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青年画家王旻在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油画作品展览。那是今年的迎春贺年展,当时并未带给我特别的注意。及至看了他的画集《混沌初开》时,便觉得他是一个有气宇与格局,从而也拥有深远未来的年轻艺术家。
采访时,他的深刻与朴质,以率真的状态感动了我。他说,在回家乡办画展前,朋友劝他说,你的油画不适合在一个山区小城市展出,那里恐怕知音难求。而他坚持认为,正是因为故乡武当仙山给了他艺术梦想与禀赋。当他考入中央美院以刻苦与体验生活为重心,学习中西方绘画技法并渗透出自己个性绘画风格,其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收藏。所以,自己的成功须回报给家乡父老乡亲。生他的土地就是他的知音。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说过,起源即本质。武当仙山,古河汉水,的确为人杰地灵之地。在坚韧不拔的努力与奋斗的背后,命运同时也会给成功的人许多祖脉与宿命关联的因缘。
王旻出身在武当山下一个群峰环抱,终年云雾缭绕的山村,这让他的童年与少年都在一种自然山野的气息与雾霭氤氲的天地里度过。仙山楼阁里万千变幻的云雾,成为他人生最初的视觉经验与记忆。虽在京都生活数年,但他至今布衫长发,清瘦飘然,似有透彻骨象的道家气质。
我想他对混沌与虚幻意象的深度艺术迷恋,可能始肇于此。
王旻用他的“后水墨禅意”与材料美学观,创造了一个云气混沌,元气滂沛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充满了宇宙与自然之象的隐喻。同时,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品质精微华彩的艺术构造。他的构图与色彩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对偶哲学、事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构成了生命生成生长的原始动力。王旻将东西艺术融合,把西方早期的坦培拉蛋彩方法与中国传统大漆结合起来,发挥水与油的流动变幻与偶发效果特性,绘制磨炼出气象磅礴,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在798艺术创意区多年探索打拼后,其绘画风格被中外美术界与收藏家逐渐认识,不仅在国内外多次展出,而且被海内外收藏家购买收藏,从而也使他成为一个潜质与前景被业内外十分看好的青年艺术家。
意在象外,象外有意。王旻的油画在材料与技法上虽然是西方的,但他却表现了深刻的东方文化背景与中国艺术传统。通过融汇性的探索,他的画面色彩稳重而灵动,有一种整体风格把控下的放任自流,通过堆积、叠加、交织、流淌,呈现出一种天籁之象的效果,那是以油彩的变幻,去激活中国传统水墨的因子,从而实现对一个时代某种精神状态的探讨与思考。
赋予现实亦真亦幻的感觉,抛开物象僵化的外科,进入一种自由遐想的境界,顺应自然,进入虚无意境,让心灵在色彩中转化蜕变,色彩与意象融合,呈现出深度的美学意味,让以含蓄暗示见长的中国水墨传统在油彩中绽放出奇异的艺术之光。
王旻曾这样表达他的艺术观:“每个人都有或有过崇高的理想,这个基础足够我们去积极的认知、审视、参悟。我对生活、对艺术、对自然都怀有一份忠诚,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我不想去控制什么,带有明显的设计感和计划性反而会让我觉得受到限制。”
“比如《灰山》系列,在作品当中有具象的山体,但又不是概念中的山,我用灰色在表达一种刚劲中的忧伤,并通过一种特殊的材质作为媒介,以中式表达为基础,融入中西文化日益趋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人文、对世界、对自然提出一些问题。以传达出对自然、人文、世界的一种心态,一种动机。”
从美术史上看,世界上不少画家的作品,实际上已成为人类思想的一种美学符号,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形象的多维度的深度思考。对于有精神重量追求的艺术家,他们往往用新的视觉语言去表达对与人类未来命运有关的许多终极的、普世的、人文的观念。也许这种观念是不清晰的,但它至少是困惑与朦胧中的一种指向与启示。王旻的油画意象相对于这个时代也许不是一种偶然。他用心灵的内省、禅道的演绎,呈现了一个混沌而谐和的世界。它让我们时代焦虑的情绪得到了一种缓释与慰藉。倘若我们能用不断的觉悟与达观去面对未来,我们就不会仅限于在自然的某个偏僻的角落去寻找精神的避难所,狭隘地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与衰落去一味哀叹或者只会在神话传说、童谣和习俗里去缅怀人类与世界遥远的过去。也许,回到起源与初始,是对迷失灵魂的一种最有效的解脱与开示。
中央美院乔晓光教授这样评价王旻的油画创作:从最早表现大自然的“染”系列;过渡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蜕”系列;再到后来进行的“观”系列,王旻在不断拓展升华着心灵感悟的深度,也在不断开放融入着新的思想体验。新创作的“观”系列,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类生存的境地,都追溯回归到一个原始的状态,王旻系列混沌艺术的生成与发展轨迹,越来越趋向精神的氤氲与生命镜像的单纯与唯美。观,既是观察体悟,也是心灵的内省。
我们应当看到,这个世界有限的文化领域,正处在一种被机械与电子文明浸蚀变异的危机中,各种艺术只能靠浅俗的视觉冲击与不断升级的符号刺激才能赢得生存空间,美学趣味与艺术感觉不断钝化,真正的文化变得绵软无力,经典价值观不断变质退化。引领人类向上的文明力量软弱无力。
于斯,我们迫切需要以天伦与良知,去返本开张,去追根溯源。我们需要实践一种自然的禀赋与人类的性灵融会升级,我们需要人的小宇宙与无限的大宇宙间的精神贯通,我们的创造必须连通天性与人性之间的脉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深切地认识到返观原始混沌的价值,悟彻生命宇宙的必要。我们的文化必须有能力在混沌中调开一个审视世界的新的视觉。
2014蒋显福写于湖北十堰
作者:蒋显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