景,或成花鸟鱼虫,或成历史人物,具有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根木作为装饰。1982年在湖北发现的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作品“辟邪”经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距今约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态神韵,色彩古朴典雅。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宋元时期,根雕艺术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明清时期,根雕艺术的发展更趋于繁荣,近代学者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曾记载了明至清代根雕名家50多人,其作品广布于世。古代根雕名家创作的大批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神仙等优秀作品被历代文人雅士所收藏,至今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及上海的豫园中,仍收藏着许多清代的根雕珍品。

  根雕艺术的精髓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一件作品天然成分占七分以上,才属于根艺范畴,如果七分或八九分都雕刻了,即属于木雕范畴了。所以说,根雕的自然程度越高,加工程度越少,价值就越高。

  根雕艺术品最大的特点是独一无二,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件根雕,每一件作品都是依据根料的自然形态、质地、色泽等确定题材内容,依形赋意的。因此,选材对根艺创作来说至关重要,一块好的根料是作品成功的一半。

  年涨幅达10% 原料稀缺致使根雕价格陡增

  随着国家对林木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强,根雕作品的原料越来越少,珍稀木种原材料的价格越来越高,根雕的升值空间逐渐增大。据统计,目前根雕作品以年均10%以上的幅度在升值。虽说近年来根雕艺术品升值较快,但总体来说,目前它正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仍然是投资收藏者入市的较好时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根雕艺术品曾红极一时。1986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成立根艺研究会,组织并指导根雕创作,大量作品被藏家收入帐下。

  近年来,根雕艺术受到藏界广泛关注,甚至进入了拍卖市场,其价格逐年走高。2004年4月,由中国民间艺术大师叶玉青先生雕刻的《世纪大象》巨型根雕,以6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卖;西泠拍卖也曾经在2011年秋拍时推出“清华妙赏——中国首届明清竹雕专场竹根雕”拍卖,其中一件兼具艺术底蕴与精湛工艺的清竹根雕白菜,从85万元起拍,经过激烈竞价,以178万元成交。

  “柴火棒”充斥市场 收藏根雕要有慧眼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用于根雕艺术品的修复,大量粗制滥造、胡乱拼接的根雕制品开始充斥收藏市场。相当数量的藏家因阅历不深、辨别能力差,而花费大价钱买回一堆“柴火棒”。

  对藏友来说,根雕好不好,树根材质是关键,只有熟悉材质有选择地进行收藏才是明智的做法。在材质上,黄花梨、紫檀做成的根雕质量较好,这些名贵木材成长周期长,其材质坚硬、木质细腻、不易龟裂变形,品种优良,随着存世量越来越少,增值空间较大。

  天然本色也是根雕爱好者的审美看点,因为树根天然的颜色和纹理是根雕艺术品最为自然的表象,也是根雕艺术品价值的直接表现,所以切记不要用人工来随意增加颜色,失去本色的根雕几乎没有收藏价值。樟木树根色泽较好,古朴自然,香味怡人,是做根雕艺术品的好材料;红豆杉树根木质不易开裂、变形、腐烂,从淡红到深红直到变成红褐色,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有条件的话,收藏者在购买根雕藏品的时候,最好选择没有经过雕琢且造型独特的树根,然后只需经过很少的雕琢甚至是不经过任何雕琢,一件优秀的作品就新鲜出炉了。为了使根雕的意义更加显现,进行一些大手笔的修饰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保持它的原创性。根雕最忌讳的就是粗制滥造,进行乱七八糟的拼接,那样只能导致它的价值尽失。

  如果哪件根雕作品有故事、有渊源,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那自然就有了更高的收藏价值。因此,尽量收藏根龄大、形状奇异、体积大、天然成分高的根雕,因为树根的年龄越大越能体现出根雕的艺术价值。

  虽然根雕艺术品的升值潜力较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产品流通渠道有限,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因此,在收藏根雕作品时应理性购买,盲目的贪大求全将造成资金积压。最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及喜好择优而从,如盲目高价买进很容易被套牢。

来源:凤凰艺术-收藏投资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