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5-13 11:12
闭幕酒会现场艺术家尚媛(左三)、王靖媛(右一)与老师合影
“水墨图景——江山隐:尚媛作品 轻舟倾:王靖媛作品”绢本水墨作品展于2018年5月6日至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中呈现了尚媛和王靖媛硕士研究生阶段精心创作的三十九幅绢本水墨作品。艺术家尚媛以远山、竹叶和松枝为主要创作题材,艺术家王靖媛以轻舟、水纹为主要创作元素,精致细腻的表现技巧和沉静悠远的绘画风格博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展览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黄华三先生担任策展人。闭幕酒会于5月10日下午3:30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两位艺术家与老师讨论作品
活动现场观众在交流观展
活动现场观众在交流观展
活动现场
策展人黄华三教授:尚媛把花费心思而晕染出的延绵山形推移到画面最深处,或是将其偏于一隅,不过只是为了有意构成水墨绘画的不对称性,给画面近景横空插入的折枝:竹叶,或是松枝留下余地,一方面这样可以让作品在构图上取得均衡,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观者透过眼前精微描绘,清晰可见的或残败,或充满生机的近景植物,以植物生命短暂的季节轮回与深远之处沉默江山的永恒构成一种对比。此外,尚媛以“江山”为题,更准确地说几乎在每幅作品中都出现了的层峦叠嶂的山影,不过是她无意为之的一个选择,绝非宏大所指。
尚媛部分作品图
冷月无声 绢本水墨 15cm×91cm 2017
今月曾经照古人 绢本水墨 15cm×131cm 2017
尚媛尚静,平常总是慢悠悠,默不做声。读研期间时常还消失一个阶段不见踪影,我甚至让同学给她带话:“已经记不起她的模样了……”以此来要挟她更快拿出作品。其实,在此过程中,作为创作者的我深知创作之艰难,尤其是在艺术家的创作转型期,要从一种已经习惯的绘画方法转变成“再创造”,其过程犹如是与从前的自己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况且,能否胜出也并无把握。这是一个让人备受煎熬的过程,每一位艺术家都无法避免,也必须经历,其中艰辛只有自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正是这个让艺术家们备受折磨的自我更新过程,才是艺术不断前行的动因,其实,这也是多少年来艺术之所以能够不断带给人类惊喜的真正原因。
山水之间 绢本水墨 15cm×91cm 2018
策展人黄华三教授:现实中,王靖媛是一个敏感、认真、坐得住的年轻人,同时,在她沉稳外表之下,隐约可以看出她“豪迈”的雄心。与坊间流行的古典情怀不同,王靖媛水墨实践的初衷,是渴望在精神气质上能够更加接近古代的传统,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古代经典绘画面前,具有一种可进行对话的可能。
隐山钓清闲 50cm×50cm 绢本水墨 2017
从绘画的角度来讲,轻舟斜倾,出没风波,随遇飘摇,这些视觉元素构成的动态图像,很容易引导观者步入王靖媛所预设的,让人既感到真切,同时又很容易迷失的情景之中。对她个人而言,通过在水墨渲染过程中的体验,收获到的是某种难以言说的时空中的纵深之感,即被我们称之为思想的东西,而这种纵深感,只能来源于艺术家个人心灵的体验与对历史的深刻认识。
云逐渡溪风 50cm×60cm 绢本水墨 2017
从创作手法来看,王靖媛以稍纵即逝的时间表述切入水墨,以动画的表现方式,驾轻就熟地将孤舟——中国传统文化中“归隐”的典型符号,虚实叠加,嵌入在宋人院体画风的山水情景之中。其作品所呈现的江湖幻象,犹如梦中套梦,梦境叠加。在为数不多的画面元素中,以水墨去触摸生命中那些不可名状的东西,还原出当下生活的诸多不可思议,让我们从中读出生命、时间、死亡、圣神等等内容。如果王靖媛此前的水墨绘画成全了她不觉之间的顿悟,也收获了一种新的水墨创作方法,那么,如果她能够持续保持其水墨新锐的棱角,必定会在未来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对此,艺术史已经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
江空月寒露华白 47cm×47cm 绢本水墨 2016
据悉,此次展览已于5月11日圆满闭幕!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