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11-07 21:35
2018年10月23日上午,《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展览评审会暨策展交流座谈会在我馆314会议室举行。中国博协秘书长安来顺、人民日报海外网品牌总监周晓荣、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吴伟峰、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飞、成都博物馆副馆长周磊、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黄玉洁、赫章县文物局局长李木奎、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副馆长张金芬以及各主办、协办单位嘉宾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由张荣祥副馆长主持。
会上,张荣祥副馆长汇报展览开展至今取得的效果。与会专家和各单位代表就展览成效展开讨论,并对展览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展览定位较高,既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走进长江文明系列展览之一,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18年度代表性原创展览,更是西南博物馆联盟共襄盛举的青铜文化大展。展览呈现了“大规模、大手笔、大格局、大平台”,立意好、主题明确,“盛筵”二字涵盖了中华数千年青铜文明的精髓。展览内容结构编排合理,采用文献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方式,借由《史记》,组成一个跨区域、跨文化青铜文化的大展,更是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体现,学术性强,准备充分。展览配套教育活动及文创产品丰富,宣传推广好,社会反响强烈,体现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展览各方面的高水平。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如内容设计如何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希望展览能够更多使用多学科研究成果,如古代、当代地理环境信息等。形式设计中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较单一, 施工制作及文物摆放应再精致一些等问题。
另外,贵州省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分别表态,《盛筵》展览结束后,将分别前往贵州和云南展出,将有更多升级版本让“盛筵”一直延续下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