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佩斯香港于2月9日开幕主题展 Chewing Gum II

2017-02-13 10:10

  

CHEWING GUM II

  2017.02.10 – 03.11

  佩斯香港 中环皇后大道中30号娱乐行15楼C

  佩斯香港将推出主题展“Chewing Gum II”。作为2015年主题展“Chewing Gum”的续篇,此次展览将延续佩斯香港对于不同时代及地域文化背景下当代艺术家个体创作生态的关注,以“咀嚼”这一具有日常性的动作行为隐喻全球化语境对于多元文化差异的消化甚至消解,并通过观看者的参与令作品产生新的互文。展览将于2月9日周四晚间6时至8时向公众开幕。

  

佩斯香港即将开幕主题展“Chewing Gum II”展览现场

  此次展出的作品有着战后当代艺术发展的典型特征,并呈现出表现手法上的丰富性。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是美国照相写实主义代表人物,他借助摄影技术反复绘制人物肖像,以全新的方式组织并过滤照片捕捉到的现实,在肖像画这一传统的领域不断进行突破及创新,发展出独特的世界观看方式。此次展出的织毯作品源自艺术家与芝加哥艺术学院合作,将织毯这一传统手工艺术结合艺术家独特的矩阵式的图像拆解技术,通过不断地实验创作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编织画作。

  

“自画像”是查克·克洛斯最经典的创作主题,此次展出的作品以独特的织毯技术对画面进行精密的分解和重构。

  

查克·克洛斯的自画像正在纽约“第86街”地铁站展出中。该地铁站以克洛斯创作的12幅《地铁肖像》妆点,打造“地下美术馆”。

  而生长于战后日本的艺术家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受到了包括西方摇滚音乐及日本动漫文化在内的战后流行文化风潮的多重影响。他的肖像作品有著更明显的心理线索。艺术家笔下充满童稚而带有反叛神情的孩童形象可被视为艺术家自身与童年时期的持续对话,同时呈现出其内心的矛盾情绪。自形象诞生之初便引发了全球级的热潮,深深激发了观看者的心理共鸣。

  

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与他的雕塑作品

  

奈良美智2015年个展《奈良美智:无常人生》在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展览现场

  同样深受流行文化影响的乔治·康多(George Condo)的画作以其标志性的滑稽、怪诞的视觉风格深掘数百年的艺术史,并以“仿现实主义”、“心理立体主义”等似是而非的自造术语为自己的叛逆之作正名。在此次展出的作品《Mother and Child》中,神似卡通形象“兔八哥”(Looney Tunes)的母子肖像明显隐含了对圣母子像这一艺术史中经典主题的指涉。而《Facial Composition on Green Sky》则以面部的局部处理代替整体描绘,暗示了观看行为的心理特征。

  

艺术家乔治·康多与他的作品

  同样五零年代出生以色列艺术家米歇尔·鲁芙娜(Michal Rovner)的作品中有着无法忽视的地域政治性。她的作品以人类图腾般的古老寓言的方式将当下的争斗置于更为广袤的历史视角下进行观照。此次展出的录像作品《Shayara R1》源自于她在在黎明时分的耶路撒冷旧区的一次漫步经历,密集而重复的黑影在摇曳的柏树和乾旱的石头风景中不断穿梭,以其标志性的风格在诗意的氛围与知识与政治的角力间创造了联结。

  

此次参展作品:Michal Rovner, Shayara R1, 2013, Video Installation

  

鲁芙娜2011年在巴黎卢浮宫创作的个人展览项目“历史”

  而美国女性艺术家塔拉·多诺万(Tara Donovan)的作品则受到了战后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作品通常取材于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和日常物件,以重复性的几何美感创作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塑装置作品。此次展出艺术家独特的版画作品均来自玻璃的不同破裂状态。艺术家挑战以日常材料创作的作品所带来的内在反应,不仅仅是结构上的变化,而是物料整体体积所创造的暗示。多诺万曾获得过众多重量级的艺术奖项,包括第一届考尔德年度大奖,以及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奖项之一麦克阿瑟“天才奖”。

  

此次参展作品:Tara Donovan, Untitled, 2009, Ink on paper

  

多诺万的作品2014年在佩斯画廊纽约空间展出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3月11日。

  参展艺术家

  Chuck Close

  (b.1940, 美国)

  查克·克洛斯是是美国最重要的肖像艺术家,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借助摄影技术反复绘制人物肖像,以全新的方式组织并过滤照片捕捉到的现实,在肖像画这一传统的领域不断进行突破及创新,发展出独特的世界观看方式。2000年,克洛斯被授予了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

  Yoshitomo Nara

  (b.1959年, 日本)

  奈良美智是日本新波普艺术的领军艺术家之一,可爱狡黠的孩童与动物是他的标志形象。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包括动漫、摇滚在内的流行文化的影响,他将日本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相结合,创造出饱含情感张力的作品。

  George Condo

  (b.1957年, 美国)

  乔治·康多以其标志性的滑稽、怪诞的视觉风格深掘数百年的艺术史,并以“仿现实主义”、“心理立体主义”等似是而非的自造术语为自己的叛逆之作正名。他的作品融合了经典画作和波普艺术的风格,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带领了新的艺术风潮。

  Michal Rovner

  (b.1957年, 以色列)

  米歇尔·鲁芙娜通过她的视频创作、 雕塑以及装置在诗意的氛围与政治的角逐之间创造了联系。鲁芙娜的作品在全世界超过五十次个人展览中展出,其中包括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职业中期回顾展,和2011年在巴黎卢浮宫的展览“历史”。

  Tara Donovan

  (b.1969年, 美国)

  塔拉·多诺万以其取材于日常物件、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来创作的雕塑装置艺术作品而广受赞誉。她曾在大都会美术馆举办个展,并获得过众多重量级的艺术奖项,包括第一届考尔德年度大奖,以及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奖项之一麦克阿瑟“天才奖”。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