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5-30 00:00
两尊同等大小的纸塑小人立于12号公寓的阳台上遥相对望,作品名为《远距离对应的面对者与背对者》
没有海报,没有具体的地址信息,只有守卫森严的持枪警卫,入内必须要住户亲自下楼迎客。这样的情形让前来观展的艺术家展望回想起了80年代曾活跃一时的“秘密”的交流、“秘密”的展览的公寓艺术。5月28日,在建国门外外交公寓12号楼里,一场没有开幕仪式的王鲁炎“交流”展似乎又重现了当年的场景——在约100平方米的空间里实现了一场真正的“交流”。
王鲁炎用油性笔在墙角空白处画了数个不分正背面的小人,最后融入黑色的踢脚线
步入这间还保留着水磨石地面的白色公寓,首先看到的是艺术家汪建伟、马树青、张伟、王友身、展望、姜杰,博而励负责人Waling、贾伟,以及藏家考云岐等在现场与艺术家王鲁炎交流的身影。作品在哪?当观众试图在墙面寻找带框的作品,或是在空间寻找常规的装置雕塑时,都只能无功而返。但是在不经意的一瞥之间,却能捕捉到墙面上无前后之分的简单人形符号;在低头的瞬间,又能窥见墙角数个连续的个人形,仿佛牵手又像是列队,最后与黑色的踢脚线融为一体;一尊纸塑的小人立于露台,与它对应的另一侧的阳台也立着同样大小的小人;小人隐匿在公寓各个不起眼的角落——白色的空书架上、门框上、窗户上。王鲁炎用一个小动作,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界面反复地探讨着如何交流,能否交流,实现对“交流”视觉化的悖论思辨。例如,一旦关闭交流的那扇门,门框上的小人却实现了零距离面对彼此;一旦打开,交流生效,小人却再无交集。同样的逻辑还体现在《被打开与关闭、连接与阻断的面对者》上,这件作品更加入了墙面的互动。现场唯一的一件44.5×50cm的 “大”尺寸视频装置作品《介于视频与观众之间的面对者与背对者》,也是材质属性最“复杂”的一件。王鲁炎将与自己头型等大的木板遮挡在循环播放他作品的视频播放器前,对艺术家是不是阻挡在作品和观众之间的真正障碍提出质疑。
墙面的小人与对对面窗户上的小人精确对应
王鲁炎将与自己头型等大的木板遮挡在循环播放他作品的视频播放器前,对艺术家是不是阻挡在作品和观众之间的真正障碍提出质疑
“交流”展并不是外交公寓12号空间的首次亮相,早在去年12月7日,在无名画会成员冯国东十周年祭之时,就已举办了一场纪念性的展览。当故交旧朋聚集在该公寓重温往昔岁月时,创始人彭晓阳决定将原本计划用作办公的场地改为一间非赢利空间。同时确立了空间的艺术家选择标准:无论是早期的实验探索还是当下的笃定坚持,一直持续不懈的保持独立、自由的态度和立场;作品价值拒绝成为市场的商业化现象;艺术语言拒绝成为主流流行审美标准的艺术家。这样的宗旨,亦是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公寓”走出的那些不受体制的束缚、拥有独立态度和独立的精神、活跃思想的当代回应。王鲁炎也表示,现在的许多艺术家并不缺做大展览大作品的机会,但是早已忘记怎么把小作品做好。而12号公寓恰恰为小作品方法论的实践提供了机会。
门的开与关,造成了小人的阻隔与交流
继今年3月张伟个展后,王鲁炎个展“交流”是该空间举办的第三次展览。接下来,王友身、顾德新、马可鲁等老炮将在今年陆续出场。明年则会加入一些年轻艺术家的面孔。外交公寓12号除创始人彭晓阳外,团队成员还包括郭小力、戢大卫、王凡、王立明、冯兮。除了外交公寓12号外,他们同时还运营一家艺术文献性质的“藏加”网,以及微信公众号“在线艺学”。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罗颖<e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