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快讯|朱开荣水彩作品个展开启:画面里微见百年上海

2021-04-18 14:15

AXdGpr2SZaJOMa5XzXXQyGm2LVFE7c0TEgzCLrrN.jpg

开幕式研讨会现场

gaf697IwXFb0zEbRaAgpcGjznMlNoW4y7g7YdFnq.jpg

开幕现场

2021年4月16日,“荣洇”朱开荣水彩作品个展在德荷当代艺术中心全新空间启幕。今年55岁的水彩画家朱开荣用55幅作品,向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作出隆重献礼。

上海的所有建筑风景都是这座城市的“荣”耀,“洇”于画纸上的,是水彩为上海晕染出的城市肖像、城市笔记和城市传记。洇,就是水在晕化、在渗透、在相互嬉戏。

5CHQoWBFpnMUsd7f1qsmJ1dQFbURhVib8iYhvywj.jpg

艺术家朱开荣在现场导览作品

从朱开荣的水彩作品中,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水在画中自在的发挥,彩与水的得心应手,乃至心领神会的美妙交融。“荣洇”,只有怀着深切的感情,才能描绘出街角背后的烟火;只有对城市的变迁了如指掌,才能画出新旧对比的独具匠心;因为有宏大格局,才能以小见大,将这座城市无与伦比的红色基因和文化影响力呈现在众人面前。

p7Drcn9kx3t2ytWPh0ws477ngwrJjDwLkR0Z5VMb.jpg

水彩界泰斗王维新

84岁高龄的水彩界泰斗王维新老师特意从外地赶来,他说,“这上海的水如同伦敦的水一样,滋养出深具本土地域特点的灵魂画者,代表着画者所生活和热爱的城市”。

zLP43NAmcn0CHUtiAI1uIcdYdRhF3y0s6Rmrp4Vb.jpg

朱开荣作品

此次展览脉络走向巧妙,将上海百年变迁的建筑风格分《华人荣光》、《摩登时代》、《鎏金岁月》、《城市名片》、《弄堂深深》五个篇章在画卷上徐徐洇开,从中掠影出上海在时代发展这滚滚洪流中呈现出的或红色、或海派、或江南的文化风貌。在作为开卷导读的视频中,开荣老师水彩创作的现场纪实、策展人微微陈琳的飞拍建筑集锦,以及罗威先生钢琴演绎的《外滩漫步》,三者水乳交融,让展览完美呈现视听叙事,深度诠释这座城市的百年荣光。

W0VG8TZWI6KaRk69q6hNvJpfPAuai8Ene4f1WEeW.jpg

朱开荣作品

上海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从外滩连绵不绝的巍峨的新古典主义大楼,到西区风情典雅的小楼,到星罗棋布充满人间烟火的石库门,这里住着豪门贵族,也住着书香门第,还有菜米油盐的平头百姓,更有开国建业的无名英雄。朱开荣的水彩艺术作品,无不洋溢着对上海的乡愁与眷恋,展现了上海万千气象和海纳百川的情怀。

朱开荣的作品对建筑题材的选择是独到的,他善于挖掘不为人熟知的创作对象,对建筑不仅展现美学表达,对背后的人物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华人荣光》这个红色篇章的作品,就尤其令观者印象深刻——曾经在上海居住过的杰出华人精英的建筑、曾经发生过影响历史进程的建筑,都代表了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都闪现着影响文明进程的那些身影,水彩这种独特表现形式传达出人与建筑互动的状态,赋予作品一份“活气”和“生动”,又同时在历史的调色盘上留下了厚重的红色笔触。

PAFhR6bowm1WJsvVdBwYurVWfkZzo4amFhwiCMCa.jpg

朱开荣作品

众所周知,海派是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体现。纵观上海发展历程,不仅吸收了一百多年前西洋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重要的是,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孕育了符合上海精神的革新与变迁。《摩登时代》、《鎏金岁月》这两个海派文化的篇章描绘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代表上海顶尖设计水平的建筑,也回望了整个开放征程中的新老变迁和城市肌理的变化。毫无疑问,上海逐渐寻回了往日的巅峰位置,这正是经济地位增强文化自信的体现。

江南文化对应《城市名片》、《弄堂深深》两个篇章。这里也是整个展览最有意思的部分,可谓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种魔都风情。上海的民居特色丰富而多元,不仅有现代的新式建筑,也有代表江南文化的绞圈房、石库门等等,或在街角作为地标,或在弄堂深处大隐于市。连上海独具的雨水丰沛的特点,都被画家的视角诠释出了曼妙情致,你看,那明亮的雨衣颜色让原本惹人生厌的湿答答的麻烦天气平添了一份美感和可爱,画面顿时活泼了起来,生活不也因此水灵?

iEZWA823kBkDjgcM31kVGHnwdIk1cWjqUmcEpYv5.jpg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作协理事副秘书长、著名艺术评论家毛时安

本次个展学术主持、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作协理事副秘书长、著名艺术评论家毛时安先生认为,“朱开荣抓住了上海和水彩结合的最美妙的现实与梦幻交界的所在和瞬间。这个瞬间,有他对水彩画上海的艺术感悟,还有他水彩画上海的心境,高兴的、忧伤的,昂扬的、失落的,放声歌唱的、浅唱低吟的,豪门的光荣和弄堂深处飘着的彩旗般的衣被。”

水墨艺术家、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吴笠帆先生解读艺术家朱开荣老师的作品后,体会到新老建筑在不同时间与环境中的宜动宜静,“当下生活的真实节奏与艺术家个人的情怀,与观念城市里川流不息的快节奏与静观其变的新老建筑形成了对比。无论是人潮涌动下的建筑光影或是寂静周末的清晨,水与色化开了久远的繁琐,去掉了多余的复杂,也流走了过于承重的细节。而水与色却恰好地熔接了百年余韵,不同街景转角游荡着极为深刻的春暖与秋浓,仿佛年代交错叠加后产生了真实又令人未尽的恍惚感。流动与静淌,抑或是静谧又迷离,作品萦绕出都市里可古可今的温文华丽。”

JoE9g8HD1oQW2yNhDqFzeXSdZuHY19UFq2joe1jR.jpg

著名油画者、作家黄阿忠

dde4TY0ohbP8b0nfs7vILPnt2CCWbsFRRy8jHkNf.jpg

资深媒体人、艺术评论家、画家林明杰

PrASUXORUBXR9z0Dea3aNVtIaJpPgUEMnFNXlVke.jpg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王远

Ree8I1A6K3Zj9W1P28e3JxrCQrEKgrCGdrXvAK1f.jpg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徐明松

展览开幕式上,策展方邀请了著名艺术评论家、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毛时安先生;著名油画者、作家黄阿忠;资深媒体人、艺术评论家、画家林明杰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王远先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徐明松先生;著名摄影家、艺术家、史料记录者席子先生,共同参与论坛《上海历史建筑风貌的保护与价值开掘》。

毛时安先生诙谐地把朱老师的水彩画比作小笼包和咖啡的结合体,最大程度地融合了起源于欧洲的水彩技法和上海本土的气质风情;画家黄阿忠既为朱老师的画作叫好,又为作为作品中建筑的的城市灵魂叫好;博士生导师王远对朱老师的日趋松弛的笔触给予了高度点评,认为已经摆脱了固定的范示技法套路,展现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已进入大臻化境的“无法”层次;徐明松先生认为,建筑所承载的文脉线索是一种即时的时代定格,艺术家如何将自身的情感与态度融于画作是一种精准的把握;林明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剖析了城市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角落的关系,认为应该用超脱的心态来挖掘画作中的审美价值。

朱开荣曾说:“没有如此对街道弄堂深入而彻底地创作十数年,就不算是真正地回甘。”上海是他艺术世界永远的主角,是他创作灵感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没有回味过的街头不叫景致;没有读懂景致的由来就谈不上是了解上海。日久弥新,朱开荣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用作品对上海百年建筑文化进行记录和解读,上海会在他的水彩世界里久久驻足、流连,像猜不完的的谜,吸引我们……

I8RADtHjtDUJQMXEyQDT1UDjNUosPVEsW9cLIFMu.jpg

研讨会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一5月23日,期间穿插数期公益讲座:4月22日由上海市职教名师培育基地第三协作组和上海市中职许彦杰美术与美术设计名师培育工作室共同主办《朱开荣老师水彩画艺术品鉴会》;5月16日由德荷当代艺术中心主办《艺术家朱开荣老师创作专题分享与研习》,欢迎热爱水彩艺术和教育的全市美术教师、学生和市民前往观摩,希望每一位前来的朋友,和水彩,和上海这座城市,和其间流淌的时光,产生交响、共鸣,彼此呼应、对话。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