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2-03 10:34
有一种饮料,它不甜,却回甘。清清的汤水上氤氲着蒸汽,香气悠长。
茶,作为一种中国传统饮品,受众广泛。无论老少,都至少品过茶,或者茶所衍生的其他流行饮品。
而茶的植株也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各省山区中。
在今天的福建闽北,有一种茶受到广大茶友的喜爱,那就是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的茶中,最容易出现在茶盘上的有大红袍、水金龟、铁罗汉等等。品一口武夷大红袍,再搭配传统糕点……很快就能体会到古人的快乐了呢。
武夷山为什么盛产岩茶?从地理学上说,武夷山属于丹霞地形。在武夷山的岩石山峰中,经过长年累月的氧化,它呈现出了褚红色的地表。这也是它富含铁元素、适合茶树生长的证明。除此之外,因为平均海拔达到600米以上,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茶树种植的区域正好是常年云雾缭绕的位置。
在这里,不仅生长着茶树,还有许多矮小乔木和灌木丛。它们一起构成了植物生长的群落。在这片“家族”中生长的茶叶,吸收了百家植物的香气,更具一股别样的清新自然。与此同时,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的茶树,因为种植区域的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一些变异。因此武夷岩茶也有“岩岩有茶,茶各有名”的说法。
这般盛产岩茶的武夷山,除了“茶名远扬”,还是世界罕见的“双遗产地”呢!
2022年1月30日,《万里走单骑2——遗产里的中国》第7集在浙江卫视开播。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带队,本期,“万里少年团”走进武夷山,探访朱子故里,了解当代武夷人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守护美丽家园的故事。
初冬的清晨,山间弥漫着雾气,风中似有阵阵茶香。
“万里少年团”一行来到武夷山九曲溪码头,乘着竹筏,在船工的棹歌中顺着碧水丹山、九曲溪流前行。
在竹筏上品茗赏景中,“老单”向大家介绍了武夷山双世遗地的概念与价值。目前全球共有39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而中国有4项,分别是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与今天他们所在的武夷山。
武夷山之所以能够成功申请双遗产项目,有它的自然与文化价值。而在接下来的寻访过程中,万里少年团的成员们将一一感受武夷山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宝贵之处。
武夷悬棺
经过某处山峰时,大家发现悬崖上有一个凭空出现的山洞。原来,这是古闽越族人的一种独特葬俗——船棺葬。闽越族人依水而居,自然也需要依靠船维持生活。而水边的山顶风水好,离天堂近,最符合他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但是,“万里少年团”的成员们也非常好奇,这么高的地方,古人是如何造洞置棺的?
仔细一看,原来,悬崖壁上还有一些孔洞,这就是“施工”留下的痕迹。闽越族人在这些孔洞中嵌入木钉,借力向上攀爬,建造船棺墓。
事实上,四川同样也有船棺,但四川船棺与武夷船棺有所不同。四川船棺较重较宽,而武夷山船棺较轻较窄。最大的不同在于葬法。四川船棺需要埋入土中,而武夷山船棺架壑于洞中。因此,武夷悬棺也有“架壑悬棺”的叫法。
自然的宝库
周韵、肖央、牛骏峰小分队来到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愉快的徒步之旅。
武夷山是生物演化过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突出例证。它保存了世界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
这里,是储存着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宝库:中外生物学家把武夷山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类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等等,仅昆虫就有6800余种,更不用提其他珍稀的野生动物。而当地的保护团队有着自己的一套调查珍稀濒危物种的方法。
他们在布满常绿阔叶林的山野间架设了300余台红外相机,拍摄动物们生活的痕迹——活泼跳跃的小麂、匆匆路过的野猪、悠闲散步的白鹇……通过相机内拍摄的内容,保护团队会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特定物种族群加以观察和保护。
而在古时,武夷山九曲溪也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历代高人雅士山中游览、隐居、授课;闽越族人在悬崖峭壁上建造了18处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除了船棺外,山壁上还有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就有13方式保护武夷山水和动植物的古代禁令。
但是,武夷山的“宝库”也曾被砍伐。在70-80年代,有一个四新伐木场,当时有220名职工。通过木材的砍伐与生产,四新伐木场在当年也为福建省带来了大量收益。
而在1999年武夷山成功申遗后,四新伐木场也走向了转型期。
伐木场变成了生态公园的管理所,许多伐木工人也留下来担当了护林员。从人们的开采到守护,这片万里林地又重新恢复了它原有的生态。
朱子故里
地处东南的武夷山,曾经也有一座皇城。在这里有闽越族人在汉代时留下的遗迹,通过挖掘复原,人们可以看到古人所居住的干栏式建筑,以及深凿的古井。
武夷山历史悠久的繁荣也为它自身带来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许多鸿儒大雅在此留下了书院遗址。
著名的儒家思想家朱熹即为其中的一份子。他14岁来到武夷山五夫镇,63岁才到建阳。可以说,武夷山见证了朱熹的成长,朱子理学的成熟与兴盛。
这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了后世代代武夷山人。五夫镇的传统民间戏种“龙鱼戏”也是来源于庆祝科举考中的龙鱼灯活动。可见,在古代五夫,“学习”已经从文人士大夫阶层走向了民间。
五夫镇还有一座兴贤书院,据说,朱熹就曾在此收徒授课。而在今天,它陈列了五夫镇历代名人的墨迹与遗迹等有关文物和图片,成为了百姓们瞻仰先贤、感受理学文化氛围的场所。
结语
在太平洋暖湿的拂面季风里,虫儿鸣叫、小鸟啁啾。一只小麂轻快地踏过落叶,发出了细微的嘎吱声。山涧间,泉水淙淙,野猪低头饮水。
山下,宋代的一千余米古街住着上千户人家,街市的烟火中,充满着买卖的吆喝声、小孩的追逐打闹声、书院里的朗朗读书声……
这些声音,共同构成了武夷山双世遗的一曲交响乐。而在人们世世代代的守护下,武夷山的乐曲将更加动听、悠扬。
作者:陈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