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2-10 11:35
“潘家园”里藏龙卧虎,看过《盗墓笔记》的人都知道,这儿是胖爷得瑟的地方,虽说真实的潘家园并没有王胖子,但也不乏马未都、张信哲、陈道明、范冰冰等各类收藏大咖、明星艺人的身影。那么,潘家园究竟有哪些神秘的地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藏家呢?
捡漏的“沙海淘金”
潘家园的东西饱经沧桑,带着岁月的味道。所谓隔行如隔山,内行人聊得不亦乐乎,外行人却是一头雾水,除了人们常说的“一眼货”、“开门”、“包浆”,还有“到代”、“掌眼”,更别提“扎眼”、“妖气”、“贼光”……学问颇深,在潘家园打磨数年,绝对能练就一双鉴真辨伪的“火眼金睛”。
捡漏与打眼如同双生姐妹,常常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潘家园淘旧怀旧的人多了,也有了许多沙里淘金的捡漏传奇:有人仅花1000元就买到了19册65卷清朝礼部典藏的明代《十三经注疏》,有人仅花区区数十元就买到了带铭文的元景德镇釉彩高足杯,存世量屈指可数、价格高昂。
潘家园为啥“火”
有人说潘家园里所卖旧货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清代民国,金石字画、玉器古玩、旧书典籍、手工艺品、珍奇家什,无所不包、无奇不有,“淘”——就是潘家园的魅力所在。据古旧书画摊主老王说:“潘家园里藏的是历史,挖的是故事,找的是文化。”
来潘家园的常有四类人:古玩商们买卖只看市场行情;收藏家们眼光独到出手快准狠;爱好者们把淘乐当成一种生活信仰;参观者们来此找寻中国民族文化的踪迹,尤其外国友人最爱三五成群来此品味纯正的民俗工艺与民间文化。
名人们来潘家园乐此不疲,马未都轻松转一圈,镇尺、铜器、纸扇、石砚尽入囊中;陈道明转一圈,影视道具小梳子、小镜子、鼻烟壶、烟斗配了个全;张信哲转一圈,家中地毯和家居摆设也有了新成员;六小龄童来此,西游记题材的书籍画报、“猴”主题铜像、邮票等有了新归属……在众多藏家眼中,潘家园虽难以捡漏淘到乾隆盘子康熙碗,但依旧是个让人痴迷上瘾的去处,总有未知等待发现。
练摊引来“政要名人扎堆”
潘家园是一个聚宝盆,给各地练摊、坐店商家带来了商机,也给收藏家和爱好者带来了乐趣与财富。在这练摊的人也十分幸运,因为潘家园作为北京乃至全世界交流的窗口,他们见多识广,上至国家总统下至平民百姓,有的摊主为方便与客人交流英法德日口语转着说,远非一日之功。
许多国内外政要名人也在此流连忘返,据说保加利亚总统来买木雕,好好的十八罗汉只要带走三个却主动要求一起合个影,弄得店主老刘又为难又高兴,结果一年后总统带着夫人逛市场,选购木雕屏风时居然还认出来老刘,真把老刘高兴坏了。
从“潘家窑”到“中国民间之窗”
提起潘家园的前身,传说最早在明朝是个烧砖的窑厂,因为老板姓潘,所以叫做潘家窑。上世纪60年代后,潘家窑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名称也改为了“潘家园”,这个“园”字,寓意为“家园”。上世纪80年代,潘家园成为“土山”上交易各类旧家电、家具等地摊早市代名词。到1992年,自发形成的潘家园市场由“土山”搬到了劲松南路,有了固定摊位。人气日兴,摊位也由最初的几十个增加到了数百个,乃至上千个。一度成为当时北京城内最活跃的跳蚤早市之一,不少名人前去捧场。
历经20余年变迁发展,如今的潘家园,已经成为一个古色古香、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在盛世兴收藏,文化收藏成为普遍的社会爱好,潘家园的崛起与发展见证了中国古玩艺术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多年孕育出庞大的艺术品收藏大军,推动民间收藏成为与国家收藏互补的文物收藏形式,也折射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巨大力量。“潘家园”,不仅是朝阳区的,也不仅是北京的,甚至不仅仅是中国的,它是属于世界文化殿堂的瑰宝,是传播中国民间文化的扬声器。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作者:丁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