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6-03 08:50
在现在社会,一提“文房”二字就会想起笔墨纸砚。但是在古代,文人称书房为“文房”。书房里必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四种书写物品。除去笔墨纸砚,还包括其他的一些文房用品,有毛毡、笔架、笔挂、笔筒、镇纸、笔洗、水盂、印章、印泥、字画缸等一些列用品。文房器具种类繁多、材质多样、情趣各异、制作材料异常讲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这些“文具”以外,文人的书房中还常有香炉、手炉、如意等也会涵盖其中。既有实用价值,更融合了书法、绘画、雕刻、装饰于一体。文房不单单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更体现了中文文人的精神世界。
竹雕渔乐图笔筒
清(1644年-1911年)
笔筒棕红色,底有三矮足。采用“嘉定三朱”常用的高浮雕、透雕技法雕出纹饰。茂密的古松荫下,几个渔民在一起交谈、游戏。鱼篓旁,渔妇怀抱着婴儿,笑容洋溢在脸上,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幸福。透雕技法的应用,是景致愈发显得幽深。刀法娴熟、流畅细腻。
红木嵌金银丝菊花纹笔筒
清(1644年-1911年)
笔筒长方委角,口微外撇,底四角有足。笔筒一面用金银丝嵌出喜鹊登梅花纹,与其对应的另一面为菊花纹。菊叶、茎用银丝嵌成,菊花则用金丝表现。其余两面皆用银丝嵌“田晓山作”款诗文。底亦用银丝嵌“雅斋监制”款。
红木竹节笔筒
清乾隆(1736年-1795年)
笔筒外形仿竹节。用高浮雕技法在笔筒外壁雕一竹节。竹枝与笔筒口沿之间阴刻郑燮题行书诗文,下为阳文“板桥”二字。最下边的竹节上阴刻“精泉汇珍”。
象牙雕松竹梅臂搁
清乾隆(1736年-1795年)
朱小松款雕竹松鼠纹盒
朱小松是晚明嘉定派刻竹高手,有较高的绘画造诣,善于透雕和高浮雕。此件竹雕的盒身、盒盖通体饰以过枝高浮雕松树纹,浅浮雕卵石状松树皮,并以犀利密实的细线刻画出放射状的松针。盒盖上浮雕的三只松鼠,神态活泼可爱,顿使树干充满生机。盒身松干上刻“小松”款。
紫檀雕螭盒
清(1644年-1911年)
黄花梨木嵌玉雕圆盒
清乾隆(1736年-1795年)
竹根雕“紫萱”款梅花纹洗
清(1644年-1911年)
洗用竹根随形而成。上部为一开满花朵的梅枝,自外部延伸至洗内。另一侧外边同样雕一盛开花朵的梅枝,两枝梅花相互呼应,造型独特。底部刻有“紫萱”题“香雪”款识。
白玉云蝠海水纹双耳花瓣式洗
首都博物馆藏
青山玉子
清(1644年-1911年)
扇子青白玉质。器物呈山形状,山峰高低错落有序,造型虽小但乖巧别致,玉质莹润洁净,打磨圆润光亮。
仿明万历“文林便用”留青管兼毛笔
清(1644年-19911年)
犀角镂雕卧蟹
清(1644年-1911年)
此蟹为犀角制成。一双大鳌向前抱拢,八条腿向下盘屈将身体支起,摆出一副防御之状,均惟妙惟肖。
犀角花杯
明(1368年-1644年)
沉香木雕八仙祝寿纹如意
清(1644年-1911年)
如意木质黑色。如意头和如意柄由两块木材分别雕刻后,结合在一起。头的中央为手捧如意端坐于仙鹤智商的寿星,两侧是铁拐李和钟离权。周围可有山石、古树和云纹。如意的柄部、松枝、梧桐、山石之中,六仙姿态各异,手拿法器分成两组上下排列,其题材为八仙祝寿。如意背面满布松枝和山石。整个如意以高浮雕为主,但刀痕显露,磨工欠精。
双兽钮黄寿山章
首都博物馆藏
青玉人物松鹿山子
清(1644年-1911年)
张希黄款山水图刻竹笔筒
首都博物馆藏
张希黄是明末的竹刻名家。创造了阳文浅浮雕留青技法,即以竹皮雕纹饰,无纹之地浅剔至竹肌,借表皮与肌理的色差,生出深浅浓淡的变化。有如墨分五色,绚烂成晕。此笔筒浮雕构图取摹南宋院?,花叶枝桠等细微之处皆刻画精细,可谓惟妙惟肖、曲尽画理。
乾隆御墨
清乾隆(1736年-1795年)
鹅形端砚
明(1368年-1644年)
翠螭纹带钩
清(1644年-1911年)
带钩翡翠质,墨绿色中有白色斑点相间,莹润细腻,质地坚硬。钩作龙首,张口露齿,双眼凸起,双角长而弯到后脑。腹部上高浮雕螭虎纹,螭作前行状,头微抬、双眼与其龙首眼相接。腹下圆钮。
竹雕合二仙
清(1644年-1911年)
刘海戏金蟾立像
清乾隆(1736年-1795年)
碧玉嵌宝石龙首带钩
明十三陵博物馆藏
带钩是古人系腰带的挂钩。此带钩出自神宗棺内,碧玉质,钩部为龙首形,嵌珍珠、宝石,造型优美,装饰华丽。
来源:盛世收藏-资讯-古玩知识 作者:盛世收藏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