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藏家故事】杨锋和他的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从收藏到艺术赞助

2016-04-12 20:58

  收藏家杨锋

杨锋收藏:刘韡《东方No.8》,2015,帆布油画,260 × 440 cm

  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里大家都亲切地喊杨锋“Frank”或是“锋哥”,而近期Frank在深圳特别忙碌,他既要忙自己的金融事业,又要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奔波。近年杨锋在收藏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与思考,逐渐走出自己的收藏道路。他开始考虑如何将自己的收藏与众人分享,之后便在深圳自己工作的办公室及住所建立了独特的展览空间。“两个时刻”杨锋当代艺术收藏展I,在其设立的“有空间”(You Space)和“额外空间”(Extra Space)拉开序幕,三月的华南掀起了一番艺术热季,“两个时刻: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收藏展II”再次亮相,展出了杨锋收藏的世界各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杨锋认为自己应尽到一定的责任,才能对得起“收藏家”这样的称誉。“我觉得对于艺术的收藏、展览、教育,客观上来说这对自己的体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上一次展览的时候提到过,我慢慢地意识到这就是一个收藏家的责任,其实一个作品无论是给美术馆、私人藏家、某个基金会去收藏,如果它永无天日让观众们见到其实是一个挺不好的事。我希望是以合适的方式展览出来,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这么一个作品,甚至这次有一个展览的主题,作品的意义在这个里面起着更大的意义是一个挺好的一件事。”

  “切换自己的另一兴奋点”

  收藏家不是一天成就的,从杨锋的收藏展里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在杨锋看来收藏艺术也需要机缘巧合,凡事都有偶然性,而且也要有一定的积累,主要还是比较爱好,这离不开他文科生的背景。“以前在国内热衷听音乐会,后来在国外念书和旅行都喜欢逛美术馆,期间看了不少的展览和艺术作品,听了不少场音乐会,当学生时还总结出不少省钱看演出和展览的好方法……”杨锋讲话语速特别快,让人感受到他是一个做事节奏快、高效率的人。

  70年代出生的杨锋从事着金融行业,经常在出差的空隙时间,就能把自己喜欢的展览和艺术家拜访一遍。尤其是去北京、上海、香港,“我会挤时间,忙里偷闲。在香港的好处就是去看画廊的展览挺方便的,都在中环主要的几个大楼,这些地方我经常在不同会议之间,把一个展览给看了,不是特别整块的时间;也有一些画廊在稍微偏一点的地方,比如在黄竹坑,不吃中饭直接去看。”香港的节奏让杨锋加快了观看的步伐。在北京他通常都选择住在798、望京附近的酒店,“我到北京出差经常是第一个会可能约到十点半、十一点,先去把一个展览看完后再去开会。或者是两三天的时间内,用一个小半天的时间,把几个主要感兴趣的画廊展览看看,否则出差只看展览不干好正事,心里也会有愧疚感,看展总是要做一点计划,有选择性地看特别有效。”

  除了看展览,走访艺术家工作室,也是杨锋的喜好和功课。他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主动选择性地切换,将自己切换到另外一个兴奋点,经常在晚上会议结束后,他以夜访艺术家工作室的方式来缓解一天的工作疲劳。“对于我来说时间都很宝贵,那个时候在北京跟艺术家聊都不闲扯,直接就问艺术家的创作的方式和理念等等,有时候也提出一些问题。有的时候我们会把有一些有趣的展览中的好与不好,大家都很真诚地分享各自的意见。有一段时间我对雕塑特别感兴趣,就老拉着艺术家讨论研究雕塑这个事。去杭州也会与艺术家们经常聚在一块,聊聊影像,聊聊各种各样的事情。”杨锋坦言。

  2016年开春杨锋为自己的收藏做了一次预热展,在展览空间他强调了自己选择的是美术馆标准的冷光源,从灯光细节即可看出他是一位有着丰富观展经历的人。“有空间”其实就是杨锋在深圳的办公地点,办公室内外都呈现出一个艺术空间的特质,挑高的毛坯空间、专业的美术馆灯光、墙上展的是当下最前卫的艺术作品。

  谈到如何开始着手收藏,由同事介绍,杨锋认识了一些艺术批评家,正是与批评家们的交流和学习促使他购藏艺术品并慢慢开始思考怎样收藏,怎样去鉴赏,用什么样的体系,看书学艺术史,他花了一些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杨锋的收藏比较有节奏,他认为自己一直比较幸运,从开始接触艺术品到收藏,他的收藏是循序渐进没有突飞猛进,分享了他的进程:“我的收藏大部分以非具象的抽象、观念和极简艺术和录像居多,比较高冷一点,算是螺旋式的方式进行。其实一开始也不太理解抽象艺术等,就因为不懂,反而就多学习一点,也给自己设定一些所谓的规则,随着对艺术、对作品更深入了解之后会打破原来的规则,再上升到一个新的自认为一个所谓的深度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有形或者是无形的指导性的东西,也不是规则。我觉得这个算是有一个内在的规律,怎么样去看好的艺术作品,看收藏,不会一直直线上升,可能当中有点儿反复,有点儿摇摆;这不是一个很精确的科学,是个人体验。”

杨锋在“额外空间”向友人讲述收藏的艺术品

  “收藏也必须警惕直觉”

  杨锋收藏也有一定的参照,最触动他的是一次德国的观展经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一位收藏家ChristionBoros的收藏展,在柏林他将一个二战期间的堡垒改造成展览空间,虽然他是德国人,但他收藏的也是国际艺术家们的作品,并且这位藏家与建筑师、艺术家们一起努力,让作品和空间陈列产生出奇的效果,让存有历史痕迹和现代艺术有一种美妙的平衡,很多细节看似轻描淡写,其实颇费匠心,这是我在柏林观展最大的感受。虽然我想做一个收藏爱好者,希望有一点国际的视野形成一定的分布,但主体部分还是国内的艺术家,文化上更亲近;虽然在收藏体系有一些国际艺术家的藏品,但作为一个收藏的艺术爱好者,去体会和理解本国艺术家的作品其实更加容易被打动,从某种方式上去支持一些中国年轻艺术家,这也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杨锋说。

  杨锋坦言一开始看展览和收藏非常上瘾,大量看展览,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都有购藏的欲望,之后慢慢地调整,然后在整个过程中理性出手,把节奏放得比较慢,但是碰到好的作品也会毫不犹豫,甚至同时买好几件。他对自己的收藏的趣味和体系越来越有信心,在什么时候买什么,不买什么心里已经有谱了,现在基本是看得多买得谨慎,一旦买的时候就不会犹豫。“开始的时候觉得什么都喜欢,实际上收藏光是喜欢仅仅是个起点,这种喜欢很容易被另外的一种喜欢所替代,这个是要小心的。收藏越是到后面相对来讲是非常综合,也是很个人化的事情;视觉经验和直觉是收藏的重要因素,但还是要做些研究,以及考虑和自己收藏体系的关系,对直觉保持一定的警惕。杨锋分享他的感受。

  而收藏做得越久越要谨慎,杨锋说尤其是对直觉要特别谨慎,既要相信直觉也要对自己的直觉谨慎。他谈及与刁德谦的相遇的过程,“2013年的我们去参观纽约的军械库的展览,其中有一个下午是尤伦斯的理事们一块去看艺术家刁德谦。我很多年没回纽约,感觉用一整个下看一个艺术家工作室时间有点儿多。然后就自己去看了惠特尼双年展,其中看到了刁德谦的作品,有几件作品印象很深刻,其中四十年的刁德谦的回顾展览中,以MOMA的名义邀请做刁德谦的一个展览,‘有人在展览上看到了这幅作品,回去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发现画中出现的作品将于三天之后在香港再次被拍卖。于是这一次我决定自己出价把它买下来。’以上是他自己写的,其实不是MOMA为他做的展览,这当中表达了很多情绪,一直没有得到MOMA认同的一些调侃、发泄,或者在国内被称为‘自黑’。另外一个乌龙事件做成作品,他的拍卖作品的价格原价估7万元,结果拍了7000元,他把这个记录做成了一件作品。这个太有趣了,这就是刁德谦。在艺术圈里多多少少还是得理解、尊重甚至一点点迎合这个系统,希望得到这种艺术机构的支持,结果他能够这么去调侃MOM内心一定很强大,可见艺术家挺有趣的。”

  杨锋并不贪图自己收藏的数量,坚持好的作品,以及令他钦佩和信服(convinced)的艺术家;持续关注和收藏体系内一个艺术家不同阶段的作品。“我关心艺术家作品是否关注当下,跟我们生活有关联,虽然也会往前追溯早期作品,2008年之后的艺术家作品以及一些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更能打动我。”

  杨锋收藏: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黑色和黄色双多面体灯》,2011,

  不锈钢、变色滤镜(黄色)、镜子、LED灯,100 cm

杨锋收藏:BarthélémyToguo《最后审判XV》,纸上水彩,276 x 90 x 268 cm

  设立基金会,助力艺术家发展

  杨锋除了自己阅读之余,还会选择一些与艺术相关的研修课程,“我觉得上一些艺术相关的课程,就是让你基本对这个艺术世界有一个总的概念,一方面我还是大量阅读,怎么是好的收藏,好的收藏家有很多新鲜的案例。第二慢慢聚集了很多朋友,不同的收藏家,甚至是同龄人有很多榜样,听听他们的经历也可学习。第三在大量看展览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视觉经验,其实不断地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好的作品,怎么样收藏好的作品。”在此之后,杨锋很看重阅读的知识量对于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视觉经验包括去画廊看展览,参加三年展的展览,博览会的展览,这个时候帮助他把视野打开了,使其很少在拍卖上购买艺术品,他说已藏有80%、90%的艺术品都是在画廊购买。

  而收藏以外,杨锋逐步开始艺术的公益事业,除了两个非营利空间,基金会着手对美术馆和艺术家项目的。近年中国有不少美术馆、艺术机构都会策划一些有意思的艺术项目,而作为实践型的项目都面临着经费问题,为此2015年杨锋成立了香港的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这是他本着热爱艺术的初心与过往赞助艺术项目的积淀下的产物。此前杨锋作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赞助理事赞助过刁德谦四十年回顾展艺术家的画册出版,同年9月也赞助广州时代美术馆展出的“腹地计划”等当代艺术优质展览项目。杨锋谈及基金会资助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项目时说,“实施‘腹地计划’的艺术家石青,他的创作知识性很丰富,用艺术的方式研究商品流通、生产关系都非常有趣,就是某种程度上他做的这些事情有时候我们从经济和金融角度上来讲也需要研究这样的规律,我很乐见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来研究、展览和呈现这样的项目。

  近期,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在各媒体发布了资讯,将推出新形态的展览项目“微征集”,面对国际范围的策展人和艺术家等艺术界人士征集试验性和有趣的展览项目,组织知名艺术界人士评委团评选,基金会每年赞助实施2个或以上的评选展览,项目的开放性、国际性和创新性令人耳目一新,也期待杨锋和他的基金会有更多创新的艺术资助项目。杨锋收藏艺术品已有若干年,但从一开始显然他就不是一个新手,也许是出身金融业、也许是海外的历练、也许是天生的敏锐直觉。让杨锋一路走来,不但在自己的金融主业风生水起,他创立的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在艺术收藏和艺术赞助崭露头角。

  深圳艺术生态或被忽视,但随着各类美术馆和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及赞助的非营利空间兴起,拭目以待深圳的艺术圈也随之越来越热闹。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潘慧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