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4-08 14:32
看西扎的建筑作品,从与场地的完美契合到空间所体现的平实纯净,看似朴素却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人着迷;看他的设计作品,虽然并无惊艳之处,但值得细品,从用材、细节、工艺上都非常考究,而且每一件器物都与它身处的建筑空间气质符合,为此他都细细揣摩过,做到极致;再看他的线描旅游手稿,寥寥几笔,每一张都有线的构成与透视的张力,构图中都隐含着地平线的位置,真的十分厉害。
Q1:怎么理解“超越建筑”?请介绍一下展览名称的由来。
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不少艺术家活跃在绘画、雕塑、设计等不同的艺术领域,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而现如今这样的人极少,西扎却是其中之一,所以显得尤其难得珍贵。西扎主要的身份是建筑师,他不仅热衷于建筑设计,同时对其他艺术领域都有着极大的热情,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作品。他在旅行中速写,为建筑设计家具、五金件、玻璃陶瓷器皿、灯具,甚至卫生洁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设计,他都能把控自如。从本次展览的内容上看,西扎的成就显然超越了建筑,因此展览取名“超越建筑的西扎”。
Q2:为何会选址在中国美术学院,与美院的人文气质是如何匹配融合的?
目前,美院象山校园内有三位普利兹克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的作品。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园建筑、隈研吾设计的民艺馆以及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曾多次向大家描述了由西扎设计的博物馆将会给美院带来什么。当时80岁高龄的西扎,也对古老东方要建一座设计博物馆心向往之,尤其是被包豪斯藏品深深打动。他在许江院长陪同下,细细考察校园,这时候的象山校区地块,可建博物馆的地方已经不多了,而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藏品临时展馆16号楼附近,只有一条临街的狭长地块,同时还有两棵大樟树。
西扎第二次来美院时拿出的概念设计,是个三角形的建筑,犹如一把角尺。为了表示对王澍建筑的尊重,他控制了建筑总高度;对于设计博物馆的功能,他考虑了许久,作为西方20世纪仅存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有包豪斯收藏的博物馆,要体现出致敬之意。因此,西扎以朴素的建筑语言、简洁的形体,精心构筑出一个雕塑感极强的建筑。
在外立面石材的选择上,他一改以往常用的典型白色,而坚持用红色的砂岩。对于此,他提到,如果是延续王澍的校园建筑,他会考虑相近的建筑语言,但因为设计的是完全不同的博物馆建筑,且又位于城市道路边,所以他考虑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对于色彩的选择,他礼貌而幽默地回答许江院长的建议:“您是要一个过去的西扎,还是要一个现在的西扎?”他以独特的建筑语言和思考方式回应了校园与周边现实场地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建筑的现代性与地域性的完美结合。
Q3:从设计美学的角度,谈谈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意境美”。
著名建筑评论家威廉·柯梯斯(William Curtis)说过:“西扎最好的建筑其实不是真正的建筑,它们是嵌入当地文脉中的光与空间的容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虚质材料,光以自身的无形,赋予了西扎建筑有形的、可以感知的艺术效果。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是一个泛光的世界,通过窗户特定位置的设计,空间界面的围合与开启,空间体量的压缩和扩张,使人们在光之变化中自觉延续空间的漫游,游历和体验着建筑空间,感受空间的变化和不断展现出的越发丰富完整的内涵。
Q4:西扎作品展在他本人设计的建筑空间中展出,有特殊的含义,实属国内首次,他个人有着怎样的寄望?作为策展人,您的考量和期许又是什么?
作为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师,同时又在自己的建筑内展出其作品,就如同建筑是一个容器,需包容下它所装载的物体,换句话说,装的东西要符合空间的气质。熟悉西扎作品的人应该知道,他的建筑空间非常精炼,任何添加都显得多余。展厅又是天光厅,所以就算不放任何展品,展厅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棒的展品。
既要保留空间的原汁原味,又要体现出展览特征,观众不单看建筑空间本身,还要欣赏展品,沉浸式地体验场景的气氛,与之有情感交互。那如何超越?我们策展前期一直在空旷的展厅里体验,人在进入空间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太精致完美了,似乎任何一丝修饰都是多余,任何一点构筑物的增加都会影响到空间。所以策展的第一条原则,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不触碰建筑”,这对策展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不光地方受到限制、作品内容涉及面广,而且还要能够超越。
西扎同时是设计师,是雕塑家,也画得一手好速写,从这个层面上,他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建筑,但如果仅在单个层次上体现西扎,我们觉得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字面上对“超越”的理解。
对于设计,对于生活,西扎有他自己的标准,“适合就是最好的”。反观他所有的作品,从项目类型上看,大到规划,小到零件;从建筑的级别来看,从满足精神层面的教堂,到满足最基本生理功能的卫厕,正是他心中的那条设计准线,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设计,西扎都能把控自如。
基于此,策展团队把西扎这一系列的设计生活描绘为“线上人生”,去寻找背后的故事。这条准则线串起了他50年职业生涯,勾勒了他所有作品的特征,也构成了整个展览的线索。将西扎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超越于建筑师、设计师的职业身份之上。这条心中的准则线将与他绘画手稿中的地平线合二为一,通过文献文字的视觉形象贯穿于展厅的墙壁。
Q5:西扎的生活态度、美学思想、建筑哲学及设计信仰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从两方面讲,一是对场地的理解:西扎进行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内部几何秩序的完整,而是关注建筑在场地的理由,他把建筑努力嵌入环境之中。其建筑不仅是满足特定场地的特定关系,而且是细微地、方方面面地去满足,并试图将时间容纳进来。
一块礁石、一条河、一线景色、一棵树、一条路、一堵老墙,都与建筑一视同仁,会在设计中被充分考虑,甚至他还干着考古学家的工作,从遗迹中寻找设计的灵感。他将这些因素与建筑因素聚集在一起,完成对建筑外部环境的定义,让场地最终把建筑吸收进去。
二是空间的纯粹性:西扎关于空间的纯粹性,从不使用装饰元素,建筑只是通过简洁的几何体和朴实的材料来表现自身。除了对装饰的摒弃,还有对虚实空间关系的处理,特别是对窗户的吝惜。他认为建筑内部和外部的连接应当有个平衡,窗子面积过大会破坏平衡,有时候只需要满足采光,开窗看风景并不是必须的。
Q6:“建筑师没有创造任何东西,他们在工作中参照以前的模式,并且把它们进行转化以便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做出回应”,怎么解读西扎的这一句话。
西扎认为建筑师从未有任何发明,而只是将现实加以转变。建筑意味着吸收对立面并超越种种的冲突矛盾。片断与整体,模糊与明晰,简洁与繁杂,传统与现实诸多矛盾因素交织在一起,因此成就了极其真实感人的建筑作品。
他早年在设计位于葡萄牙莱萨·达·帕尔梅拉游泳池时,游泳池被设计为一种遗迹的意念。他极力维持这种新旧之间微妙的交互作用。考虑如何将水池以最佳方式插入到石构地面,使游泳池自然出现,就像潮水留下的痕迹一样,自然而然地留在那里,泳池里的水和海水相混合,与广阔的海洋融为一体。在这个项目中西扎的设计如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般,就像他自己写的一样“于是,建筑师被解雇了”。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厉亦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