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白色的诱惑”邀请了16位国内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创作背景和年龄层,他们关注的媒介也分门别类,从架上绘画、装置、到纸本雕塑、雕塑,但是展出的作品均不约而同以白色为创作的基调。参展艺术家包括:苍鑫、黄明哲、黑月、李松华、刘立国、刘骐鸣、林天苗、邱世华、任宏伟、史金淞、王龙江、杨韬、杨昕、张东、张天、庄红艺。
从这些参展的作品可以看出,白色成为艺术家们长期创作的颜色,其中的大部分艺术家作品都是以白色为主,这些艺术家似乎都受到白色的诱惑。
到底白色有多大魅力可以深深吸引这些艺术家?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一问题。从色彩学方面来说,白色和黑色一样,都是色彩上最特殊的颜色,与其他颜色的不同在于他们本身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是所有色彩的混合,同时间也常被认为没有颜色。在西方的艺术史上,从20世纪以来,单色一直吸引着一群又一群的艺术家,最有名的可以算是法国艺术家克莱因的蓝色系列。他做了一连串的蓝色单色画,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只使用蓝色时,他说因为我喜欢蓝色。当我们抛开他简单的回答后可以发现,这群受着单色诱惑的西方艺术家,他们事实上创作的来源不只是个人对颜色的喜爱与否,而是基于他们对于绘画本质的探索。西方的绘画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当透视法被发明出来,而且被广泛的运用于画布上时,绘画诞生了。在平面的画布上面,艺术家们可以创造一个立体空间,为所欲为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在单色画家的眼中,他们试图想要解构绘画的本质面貌,借由铺上单色,使得画面彻底的摆脱了透视法长期以来对艺术家的统治。在单色画面上,留下的是由颜色给观者所带来的心理及视觉上的立体效果。也就是说,他们在解构了透视法的同时,借由单色赋予了另一种透视法,只不过这种透视更加的提高观者由观看所赋予的绘画的意义。这些单色画家最后宣告了传统绘画的死亡,也就是说,当绘画最终被解析到除了单色外,他所剩余的也不过就是物质上面的意义,例如画框、画布。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种对单色画的理解放到这些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里,我们会发现,他们对于单色的应用及理解,和西方的传统大不相同。首先,他们的作品还保留了大部分的具象元素,而非单纯对白色的探讨。例如,在张东的单色画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个由衣架撑起的中山装;在邱世华的单色画面上,对大部分的观者来说,刚开始的一刹那看不到任何东西,但看越久后,一些景象便在画面上慢慢浮现出来;在林天苗的单色画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兰花指。由此可看出,他们的作品不能单理解为根据颜色所表现的白色抽象画。我认为更好的理解这些单色画应该是这些艺术家借用白色来表达艺术的可达到的特有经验。在由白色所构成的画布上隐约出现的具象图案给观者创造了一种视觉魔法:白色抵消了具象图案的轮廓,使其模糊化。
我们沿着此脉络,以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这些单色画时,就不难了解德国知名哲学家康德在对艺术的本质下定义时,为何完全摒弃了颜色给观者带来的重要的视觉及心理经验了。对康德来说,这些经验并是不确定的、变化无常的,就跟声音一样,会根据展出的环境及观者的心理而变化。他认为的艺术是更为客观的,强调艺术形式大于颜色,也就是他所谓的作品客体的物质性的论述。康德的论述在哲学史上承接了法国哲学家从15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形式及颜色孰为重要。一方是强调于作品客体的物质性,另一方则注重于作品主体的物质性。由上述看来,白色所引发出来的艺术经验事实上变成是一个哲学问题。
在参展的几个雕塑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具体的理解这些艺术家所触及的哲学理念。如庄红艺所创作的由纸所堆积出的椭圆形雕塑,由李松华的羽毛做成的锥形以及由史金淞用布和海绵做的人体羽绒衣,这些作品都强调了艺术品的物质化与非物质化之间微妙的视觉经验。简单的讲,这些作品对观者来说看起来像个雕塑或装置,在物理空间里占有实心的、紧密的外在体积,但事实上却是由相反的空心的、松软的物质构成。这些艺术家巧妙的利用物体的虚实关系给观者提供了独特的艺术经验。在西方艺术史上,有些评论家早已称这样的雕塑为“软雕塑”,顾名思义。他们借此来解析了西方雕塑史的诞生元素都是些稀少的材质,如以铜、大理石等贵重且坚硬的材质来塑造出一些具象物体,以彰显被塑对象的伟大及永恒,凸现物质化所带来的形式感。但是,到了西方当代雕塑史,艺术家开始利用一些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并且刻意使用一些软材料来表现出硬的质感,和单色画不约而同的也在解构雕塑史。
除此之外,白色对这些艺术家的诱惑似乎还没有停止,如果我们分析这些参展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借由白色事实上也在解构我们对美及性别的刻板象征意义。这些作品大都和美的形象有关,如苍鑫的装置艺术家形象和两边羽毛构成的翅膀、刘力国创作的由手势构成的花瓣、张天的维纳斯形象、任宏伟的女人形象及黄明哲的类似人体的装置都表达了我们由美所联想到的纯真、高贵的象征意义。苍鑫的似男似女的人体形象和翅膀所代表的飞翔意义,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在其他上述参展作品中,艺术家取材于服装、女性人体等与女性有关的象征意义,当他们用白色来展示这些象征意义时,不也同时解构了这些意义所带来的长期的刻板印象吗?
因此,我们开始了解到这些艺术家所使用的白色不能单单理解为颜色而已,而是触及到了一些艺术本质的议题。借由白色,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向观者演绎了这些历史上的哲学问题,也提供了这些观者由白色带来的独特的艺术经验。白色诱惑着这些艺术家透露出隐含在艺术形式内的秘密:颜色触及了艺术的本质,也提供了艺术与观者的对话的渠道。
作者:杨心一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