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0-12 00:53
Georg Baselitz,《Schon immer war ich dem Surrealismus zugeneigt》,2010。图片:致谢AYE Gallery
2016年9月25日,AYE Gallery举办的“SIGMUND-乔治·巴塞利兹作品展”正式开幕。这是是德国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次个展,也是AYE Gallery本年度极为重要的展览之一。
本次展览作品不多,但却呈现出“小而精”的面貌:共六件展品,其中五件集中创作于1999—2000年,唯一一件创作于2010年的作品《我经常倾向于超现实主义》(Schonimmer war ich dem Surrealismus zugeneigt)被放置在进入主展厅前的区域,它像是开启后续展览观看的钥匙,从内容到标题上都进行了完美的“预告”:作品的陈设方式有着典型的巴塞利兹风格——倒置,题目“倾向于超现实主义”又让人联想到展览标题“SIGMUND”——这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名字,而精神分析学又与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思想渊源有着紧密的联系。
Georg Baselitz,《Eselsrücken》,1999,布面油画,250x200cm。图片:致谢AYE Gallery
主展厅内的五件作品有着重复的主题:面无表情、正面半身的狗。如此具象的绘画客体所要表达的却并不是生活当中处处可见的实际存在物,巴塞利兹探讨的是超越物质形态的艺术形式及纯粹的图像因素,于是他刻意弱化了画面中的叙事性和象征性。正如其所言:“我想绘画对象不再具有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没有意义的东西……绘画客体不表达任何东西,绘画本身也不是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相反它是自发的。”
Georg Baselitz,《Penwerk》,1999。图片:致谢AYE Gallery
画面中醒目的“SIGMUND”字母涂绘仿佛又在提醒观者这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像体系,其背后有着值得用精神分析理论思考的复杂隐喻:从图像学角度来说,巴塞利兹的作品以倒置的方式颠覆了人们习惯的视觉逻辑,原本能够轻易辨认的图像因为秩序的错乱而产生认知的迟缓,此时本能的感知取而代之,视觉中心落在了画面中心的圆环上,它像是一个吐纳一切的“呼吸孔”,将画面本身的图像体系同背后的隐喻体系进行了维度交汇的连接,画面诞生于此,又复归于此。
Georg Baselitz,《Wittelsbacher Schwan》,2000。图片:致谢AYE Gallery
回归到创作本身,这系列作品又有了新的面貌:艺术家保留的创作痕迹给人以直观的“朴拙感”,明显的鞋印、清晰的分层和涂改痕迹,而之前让人产生无穷联想的中心圆环也只是一个因放置颜料桶留下的空缺……这些图像因素的构造过程似乎又是轻松自然的,与许多对画面进行缜密排布和科学计算的艺术家不同,巴塞利兹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更呈现出一种摆脱了宏大叙事的个人化倾向。这又呼应了展览前厅策展团队选取艺术家语录:
“艺术的世界是最完美无缺的。对我来说,绘画比任何事物都更让我感兴趣(The most intact world is the world of art。 Nothing is better or more interesting to me than painting)。”
展厅入口。图片:致谢AYE Gallery
作为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被认为与享誉世界的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代表了德国当代艺术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前者始终坚持将观念融入传统艺术媒介的创作,后者则全然走出绘画,进行观念艺术的媒介实验。本次展览作为巴塞利兹在大陆地区的首展,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巴塞利兹的代理机构柏林Contemporary Fine Arts画廊创始人Nicole Hackert说:“本次展览的意义是巴塞利兹在中国的影响和交流,希望在未来还会有在美术馆机构的展览。”
SIGMUND—乔治·巴塞利兹作品展
展期:2016年9月25日—11月25日
地点:AYE Gallery |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滨河路3号院雍和家园二期3单元601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