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编者按】当代水墨的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里依然是“江湖”化的,“江湖”这一农业社会下相对于官方社会对民间社会的泛指的词汇,在传播方式和实现权力延伸方式都发生变化的现代社会已经演变为“圈子”。那么,这样的“圈子”化的江湖生态与契约社会的画廊代理制的商业生态有何不同,这样的不同生态对当代艺术家创作作品、传播、展览、收藏的差异在哪里?对于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水墨、工笔的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代工笔画的创作发展趋势如何?雅昌艺术网与艺术家杭春晖展开对话。
艺术家 杭春晖
问题在于水墨的商业生态
雅昌艺术网:从水墨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及环境而言,最紧要的是什么?
杭春晖:在我看来,艺术家的未来与两个因素(创作和合作)最有关系:
第一,艺术家自身的创作线索,是否能与美术史的逻辑发生关系,是否能够提供新的可能性?
第二,是否能够很好的与专业的艺术机构合作?把非创作的事务工作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完成。
前者是艺术家创作线索的建立问题,基本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在这里不好分析。而后者是艺术生态建设的问题,倒是可以聊一聊。传统的中国画市场,更多依靠艺术家个人的力量来推动学术与市场的影响力。画商与画家的关系十分松散,基本围绕销售的环节进行。当代艺术的代理制度与画商的不同点在于:画廊机构是通过制定长期展览、学术梳理、市场推动来完成艺术家的职业规划,在与艺术家长时间的密切合作中,逐渐建立一级市场的价格与影响力。这符合艺术家在当下的成长规律和市场规律。而传统的画商大部分是代销作品,其工作并不是一个系统的推动,而是节点似的市场宣称。艺术家与画商之间的合作十分脆弱,市场环境好的时候,短板并不显眼,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剧烈的震动,就很容易出现合作的中断,造成对艺术家推广工作的不连续性。尤其是2015年之后,新水墨市场开始回落,这个现象就十分明显。从本质上看,这次市场的回落,水墨创作的问题还不是主要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水墨商业生态出了问题!松散的合作方式本身就不健康,很容易造成整体生态的不稳定性。
空间叙事 2019 综合材料 301×106.5cm
雅昌艺术网:传统的中国画商业生态不支撑当代水墨创作、推广、收藏的生态?
杭春晖:其实不是不支持,只是原有的水墨生态是不完整的,不具备长远计划,是相对短期的商业行为。在市场波动过程中,这种生态很容易被破坏。从更深的角度来看,这种以艺术家为主体的商业生态,并不符合当代艺术全球化的商业逻辑。因为在当代社会的逻辑中,艺术家的核心工作就是创作,你不能也不可能什么方面都能干好!社会需要分工,艺术家的工作只有在机构长期不断的运营推动下,才能产生未来的价值。
而以艺术家为主的生态模式里,艺术家不但要创作,还要兼有其他的功能,比如说市场推广、社交等等。画商与画店是围绕在艺术家的身边,以服务艺术家为重心,并不是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更多的是辅助性的宣传,这也造成画商和艺术家之间的信任度与忠诚度都十分有限。这在以分工为主的当下社会里,显然是有问题的。
被形式遮蔽的信息-No.23 2018 综合材料 37×118cm
重要的是个人与美术史线索的关系
雅昌艺术网:从当代工笔的创作来看,是怎样的状态和趋势?
杭春晖:这个问题很大,我只能从我个人的感受出发来聊一聊。无论新水墨、新工笔,在十几年前,都是以集体的方式出现的,这在当时是有其合理的逻辑,毕竟这一批绘画作品,与以往的工笔作品拉开了一个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2015年之后水墨商业生态的环境变化,目前来看,现在更多呈现的是每个艺术家自身线索的完善。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艺术家个体的原因。当集体意识慢慢的被瓦解,艺术家的工作也从集体叙事转向个人线索的探索和完善,同时需要考虑自身线索与美术史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这是目前的创作现状。
杭春晖 被形式遮蔽的信息-No.17 74.5x70.5cm 綜合材料 2018
或许正是这种个人化的创作逻辑,每个艺术家自身的知识结构或者创作兴趣的不同,也会造成更为多元化的作品面貌。这种多元化的结果就是你甚至很难再简单的用工笔去归类。但在我看来,只要每个人坚持自身的语言和观念的探索,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有价值的。
在我个人看来,目前暂时不需要以工笔材料去判断什么趋势,因为它只是一种创作方式。个人化线索会为工笔这一个传统的艺术语汇,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我们现在需要用更为开放的心态,来面对这种个人化叙事的创作状态,不需要急于总结什么,时间会给出一个最后的答案,或许未来的某个时间,我们就能从集体叙事的角度来总结今天的艺术现象。但就目前来看,我们需要的是耐心......
杭春晖 暖-No.2 110x74cm 纸本设色、木刻浮雕 2017
何为当代工笔
雅昌艺术网:从个人创作的状态,怎么看当代工笔画或者是当代水墨的问题?
杭春晖:如果按时间角度来说,今天所有的人画的工笔都是当代工笔。但这不是艺术史的逻辑。如果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理解当代,那么,你需要在自身的创作中,找到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你可以从水墨语言层面找、也可以从图像层面找、当然,也可以从当代艺术观念的角度找,这些方向都可以做出一些有价值的探索。关键是你的创作是否能提供新鲜的视觉体验,新鲜的方法。在这些探索的基础上,你是否能建立一个自圆其说的个人化创作线索?这或许是问题的关键。
杭春晖 黑珍珠-No.18 70x50cm 纸本设色、木刻浮雕 2018
就我自身来说,这几年的线索慢慢的聚焦在极少主义之后的创作逻辑中。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线索。不是唯一的答案。从今天的语境下看,今们很难说哪一种尝试就是唯一的答案!答案只能是针对个人而言!我们不能说,我做的就是当代,其他不同于我的就不是,这一点很重要!但是有一点我还是想强调,我们无法明确判断什么是当代水墨?但有一点是可以判断的常识问题,这就是重复艺术史已经发生的现象,就一定不是当代的!这应该是一种常识性的问题,但遗憾的,我们看到的水墨创作状态,还是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你比如说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你不用去看,就能猜到最后的国画获奖作品是什么样的,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杭春晖 日常系列-白马赛克和白桌面 114.5x87.8cm 纸本设色、木刻浮雕 2016
当代不是图像重复
雅昌艺术网:肯定不是单纯的重复过去的语言、过去的图式,就可以称作当代。
杭春晖:这个确实如此。如果再回归到简单的图像叙事、再回归到建国以后新中国画那种对于现实主义,肯定不是的。除非你这个再现和叙事有新的观念,为它赋予新的解读或者是新的视角,否则就会有问题。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作品是对现代生活的图像复制和重复,但不是你画了一个今天生活的人就是当代艺术,这种创作肯定是需要打问号的。
雅昌艺术网:从收藏当代工笔或者是当代水墨而言,收藏的是未来,或者因为在未来有很大潜力才会去买,如果在未来已经没有可能性了,是过去图像语言的重复,收藏的意义就不大了。
杭春晖:已经有了徐悲鸿,就不需要再有第二个人画同样的画。艺术市场的波动是短暂的表面。最终艺术品的价值判断还是会回到美术史线索上,这是一个常识问题。没有人能够在市场上扮演上帝的角色,哪怕短时间能操纵市场,但是长时间都不可能。
杭春晖 蓝色珍珠No.2 54.5x54.5cm 纸本设色、木刻浮雕 2017
雅昌艺术网:你学的再像,画一匹马再像也不可能有那个价值。
杭春晖:没有意义了。关键是你有没有新的可能?为艺术史的叙事提出个人的新注解。
雅昌艺术网:就像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环境里,如果说你是学习或者是模仿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那就没有意义了,失去他的意义了。
杭春晖:从古到今,艺术发展的规律也不是简单的技术提升与变化,潜在的还是观念的转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观念动机,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艺术语言与技术。话说回来,用水墨材料在今天来说,重要的不是你找到什么新的技术方法,而是你通过这种传统的材料与方法,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新的观看通道和观念?这是前提,只有这个前提有效,后面的形式语言才有效。在我看来,这是今天所谓的当代艺术家应该做的。我们最好不要被水墨这个词给绑架了。
杭春晖 被形式遮蔽的信息-No.3 57x181cm 綜合材料 2018 正面
代理制 契约社会的必然选择
雅昌艺术网:当代水墨的市场生态,分工也在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艺术家的代理机制是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必然的结果。
杭春晖:为什么要由艺术机构来去推动?因为艺术机构承担了一部分筛选的工作。越专业的机构,筛选的结果也最有可能产生好的艺术家和作品。作为个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判断力;还有一方面要理解在一级市场里,机构与艺术家是一种有价值的社会分工。因为对机构而言,需要与艺术家一同发展;但同时艺术家也一定要跟机构共同成长,这是特别重要的,也是契约社会的底层逻辑。
雅昌艺术网:尤其在海量的信息下,有大量错误信息。
杭春晖:这也是信息的扁平化的结果。今天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一个负面情况就是——信息渠道的扁平化。如果再没有筛选机制,那么,对于个体来说,在海量的信息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是非常困难的!艺术机构的价值恰恰体现在这种筛选上,一方面在从学术上寻找有潜力的艺术家,另一方面在艺术市场中推动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共同成长。这与过去以艺术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不同,现在的艺术家不再是一个整体,他只是作为内容生产商而存在,他只能负责内容生产,而其他的部分则需要符合传播规律、符合市场的生态法则。
杭春晖 蓝色珍珠No.2(侧面)
艺术大众化是个伪命题
雅昌艺术网:尤其是一级市场,不属于大众趣味或者是流行文化的趣味。因为他的判断是对未来生效的,对未来的文化、艺术产生影响的艺术家,有这种力量的艺术家或者是作品,肯定是精英化的。
杭春晖:艺术大众化这是一个伪命题,就像我们说的“贫穷艺术”,它的产生是因为反对市场化。比如说库奈里斯的作品,反抗艺术体制、反抗商业化、反抗对记忆和历史意识的集体缺失。但最终在艺术史的形成过程中又成为精英化的艺术。这是一个悖论!因为他最终成为商业的标的物,成为精英化的艺术作品。所以艺术从来就没有大众化,大众化的艺术不能被称之为现代概念中的艺术,它只能称作是一种批量化生产的文化产品。任何时代都需要批量化的文化产品,真正对时代有价值或者是有突破力只能是少数,这种少数的探索在当时一定是精英化的,但是一旦被大众接受了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大众趣味。
就像梵高的作品,现在到处在复制生产,最后被消费!这种语言形式,在今天来看,这就是大众趣味。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梵高的作品对大众化的审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于是,其作品的先锋价值被消解了。“艺术”最值得玩味的就是这种悖论!一旦形成为大众的留下趣味,艺术史就会发出警笛声,是它需要一种新的可能的时候了。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常识,在任何时候,只要对下时代产生价值的艺术作品,一定是一种精英化的表达,不可能是大众化的!只有在未来才可能被大众化,而一旦被大众化它就进入了美术史的书写流程中,对于当下而言,就失去了学术价值。
杭春晖 日常系列-白马赛克和白桌面(侧面)
雅昌艺术网:同样反精英化的班克西也被精英化了。
杭春晖:班克西一定是精英化了。比如我们说古典主义艺术提香,提香更容易被大众消费,格列柯的造型有可能到现在还有人不能接受,这是正常的。但是提香的作品被大众消费,也不能否认提香在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里还是具有学术价值的。所有的艺术都是在当时的时代,具有某种精英意识的。
作者:裴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